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汉语课程存在的弊端与改革途径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echu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的汉语课程,由于缺失合适的理论指导,所编教材中,《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代汉语也只是局限在共同语的教学体系上,学生往往是学了汉语知识,却不会解释本民族的语言现象,使得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缺乏汉语言的实际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本文试从汉语课所存在的弊端、产生弊端的文化背景、实施汉语课程改革的意义和条件等等作以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意见。
其他文献
对中国大陆西部的川、滇及邻区 ,1970年以来 8次MS≥ 7 0级强震的震源地区 ,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及时空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强震前在震源地区MS≥ 4 8级的中强地震活动 ,在地表特定的断裂构造带上成团丛集活动 ,其中早期和中期阶段出现的中强地震位置 ,是未来强震的震中地区。震级 -时间关系的时序特征显示 ,强震前的早期、中期和短期的三个阶段 ,中强地震震级随时间逐渐增大 ,并逐步
对常用地震学预报指标进行了分析。针对四川地区 10个地震活动统计单元 ,用不同的统计窗长和滑动步长对可用于短期预报的地震学指标进行了试算 ,最终确定了两个预报指标 :频度N、断层面总面积∑E2 / 3 。初步结果表明 :(1)按一定的预报规则 ,N与∑E2 / 3 都具有一定的短期映震能力 ,且∑E2 / 3 的短期映震能力稍强于N。但短期映震能力因地而异 ,且并非所有的强震前均会出现短期异常。
从云南地区 196 5~ 1999年的地震序列中选取 2 8个序列 ,根据古登堡—里克特的地震频度与相应震级之间的公式、刘正荣的h值判别法 ,得到这些地震序列中一些主要地震后的b值、h值 ,并对由b值误差Δb导致的最大后续地震震级Mm 的误差ΔMm 进行定量分析。Mm 的误差的平均值大于 0 3,这可能是h >1时地震活动趋势预测多次误判的原因 ,在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到b值的误差Δb对Mm 的影响
【摘要】农村成校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必须坚持“六个结合”:即坚持成校培训与主导行业培训相结合;坚持校内办班培训与企业教育培训相结合;坚持企业内部培训与企业联合培训相结合;坚持岗位技能培训与整体素质培训相结合;坚持职工全员培训与个别辅导培训相结合;坚持企业人才培训与职工教育考核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成校自身办学条件,有力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成校;职工培训;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
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地层模型的方法。此方法根据给定的地层厚度及参数统计特性 ,按截尾正态分布进行随机抽样构建随机分层结构 ,并对各分层参数随机赋值 ,完成随机模型的构筑。用此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在计算机上生成大量符合某种统计特性的随机数字层状地层模型 ,从而可以在这些模型上进行感兴趣的仿真模拟研究。为展示这一方法的应用 ,生成了 1 0个第四系随机层状模型 ,并在这些模型上进行了地震SH波
石油高校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模式的确立,即脱产学习、短期培训、走入企业、学历教育等各种形式教育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大大加强石油工业技术人才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开辟了一
进行15个石材复合砂浆试件粘结性能双剪推出试验,研究砂浆种类、砂浆强度和抗剪连接件等参数对砂浆与花岗岩石材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自配改性砂浆比商品聚合物
介绍强地震前兆观测的一种新方法———次声波法。在北京昌平安装次声三点阵 ,并测量到 2 0 0 0年 7~ 9月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P -t曲线及波速波向图 ,经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其三维动态频谱。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1)强震前约 10天内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其三维动态频谱的特点是 :振幅由弱 (10~ 2 0Pa)到逐渐加强 (4 0~ 80Pa)或更大 ;周期先分散在 2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8.031  【摘 要】发展中职教育,首先要加强政府统筹,注重顶层设计。通过对贵州省都匀市域内的中职学校调研后发现,虽然都匀市发展中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生源素质持续下降、教师队伍成就感越来越低、学校自身建设不足和政府统筹乏力等问题。出台《都匀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暂行办法》,是协调各方,加速发展都匀市中职教育、科学
今天,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来玩"墙头草"的游戏。玩法很简单:爸爸妈妈面对面站立或蹲下,宝宝站在中间当"墙头草"。爸爸妈妈跟随音乐轻轻地推动"墙头草","墙头草"的身体向两边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