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心内操作方法再探讨

来源 :江西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们为149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置换术,置换心脏瓣膜162枚,其中二尖瓣141枚,主动脉瓣21枚。二次手术10例。术中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35例,三尖瓣行Devega成形术7例。术后早期死亡9例,总死亡率6%,初次手术死亡率4.3%,二次手术死亡率30%。与我们1992年的报告相比,手术成功率有明显的提高。作者认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心内操作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其他文献
胰腺癌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仅为20%,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5%.随着新的化疗药物如健择,化疗方式如介入、区域化疗以及新的放射治疗
17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 2 5 0 ml:氨基酸总量 7.5 g)江西省药品标准收载的为家兔法检测热原 ,由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简便、快捷 ,因此我们对本公司生产的该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
我是一名自费订阅《新闻通讯》的读者。对这个仅有32开本的“小刊物”,产生了无比眷恋之情.笔者以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新闻通讯》的主要特点,也是
研究了导体LAK/r IL-2治疗方案,经治的33例晚期肝癌中,CR1例(3%),PR10例(30%),总有效率33%,副作用小。提示该治疗方案对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可行的有效治疗。
对经手术,病理症实的68例脊椎结核患者的CT扫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椎体,椎间盘,附件破坏的情况,脓肿的有无。结果:68例脊椎结核的CT表现特征为骨质破坏,死骨形成,椎旁脓肿,椎间
患者,男性,66岁,以“进食后打嗝,上腹闷胀1个月”为主诉入院。体检:无异常发现。辅助检查:胃镜检查示:胃窦小弯侧可见一溃疡性病变,大小约5.0cm×4.0cm。病理活检诊断:胃窦溃疡癌变
选用孵育24h的来亨鸡胚,注人灵液0.4ml,继续孵育到第4-6天取眼球和卵黄囊做成石蜡切片,HE和HEAⅡ(苏木精-伊红-天青Ⅱ)染色:灵芝液对鸡胚无致畸作用,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色素颗粒的
颈总动脉是近心脏的大血管,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最近本院收治一例颈总动脉破裂的伤员,经抢救获得成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农民。因炸药爆炸,右颈部炸伤大出血入院。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