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汤治疗肾功能异常43例临床观察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cxj89041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 .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4-01
  肾功能异常在临床上常见,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的肾康汤治疗肾功能异常(血尿素氮、肌酐高于正常指标)43例,疗效满意,并与用常规西医疗法4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参于临床观察的患者来自于门诊和住院病人,治疗组43例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47-76岁,平均56.4岁,病程7天—8年,平均2.1年,血尿素氮8.9-17.6mmol/L,均数13.1±3.6,血肌酐153—362.3μmol/L,均数251±21.6,对照组43例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2-71岁,平均55.2岁,病程10天—7年,平均2.3年,血尿素氮8.1-17.9mmol/L,均数13.6±3.2,血肌酐149—351.3μmol/L,均数243±29.8,两组间病情、病程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诊断学》、《内科学》第五版所述,尿素氮>7.1mmol/L,肌酐(男)>106μmol/L,肌酐(女)>97μmol/L为肾功能异常。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内科学》(1997年6月第1版),辨证为肾阴阳两虚夹实证,症见气短乏力、畏冷、口干咽燥、舌干少苔、脉虚细,小便少或小便频数,眼睑和或下肢肿或不肿。
  1.3 纳入标准和:所有进入治疗组、对照组病例须合乎以下条件:(1)血尿素氮、肌酐化验异常者,(2)具备以上症状者,(3)行透析治疗者除外,(4)肝功能异常致腹水者、门脉高压致腹水者除外。
  2.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肾康汤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肾康汤组成是车前子10克,瞿麦12克,木通10克,黄芪30克,山药10克,玉竹10克,生地10克,沙参15克,另加基础治疗(纠正心律失常、控制血压、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异常、需要抗炎治疗可用相关抗生素)
  2.2 对照组:采用包醛氧化淀粉10gTid,呋塞米20mgTid,再加基础治疗(同上)。
  两组均以五天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3.疗效观察
  3.1 观察方法: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眼睑、下肢浮肿变化情况及气短乏力、畏冷、口干咽燥、舌干少苔、脉虚细 、小便少或小便频数等症状进退情况,疗程结束后检测患者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含量。
  3.2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准则》拟定,显效:血尿素氮及肌酐含量恢复正常,眼睑、下肢浮肿消退,小便少或小便频数变为正常, 自觉症状消失,舌苔脉象近于正常。有效:血尿素氮、肌酐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眼睑、下肢浮肿明显消退,小便少或小便频数明显改善,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舌苔脉象向正常方向转变。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3.3 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3.4 治疗结果
  4.讨论:
  肾功能异常在临床上常见,尤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多种多样,西医中肾功能异常可见于中医的肾病病证,也可见于其他脏腑病证。中医认为肾为元阴元阳之府,是“先天之本”,肾主水,肾又纳气。我们认为肾主水功能可表达为生生理正常之水、保生理正常之水、排泄代謝之废水。肾主水功能不正常,可受肾本脏阴阳失调肾气亏虚等引发,也可受他脏功能失调影响而成,如肺气不降、肝气不疏泄、心气亏虚以及外邪侵入等。肾水失调时,可表达为生理正常之水不足或排泄不当,代谢之废水排泄不利。据此,调节肾主水功能异常时,须生正常之水,排泄代谢之废水,我们以此为则,拟肾康汤,方中玉竹、生地、沙参为滋阴生水之类,黄芪、山药为益气之药,取之气旺能生水之意,两者相配,益津生水之功更强,方中木通、车前子、瞿麦为利水之品,以排泄代谢废水。诸药相伍,共调肾主水功能,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5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3-01  【关键词】脾;眩晕  从脾这个角度,分析中医脑病科常见疾病——眩晕,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理解,助于临床的辨证分析与治疗。  1、古代关于眩晕病名的更迭  眩晕在中医脑病科是常见病证,《内经》中就包含 “目眩以转”、 “眩冒”、“眩”等多种称谓,唐代名医孙思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21-01  【摘要】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及中医护理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睡眠质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作为评定睡眠的量化指标,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及中医护理,连续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连续8周护理干预后,治疗组P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0-02  【摘要】脑梗死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中医因素体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运用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可以缩短病员的住院时间,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促进疾病康复,从而提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1-01  【关键词】 穴位按摩 便秘 中风  便秘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少,硬或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等。有国内研究显示,临床有40%-65%的急性期患者伴有便秘症状[1].便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患者用力排便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引发再次出血加重患者脑部损伤,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1-02  【摘要】目的 对自拟清热利胆方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急性胆囊炎病例90例,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只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B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自拟清热利胆方治疗。结果 较之于A组,B组患者在体温恢复时间、康复时间、用药效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0-01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中医辨证,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以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提高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200例患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6-01  【关键词】清热解毒法;强直性脊柱炎;张鸣鹤名医经验 强直性脊柱炎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最早期的表现为晨僵、腰骶不适,臀部、腹股沟酸痛不适,症状在休息和静止时加重,活动后反而缓解。晚期出现脊柱韧带的钙化,活动受限,造成病人脊柱强直,骨质疏松,骨折等。  1、病因病机  张师认为该病乃是本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7-01  【摘要】目的:讨论并且分析应用舒筋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68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药进行治疗或者给予胰岛素、维生素B1、谷维素等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9-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按临床表现分为双则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及单侧非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6-01  【摘要】目的 归纳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用药规律及实验研究概况。方法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80年至今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药以益气补血药、活血化瘀药、补阴药、补阳药为主,共占全部用药类型的74.1%;中药治疗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