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就安排你作为本特工中心的代表去总部参加培训!现在名已报好,不得有误!”
这是老大的新命令,可袋貂拉斐尔听了却一个头两个大。昨晚它忙着去居民家里“拜访”(偷食),一不小心负了伤(被自己打翻的杂物砸到脚)。这下怎么办?拉斐尔灵机一动,便想到了好兄弟负鼠科里。
“老弟,拜托你替我出马吧!你看咱俩外形差不多,性格又接近,不会有人认出来的。”
科里见拉菲尔一副可怜样,便豪爽地答应了,可转而一想又忧心忡忡。
Possum和Opossum
袋貂和负鼠在取名上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英文名竟只差一个字母。
原来,袋貂是在1770年由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初到澳大利亚时首次发现的。初次见面时,这种动物正趴在树上,其全身长毛,尾巴和育儿袋非常惹人注意,让这位探险家想起北美洲一种名叫“opossum(负鼠)”的小动物,于是便给它取了相同的名字,后来为了与北美负鼠分开,才缩写成“possum(袋貂)”。
化装工序不能省
“哥,不行呀!你看,虽说咱俩都是有袋类动物,但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啊!”
科里照照镜子,越发觉得不妥:自己长了张锥子脸,可袋貂拉斐尔的脸却偏圆;自己的鼻子向外伸出,有点儿长,拉斐尔的鼻子却又短又平;自己的衣服是浅灰色,而拉斐尔穿的却更接近黑色;自己的尾巴光溜溜的,拉斐尔的尾巴却像把毛茸茸的大扫帚……
“哎,这有何难?我们可以化装的嘛!你可以在尾巴上可以多粘些绒毛;着装不统一,你可以在地上多打几个滚;改变脸型也不难,到时候你往嘴巴里多塞些食物,腮帮子就会鼓起来啦……”拉斐尔越说越觉得可行,都有些佩服自己了。
家庭住址要记清
“就算我扮相逼真,能在外形上蒙混过关也没用,到时肯定会有人验证学员身份,假如遇到填表、问话怎么办?就算是和别人最基本的聊天,问问你姓什名谁、家住何方,我也难免露馅啊!”负鼠觉得“压力”山大。
作为西半球最大的有袋类动物,它的家乡坐落在北美哥斯达黎加到加拿大一带的丛林里,自小擅长攀爬,喜欢在树上居住,偶尔也会去城市里落落脚。自己的情况科里当然清楚啦,可要说起拉斐尔的家乡,它可就要懵了。
“这个简单,我告诉你就好啦!我们袋貂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太平洋地区的岛屿都有分布,而我来自于其中分布最广泛的地方——澳大利亚!我和你一样,也喜欢爬树,在树洞里住,不过比你们负鼠更喜欢去居民区凑热闹,像如公园、教堂、人们的阁楼等等,都是我们最常光顾的地方!你还别说,那些地方可有意思啦,没去一次你都会收获不同的惊喜……”
可是,它的话还没讲完,就被负鼠科里犀利的眼神制止了——对方正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它那只被砸肿了的脚,拉斐尔于是赶紧闭嘴。
细节决定成败
“要是有人和我聊到家乡气候、家庭成员之类的话题呢?”科里又提出了新疑问,“这个季节我们那儿非常冷,大多数时候都是冰雪天,景色很漂亮哦!我很喜欢一个人在那样的环境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哪里有实物,就搬到哪里去,总之十分惬意。但据我所知,你们似乎不是这样吧?”
拉斐尔满脸微笑:“这个嘛,我们的确有些不同。袋貂喜欢住在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地区,冰冷天哪里受得了呀?所以你可千万别说漏了嘴;还有,袋貂虽然也是独居动物,但彼此之间还是有些‘潜规则’要恪守的。比如,有些地方一旦被他人占为己有,后来者是不可以再去冒犯的!这都是小细节,你注意就好!”
饮食问题须注意
拉菲尔说的简单,科里却觉得越来越复杂。它很快又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在饮食上有差异吗?”
问得好,这的确是个容易穿帮的问题。别看拉斐尔平时是个贪吃鬼,但它其实只对树叶、鲜花、水果和坚果等素食感兴趣,对肉类却不感冒;负鼠科里就不同喽!它是典型的杂食动物,长着锋利的尖牙,平时除了吃植物的枝叶、果实等,还时常捕食昆虫、老鼠,猎杀些鸟类和蛇吃呢!
