探究构建小学生空间概念的方法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鉴于此,笔者以“面积”的模块教学为例,从实物演示、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构建小学生空间概念做出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概念;实物演示;多媒体技术
  空间概念是指由长度、宽度和高度表现出来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立体感,因此空间概念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并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实践的教学经验,对构建小学生空间概念的方法做出了初步的分析。
  一、 通过实物演示的方法,从而构建小学生的空间概念
  小学生思维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对教师形容的事物往往很难有一个明确的体会,如果形容一个苹果又大又红,说它红的像小朋友的脸、大得一只手都抓不住,倒不如拿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让他们观看。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数学的讲解,因此笔者经常通过实物演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空间概念的构建。
  例如“面积”这一模块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就是结合实例,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因此笔者就在这一模块的教学过程中为他们展开了实物演示。在一节课的开始,首先让学生伸出手来,摸一摸自己的手掌的表面,手掌表面的大小就是掌面的面积,通过对比让他们观察笔者掌面的面积大还是自己掌面的面积大,在对比的过程中,他們能够清晰地辨别出笔者掌面的面积比较大;之后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并且借助手掌量一量,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几个掌面那么大,由于每个人手掌大小不同,因此有的学生说3个,有的说4个;最后笔者将一张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的纸分成12个长和宽都为1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长×宽=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计算公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舍弃了传统的教学工具,将生活中处处能够看到的实物引入课堂,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实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一来,便能更好地构建他们的空间概念。
  二、 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构建小学生的空间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同时也为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着方便。反映到现代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更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它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到一起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的教学优势。因此在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概念时,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笔者经常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
  例如“面积”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再加上教师教学的方法不当就会造成沉闷的课堂气氛。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笔者在讲解的过程中首先在一张幻灯片中展示两个长方形,其中一个用蓝色表示,另外一个用红色表示,将它们的大小差异制作的明显一些,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就能辨别大小;之后在一张幻灯片中同样展示两张一蓝一红的照片,将它们的大小差异制作的不太明显,通过幻灯片的动画效果将两个长方形重合,然后对比其大小关系;最后在这两张相似大小的长方形中,画上相同面积的圆形,蓝色的长方形里有6个圆形,红色的长方形里有4个,根据圆形的数量对比两者的大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动画效果、图片展示以及颜色跳跃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此便能更好地构建他们的空间概念。
  三、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从而构建他们的空间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一些课本内容需要动手操作的环节,教师经常是一带而过,或者象征性地让学生进行课下操作,这样一来,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动手能力都受到了局限,从而削弱了其课堂的主体地位。为了改善这一现象,笔者根据小学生爱动手的习惯,在构建学生空间概念的过程中,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为了深化学生对“面积”的理解,笔者引导他们动手进行实践的操作。首先笔者要求学生将附页中的图片剪下对比一下两者的大小,他们自己动手将两张长方形的纸片重叠起来选出较大的一张;之后笔者要求学生用画线的形式将每张纸分成长和宽都是一厘米的小方格,并且数一数两张纸分别是用几个方格组成的,较大的一张比较小的一张多几个方格;最后学生根据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结论:大的长方形比小的多出8个方格,因此多8平方厘米。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一来,便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知,以此达到构建空间概念的目的。
  综上所述,空间概念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从实物演示、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三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了空间概念的培养,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克英.构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模式的探究[J].教育周刊,2012(17).
  [2]陈燕.小学生空间观念构建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3(37).
  作者简介:
  杨秋萍,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虽说属于新兴课程,但它因短小精悍,备受教师和学生青睐,目前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热点。而微课设计与制作又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基础会计课程微课开发与实践,将“错账更正法”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该新型教学方式予以论述。  关键词:基础会计课程;微课;错账更正法  一、 前言  基础会计课程是一门专业性课程,教学内容复杂,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专业学习要求。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改变以往
一、 教学背景分析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三角函数的知识教学可谓是连接代数和几何知识的桥梁,也是学生进行函数知识探究的基础。同时,三角函數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数学知识实现解决生活问题的巨大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开展三角函数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二、 案例设计流程  课堂教学案例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促使学生借助
摘要:美,人皆爱之!因美,人皆悦之!而美无处不在,语文教学就是一个美的世界,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引导出语文之美并让其如清泉润入学生之心,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促进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进而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运用能力,为现实生活中的使用和日后的学习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为了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必要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究“读—写—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小学语文教
摘 要: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改革重点提出的课堂改革形式,在中小学教学领域,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要重视高效课堂合理构建。同时,高效课堂背景下,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评价体系优化与创新。鉴于此,笔者主要围绕农村地区当下高效课堂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展开有效分析,并根据高效课堂构建需求,就如何优化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果展开有效分析,希望能够为农村中小学顺利完成素质教育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高效
摘 要:语文课标要求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启发得当,学生才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出问题;开放教学  爱因斯坦指出:“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仅仅是学习技能的事,但是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
摘要:爱,是万物间最伟大的情感。作为一名教师,也只有爱才能使自己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孩子是纯真的,同时他们也是敏感的,对于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们都能感受其中所含的情感。话语中,眼神里,动作上,是爱,是敷衍,他们都能感受得到。  关键词:责任;师爱;希望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教育意识的提高,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近年来,德育教育取得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阻碍了德育的发展,特别是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没能满足新时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且家庭、社会与学校缺乏必要的结合,使得学生德育未能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基于此,本文从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问题分析出发,来解析德育生活化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提升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水平,
摘 要:依据诗歌本身的叙事模式与特点,取“吟唱”的视角——从《诗经》探析中华诗词经典吟唱的美感。本文从《诗经》艺术特色入手,分析中华诗词经典吟唱的艺术形态,并对经典吟唱进行论述。  关键词:《诗经》艺术特色;中华诗词;经典吟唱;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摘 要: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作家之一,被誉为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作为积极投身美国消费文化的作家,二十世纪的美国在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剧烈变化都在菲茨杰拉德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他的作品都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消费文化,本文以这部小说为蓝本,探讨一战后美国的消费文化以及它对人产生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