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集束化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F、GH、VT、SF、MH评分均较高(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调整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态,保证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先兆流产;集束化护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先兆流产主要是指宫内妊娠<28周,先显现阴道流血症状,继后显现腰背痛或阵发性下腹痛,经妇科检查提示胎膜未破、宫口未开,且未排出妊娠产物,停经周数与子宫大小一致,通过治疗有待继续妊娠的一种情况。考虑到先兆流产极其容易進展为稽留流产或难免流产,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且易影响其生活质量,故临床早期治疗与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深入探究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74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有关临床诊断标准[1],均属于首次怀孕,且存在保胎治疗要求,伴有认知与表达能力,均接受超声检查证实宫内妊娠,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在(30.27±2.28)岁之间;34例妊娠(6~8)周,30例(9-12)周,10例(12~28)周。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集束化护理),每组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全面评估患者保胎治疗前后的病情,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推行集束化护理:①心理护理:全面评估先兆流产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及时解答相关疑虑,应用心理疏导、情绪转移、肌肉放松、音乐渲染等心理支持手段,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②健康教育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先兆流产结果与转归相关知识,予以合理保胎治疗及心理指导,减少流产发生率;③基础护理:把握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波动,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予以饮食结构调整,强化其自我防护,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出现胃肠道不适;④家庭指导:优化社会支持系统,于患者患病期间,鼓励患者亲属给予患者细致关怀,定期回访,并叮嘱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评分:应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于入院7d后进行系统评估,主要包含5个维度,即PF(躯体活动功能)、GH(健康总评)、VT(活力)、SF(社会功能)、MH(心理健康);②SAS、SDS评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均包含20项内容,采用四级评分法获取得分,得分越高,提示代表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进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F-36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PF、GH、VT、SF、MH评分均较高(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3 讨论
  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重先兆流产发作者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其内心形成的心理应对机制往往无法很好地进行调节,故医务人员除施以有效的临床治疗外,还必须要强化心理社会干预,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尽可能地缓解其疼痛与出血,促使其获取归属感,树立治愈信心[2]。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SF-36评分与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究其根源,集束化护理作为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立足于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等角度,予以其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促使患者身心达到最佳舒适状态。在本文研究中,通过音乐疗法作用于患者的脑干网状结构与大脑边缘系统,可有效调节大脑皮质,促使人的内脏活动、情绪与行为协调,诱导其分泌出乙酰胆碱、激素酶等物质,对神经细胞兴奋与血液流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经由健康教育指导、基础性护理等干预措施,可缓解其临床症状,消除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保证其生活质量、减少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能有效调整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态,保证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娜,范学澜.集束化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2(04):171-174.
  [2]冯雪兰,黄凤霞.综合护理干预对先兆流产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27(02):66-67.
  [3]关尊红.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6(04):626-6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心胸外科的开展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小儿心胸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方法,分析其取得的效果和体会。结果:通过开展绩效考核,提高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家长参与护理患儿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护患矛盾;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家长掌握了更多的护理患儿的知识。  关键词:儿童;护理服务
期刊
摘要:门脉高压症伴大出血其主要表现为呕血及黑便。由于肝功能不佳,凝血功能差,门静脉压力高,血管不能自行收缩止血,因而出血难以自止,如不及时发现,积极处理,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医疗护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伴大出血;观察;护理  1一般护理  让患者平卧,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引起再次出血,头偏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而引起窒息。休克患者头低脚高位,输氧,注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要求。方法将手术室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回收至中心室集中化管理。结果提高了手术室医疗器械供给质量与效率,提升了中心的专业质量供应水平。结论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既既保证了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强化医院院内感染控制。  关键词: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适应医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认知情况,为提高医护人员护理能力提供借鉴。方法:选择120例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行脑卒中康复护理认知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知识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误区;不同年龄、工龄、学历、职称医护人员的认知程度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引进高素质人才,同时将脑卒中健康护理纳入职称评定体系中,从而全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烧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对策,为日后的临床预防、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15名特重度燃爆伤患者。(2例被排除:1例烧伤面积5%,1例入院后第7小时死亡)。采用前瞻性设计,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观察患者早期(72h)临床特征,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肝肾功能以及血液系统。结果:经过努力,在15例烧伤ICU多种耐药感染患者当中,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搜集2012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接收的癌症6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32例和乙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并对甲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疼痛评分低于乙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甲组和乙组进行常规护理,并对甲组实施人性化护理。(1)对每位患者不同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接收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54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7例和乙组27例进行相同的治疗,并对甲组实施心理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并对比。结果:甲组重度抑郁和中度抑郁少于乙组,轻度抑郁率高于乙组,重度疼痛和中度疼痛少于乙组,轻度疼痛和无痛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整体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止泻时间、住院时间这两个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围生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4.6%,对照组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8.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围产期保健的完善及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分娩过程的管理日趋完善,对分娩过程的监护日臻科学,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着重要影响。临产妇受人为、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尤为显著,如惊恐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致使活动功能超过付交感神经的正常抑制能力,而处于分娩时的产妇心情十分复杂,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使产程过长,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乳汁分泌减少。  关键词:围产期保健;惊恐;交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