“你的意思是……我去了只能学你看肉想肉,却不能吃肉?”科里满脸委屈,但想到好朋友需要帮忙,它还是决定忍住,于是努力咽下口水,认真地点了点头:“放心,我答应你,谁让咱们是好兄弟呢!大不了我多吃些素食,顺便还能把腮帮子撑得更像你,哈哈哈……”
计划落空
经过全面沟通,拉斐尔终于和科里“串通”好,相信只要科里记住这些“要领”,肯定不难过关。然而,不料这时它的背后却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我觉得你们还疏忽了一个问题……”
咦,关键时候,谁又来“献计”啊 ?拉斐尔万万没想到,竟是老大站在身后。这下惨了——它的计划完全落空,只能一瘸一拐地独自带病复命。
这是老大的新命令,可袋貂拉斐尔听了却一个头两个大。昨晚它忙着去居民家里“拜访”(偷食),一不小心负了伤(被自己打翻的杂物砸到脚)。这下怎么办?拉斐尔灵机一动,便想到了好兄弟负鼠科里。
“老弟,拜托你替我出马吧!你看咱俩外形差不多,性格又接近,不会有人认出来的。”
科里见拉菲尔一副可怜样,便豪爽地答应了,可转而一想又忧心忡忡。
Possum和Opossum
袋貂和负鼠在取名上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英文名竟只差一个字母。
原来,袋貂是在1770年由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初到澳大利亚时首次发现的。初次见面时,这种动物正趴在树上,其全身长毛,尾巴和育儿袋非常惹人注意,让这位探险家想起北美洲一种名叫“opossum(负鼠)”的小动物,于是便给它取了相同的名字,后来为了与北美负鼠分开,才缩写成“possum(袋貂)”。
化装工序不能省
“哥,不行呀!你看,虽说咱俩都是有袋类动物,但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啊!”
科里照照镜子,越发觉得不妥:自己长了张锥子脸,可袋貂拉斐尔的脸却偏圆;自己的鼻子向外伸出,有点儿长,拉斐尔的鼻子却又短又平;自己的衣服是浅灰色,而拉斐尔穿的却更接近黑色;自己的尾巴光溜溜的,拉斐尔的尾巴却像把毛茸茸的大扫帚……
“哎,这有何难?我们可以化装的嘛!你可以在尾巴上可以多粘些绒毛;着装不统一,你可以在地上多打几个滚;改变脸型也不难,到时候你往嘴巴里多塞些食物,腮帮子就会鼓起来啦……”拉斐尔越说越觉得可行,都有些佩服自己了。
家庭住址要记清
“就算我扮相逼真,能在外形上蒙混过关也没用,到时肯定会有人验证学员身份,假如遇到填表、问话怎么办?就算是和别人最基本的聊天,问问你姓什名谁、家住何方,我也难免露馅啊!”负鼠觉得“压力”山大。
作为西半球最大的有袋类动物,它的家乡坐落在北美哥斯达黎加到加拿大一带的丛林里,自小擅长攀爬,喜欢在树上居住,偶尔也会去城市里落落脚。自己的情况科里当然清楚啦,可要说起拉斐尔的家乡,它可就要懵了。
“这个简单,我告诉你就好啦!我们袋貂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其他太平洋地区的岛屿都有分布,而我来自于其中分布最广泛的地方——澳大利亚!我和你一样,也喜欢爬树,在树洞里住,不过比你们负鼠更喜欢去居民区凑热闹,像如公园、教堂、人们的阁楼等等,都是我们最常光顾的地方!你还别说,那些地方可有意思啦,没去一次你都会收获不同的惊喜……”
可是,它的话还没讲完,就被负鼠科里犀利的眼神制止了——对方正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它那只被砸肿了的脚,拉斐尔于是赶紧闭嘴。
细节决定成败
“要是有人和我聊到家乡气候、家庭成员之类的话题呢?”科里又提出了新疑问,“这个季节我们那儿非常冷,大多数时候都是冰雪天,景色很漂亮哦!我很喜欢一个人在那样的环境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哪里有实物,就搬到哪里去,总之十分惬意。但据我所知,你们似乎不是这样吧?”
拉斐尔满脸微笑:“这个嘛,我们的确有些不同。袋貂喜欢住在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地区,冰冷天哪里受得了呀?所以你可千万别说漏了嘴;还有,袋貂虽然也是独居动物,但彼此之间还是有些‘潜规则’要恪守的。比如,有些地方一旦被他人占为己有,后来者是不可以再去冒犯的!这都是小细节,你注意就好!”
饮食问题须注意
拉菲尔说的简单,科里却觉得越来越复杂。它很快又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在饮食上有差异吗?”
问得好,这的确是个容易穿帮的问题。别看拉斐尔平时是个贪吃鬼,但它其实只对树叶、鲜花、水果和坚果等素食感兴趣,对肉类却不感冒;负鼠科里就不同喽!它是典型的杂食动物,长着锋利的尖牙,平时除了吃植物的枝叶、果实等,还时常捕食昆虫、老鼠,猎杀些鸟类和蛇吃呢!
“你的意思是……我去了只能学你看肉想肉,却不能吃肉?”科里满脸委屈,但想到好朋友需要帮忙,它还是决定忍住,于是努力咽下口水,认真地点了点头:“放心,我答应你,谁让咱们是好兄弟呢!大不了我多吃些素食,顺便还能把腮帮子撑得更像你,哈哈哈……”
计划落空
经过全面沟通,拉斐尔终于和科里“串通”好,相信只要科里记住这些“要领”,肯定不难过关。然而,不料这时它的背后却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我觉得你们还疏忽了一个问题……”
咦,关键时候,谁又来“献计”啊 ?拉斐尔万万没想到,竟是老大站在身后。这下惨了——它的计划完全落空,只能一瘸一拐地独自带病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