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有高德,一念利天下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大河奔流,彩云淘洗明月依旧。大日朗照下,从不缺历史的尘埃。似乎,在尘埃莽莽中神思澡雪已属不易,何况心怀天下、一肩千古?浮世有高德,在底线之上,如果每人都能多一念良善,则可利天下人。
   古有高标者如范文正公,出身贫微人家,断齑划粥之艰难,他忍耐下来,苦读不怠。居庙堂要处,投身米盐茶马治国大事,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今有武汉小伙,疫情期间不辞辛苦,冒着生命危险为病人义务送药。然而,人间百态。范文正公几经贬谪,时人称“三光风范”;送药小伙义务之举却被人将莫须有的倒卖药品罪名扣在头上……
   天地旷阔,已造就千种风土;各家作风,再幻化万般心思。有人高标济世,瑰意琦行;有人素谋一己,刻薄众生;更有人选择折中,在岔口前茫然徘徊,摸索“底线”之尺度。高标济世者,璀璨星穹与道德律令恒然于心,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前行艰苦,精神却满足。一生利己者,铁面铜皮,费尽心思获取利益,视原则如敝屣,弃底线于不顾,终将俱灭身名。折中主义者,始终在善恶罅隙间找寻平衡点,随波逐流,或唾骂或褒扬或默然不语,讪讪退场时心存侥幸,夜半深更却良知受刑。为什么人与人会产生如此极端的分化?为什么能达到高標准的人少之又少?又为什么行高尚之事也要受到万般阻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加缪在其名篇《鼠疫》中提道:“若对高尚的行为过于夸张,最后会变成对罪恶的间接而有力的歌颂。因为这样做使人设想,高尚的行为之所以可贵只是因为它是罕见的,而恶毒和冷漠是人们行动中常见得多的动力。”可见不论古今中外,“好人难做”很容易被奉为真理。放眼当今舆论,高时效性的媒体使我们轻而易举就能接触到使人不适的负面情绪,恶意扑面而来宛若实物,阴沉似要滴下致命毒液。这样的环境下,纵然美德自始存在、至终犹存,又有多少人敢于挺身而出,做个圣人?不要说达到高标准,立下高标准都需要莫大勇气。是恶意使人退却,让我们从对高标的向往,一步步败下阵来,落至底线。
  多一念良善,有何难?不过是多两分律己,多两分宽人,多两分温暖,多两分信任。一枝独秀,绽不开满园绮色;一日暖风,报不了江南春信。如若不满这世间的模样,便不要指望着由其他人力挽狂澜。达不到高标准,便把底线再往上提几许。坚信浮世有高德,一念可利天下。
  (指导老师: 项海燕)
其他文献
说到荀子,同学们应该都不陌生。这位先秦的思想家以入选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本的必背课文《劝学》,成功地让广大学子感受到“背诵全文”的痛苦。  而除了对记忆力的考验,相信不少同学还曾被父母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样的话念叨过。仔细一想,两千多年前齐国“国立高等学府”的学生们就被作为“校长”的荀子用同样的话教导过呢!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也有高等学府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它们授课的形
@ r=a(1-sinθ): “讨好型人格”说的是我没错了,但是“俄罗斯方块”这个游戏告诉我们,“合群”就会消失。  @花落: 一味讨好并不会让别人喜欢你,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软弱、好欺负,你会变得没有主见,失去自我。朋友曾埋汰我说:“你从来不说你喜欢哪个,我们問你,你也只是说随便。”一个很好的例子:出去吃饭,我想AA制,可她们却想一起结账,我不敢说,我怕她们会觉得我小气。迎合了别人,却失去了自我。 
《瘟疫与人》  作 者: [美] 威廉·麦克尼尔  译 者: 余新忠 / 毕会成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荐读人:卢敦基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好书总会复活》《风起云扬——汉书随笔》《金庸小说论》等作品。  这部历史学名著是全球史研究的奠基者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1917—2016)的著作。它于1976年首次出版。   在現代运输工具和信息传播工具日新
【题目】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60分)  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的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俄]加里宁  我愿生生世世为人,只做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只要能爱恨歌哭,只要能心遂所愿。  ——仓央嘉措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 (1) 角度自选,观点自定,题目自拟。(2)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3) 不得少于800字。(4)
“我们真的要走到很远很远,才能够明白,自己会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  “她一个人,她有很多个梦,她迷上旅行,用风景盖住痛。她离开了朋友,把自己放逐,用没有人认识的名字孤独……”每当看到这本书,我都不禁哼起这首歌。  这是一本关乎自我的书,是作者安妮宝贝的内心絮语,却又处处道尽世间百态。作者以在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的行走经历为线索,记述了关于旅行、爱和生死的故事,記录了她
两面性/风险意识/信息泄露/新生事物  2019年8月30日,一款名为“ZAO”的AI(人工智能)换脸软件在社交媒体“刷屏”。   通过在这款软件中上传自己的照片,用户可以将影视剧、综艺节目片段中明星的脸换成自己的,而且脸部表情自然,效果十分逼真。   但用户协议中的一项“霸王条款”引来了质疑:用户上传照片即授权“ZAO”及其关联公司使用并修改用户的照片,并拥有修改后内容的著作权,且这一授权是
“大家”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读者,是《世界文化》与腾讯《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与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阅读】每期将臻选《大家》所汇聚的中文圈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的最新文章,与读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今年的4
叙述类材料指的是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呈现一个现实或虚构的事件,要求同学们根据这一事件来进行立意并作文的材料。这类材料虽然常见,但是不少同学抓不住材料的核心内涵,在立意上容易跑偏。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在面对这类材料时,准确审题立意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叙述类材料最大的特征是“情节性”,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构的,都存在情节之间的关联。把握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关联,就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从而能准确地立意。 
2016年2月11日,著名游泳运动员宁泽涛前往澳洲进行备战训练。由于训练地址和住处被曝光,大量粉丝前往围观,训练团队不堪其扰。为此,宁泽涛的教练齐晖发微博,呼吁理性追星:“如果真的喜欢,至少要为对方着想,做点让人喜欢、贴心的事吧……浓妆艳抹地来到训练场,不觉得突兀吗?”齐教练还强调,虽然训练场地是公共场合,但也应尊重运动员的训练,不要大声喧哗。  就像歌里唱的:“不打扰,是我的温柔。”公众人物也需
人物: 张敬国(考古专家、安徽凌家滩文化发现者)   黄洋(郑州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生)  采写: 许捷    如果你喜欢看《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的盗墓小说,是不是对洛阳铲、黑驴蹄子、地质锤之类的盗墓工具特别熟悉?甚至还很羡慕那种入山下海探索古代文明、揭示未解之谜的生活,想要做个考古学家?现在我们就来揭开考古学专业的“面纱”,看看考古工作者是不是都像印第安纳·琼斯(电影《夺宝奇兵》中的考古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