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减压结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疗效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阶梯减压结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 2018年4月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收治的192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9例,女43例;年龄11~79岁,平均50.1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8分57例,5~6分45例,3~4分90例。术前单侧瞳孔散大55例,双侧瞳孔散大88例。患者均急诊行阶梯减压+去骨瓣减压术。观察记录手术前后GCS及瞳孔大小、术中弥漫性脑肿胀和急性脑膨出、术中及术后迟发出血、二次手术、住院期间病死率,以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

结果

术后24 h GCS 7~8分87例,5~6分51例,3~4分54例,意识较术前明显好转(P<0.01)。瞳孔较前缩小56例(P<0.01)。术中弥漫性脑肿胀4例(2.1%),急性脑膨出11例(5.7%),迟发出血7例(3.6%)。术后迟发出血27例(14.1%)。再次手术17例(9.7%)。住院期间死亡38例(19.8%)。术后6个月随访GOS:恢复良好50例(30.0%),中残36例(24.5%),重残15例(10.2%),植物生存46例(31.3%),死亡7例(4.8%)。

结论

阶梯减压结合去骨瓣减压术可明显减少sTBI患者术中弥漫性脑肿胀及脑膨出、术中及术后迟发出血,从而改善sTBI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地区9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 125例≥50岁T2DM患者(男586例,女539例),根据年龄分为中年组(50~59岁)、初老组(60~74岁)和老年组(75岁以上)。生物阻抗法进行身体成分检测;肌肉含量减少诊断标准为四肢骨骼肌指数男性<7.18 kg/m2,女性<5.
目的探讨新发暴发性1型糖尿病(FT1DM)患者起病时胰岛α细胞功能的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标准的新诊断FT1DM患者(FT1DM组)4例和经典T1DM患者(经典T1DM组)10例,另招募健康志愿者15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将FT1DM组和经典T1DM组血糖控制在<10 mmol/L后,三组均行100 g标准馒头餐试验(SBMT),检测
目的评估Sudoscan检测泌汗功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2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4.1±12.5)岁,根据标准心血管反射试验(CARTs)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T2DM合并有CAN组(225例)和T2DM无CAN组(NCAN)(101例)。分别比较两组间临床生化指
血糖监测在糖尿病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基于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监测和算法的新型扫描式葡萄糖监测技术(FGM)取得突破性进展,正在引领血糖监测领域的革命。FGM有别于既往的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无需指血校准,只要扫描就可以获知即时葡萄糖值,并能够提供14 d的动态葡萄糖图谱。对于FGM的使用,各国糖尿病协会相继发布了指南或共识。为进一步规范和合理应用这一新技术,201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血糖
期刊
目的观察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对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0年至2016年进行GLP-1RA治疗的超重/肥胖的T2DM合并冠心病住院患者105例作为GLP-1RA组,另选取同期入院采用其他降糖药物治疗的9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前后及停药30个月随访期间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
绝经是女性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标志着女性生育能力的终止。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密切有关,导致这一时期的妇女容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其中糖尿病是最容易发生的疾病,而雌激素、雌激素/睾酮比例严重紊乱则是绝经后妇女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系统使用简便,数据稳定可靠,在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循证证据显示,FGM不仅有利于病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风险,使患者有诸多获益,应用前景广阔。
期刊
胡适是近代中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一直以来,学术界和大众传媒中就有"胡适患糖尿病"之传闻。本文以该事件为切入点,通过追寻史料记载,推理重塑其疾病真相,讨论相关传闻和争论的成因,简要回顾和分析了20世纪初期我国糖尿病诊断、鉴别诊断的历史。
期刊
钝性胸部创伤可直接引起心脏挫伤。心脏挫伤多涉及右心室及其特殊部位,但钝性胸部创伤也可导致严重而复杂的心脏创伤,常可使患者现场或延迟死亡。笔者报告1例较少见未涉及右心室的心脏挫伤患者,该患者为钝性胸部创伤后二尖瓣脱垂致大量反流和心包积液,最后出现心源性休克,尽管抢救成功,但由于其相关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临床极易忽略。鉴于此,笔者对该例患者的诊治历程进行分享,以便临床医务人员今后能更好地针对类似患者进
输血是战伤失血性休克伤员复苏的重要手段,最优的复苏方案直接影响伤员的救治效果。全血作为曾经主要的复苏液因多方面的原因被成分血取代,成为成分血供应不足时的补充。随着战伤救治中重新使用全血所取得的最新证据,以及输血技术的发展和相关临床、基础研究的深入,人们意识到全血使用中存在的障碍并非不可逾越,且其在战伤救治中具有成分血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全血再次成为战伤救治领域的研究热点。笔者就全血在战伤失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