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酸奶,不该相信的6大传言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饭后喝酸奶助消化”,“糖尿病患者不能喝酸奶”,“酸奶越酸越有营养”……这些说法是否影响了你对酸奶的看法?然而,这些说法是真的吗?下面就为大家解读喝酸奶,不该相信的传言。
  吃撑了,喝杯酸奶有助消化。在很多人眼中,“助消化”是酸奶最重要的保健功能之一,因此吃撑了时也会首选酸奶。事实上,酸奶有助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经常喝对于改善消化确实是有帮助的。但不建议大家在吃撑了时再喝,因为酸奶本身是一种饱腹感很强的食物,吃撑了再喝酸奶反而会加重饱的感觉,并不利于消化。而且,酸奶本身也含有一定热量,吃撑了后再喝酸奶就等于额外摄入这些热量,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发胖。其实喝酸奶没有特定的时间限制,两餐之间或者饭前喝都可以。
  酸奶补钙效果不如牛奶。提到补钙,多数人想到的是牛奶而并不是酸奶。其实等量的酸奶要比牛奶含钙量略高,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降低了乳糖的含量,但保留了牛奶中其他营养物质,所以酸奶仍有补钙的效果。另外,酸奶中钙的吸收率比牛奶中的只高不低,因为乳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肽类物质,都可促进钙吸收。
  糖尿病患者不能喝酸奶。和牛奶相比,酸奶含糖量较高,因此被很多糖尿病患者视为“禁品”。其实虽然酸奶中加入了糖,但其升血糖的速度并不快。因为酸奶中的乳酸能延缓胃排空,有帮助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另外,酸奶中富含钙,而钙有助胰岛素的正常释放,从而有助平衡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天喝1杯酸奶(125克左右),如果实在担心血糖升高可以喝低糖酸奶。
  酸奶越酸越有营养。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名字叫酸奶,是不是越酸,说明其营养越好呢?酸奶的酸度来源,是乳酸菌利用乳糖代谢产生的乳酸,这与发酵剂的菌种和发酵时间等因素有关。制作酸奶必须使用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当中,如果杆菌占优势,酸度就会很强,但这不能说明酸奶的品质更好。另外,酸奶的酸度也是有限度的,如果酸奶在储存、物流过程中脱离了冷链,如被搁置在室温或者户外环境,乳酸菌会迅速繁殖而导致酸奶酸度增加,超出可接受范围。这样的酸奶口感会很酸,乳酸菌活力下降,乳蛋白变性程度增加,不利于人体吸收,也不利于肠胃健康。
  酸奶中的增稠剂会引起“血液黏稠”。酸奶中的增稠剂品种很多,包括果胶、琼脂、食用明胶等,它们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属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仅无毒无害,不会引起“血液黏稠”,还有利于延缓餐后的血糖、血脂上升速度,是有利于预防慢性病的有益成分。增稠剂的安全性一般来说都非常高,所以在很多食品中都没有限制其使用量,酸奶中的使用量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常温酸奶没啥营养。跟低温酸奶(“活菌型酸奶”)相比,常温酸奶(“灭菌型酸奶”)在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再次经过了热处理,杀灭了酸奶中活的乳酸菌,因此,它可以在常温下销售和存放。从营养角度来讲,低温酸奶和常温酸奶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活的乳酸菌”,其余营养成分没啥区别。如果为了获得乳酸菌的益处,建议选择低温酸奶。如果不需要活菌,常温酸奶更有市场优势。因为即便没有乳酸菌,酸奶中的蛋白质、钙和维生素仍然存在,所以对于那些因为种种条件无法冷藏,也不便购买酸奶的人(比如学生或者外出旅游的人)来说,常温酸奶是更好的选择。同样的道理,如果肠胃接受不了冷饮,也可以将酸奶加热后再喝。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调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明显,注意力时间短,好动性强,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新、奇、异的事物,因此维护上课纪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学生有无纪律意识是上课纪律好坏的重要因素,培养小
本文从互联网+教学的概念谈起,对互联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进行论述,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其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效果.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文章针对切入点与新闻报道的鲜活性展开深入分析,将从“以小见大、简单明了、简短干脆”等多个方面,选择好的新闻报道切入点,目的在于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鲜活性.
由于现浇施工的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围护墙体轻、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布局灵活多样的特点,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下重点探讨控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措施。 The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分层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中的成效已得到公认,作为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之一,分层教学在农民短期培训中的有效性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一种教学新模式要推广,通常要处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该模式在技术上能否实施,即“可行性”的问题;二是如何实施才能取得最佳培训效果,也就是“效率”的问题。在对教学对象进行常态化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实施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和分层指导。这个模式的关键是教学对象的常态化分组,所谓教学
期刊
高校辅导员在学校建设与学生发展两方面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基本场所的学校党团和班级建设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