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电编码器的位移测量系统

来源 :机电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工业测量直线位移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传统的直线位移测量装置操作困难、价格高、精度低,然而光电旋转编码器操作简单、价格合理、体积小、精度高,所以选用光电旋转编码器作为位移测量的核心器件.以测量直线位移为目标,把光电旋转编码器作为系统的测量位移器件,把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设计了一个位移测量系统.通过直流电机、齿轮、皮带模拟了工业大型设备的机械位移运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等特点.通过增量型编码器获取皮带位移量,并实时传送数据给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液晶显示当前的位移量.如果位移超过了预先设定的几个阈值,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报警,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修改报警值.报警值具有防掉电数据丢失的功能,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液晶屏上显示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停止运行电机.通过光电编码器的高精度测量,能有效地减少位移测量的误差,从而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为研究雷达伺服驱动机械传动系统的谐振情况,给工程设计提供抑制谐振的措施和方法.采用了五惯量模型简化机械传动系统,进而推导出电机输出转矩与雷达方位旋转速度之间的传递函数和谐振频率计算公式.根据谐振频率计算公式,分析影响谐振频率的各机械因素,得出系统谐振频率与传动系统结构刚度、各传动零部件转动惯量、以及减速比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Mat?lab仿真分析软件,得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阶跃响应图和谐振伯德图,结果显示机械传动系统存在较低的谐振频率点,将会导致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为抑制传动系统谐振,引入反馈校正函数,使
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受制造安装精度、载荷变化、齿廓磨损等因素影响,使齿轮参数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齿轮工作的平稳性和连续性.为便于检测齿轮工作过程中的参数变化,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制造了一套齿轮参数检测试验台,由传动装置、检测装置及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可实现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等不同齿轮啮合传动的参数检测,以及完成在标准安装和正传动、负传动等不同安装形式下的测量工作.检测时可通过两组蜗杆传动带动齿轮的啮合传动与换位,采用工业摄像机拍摄齿轮啮合传动图像,将图像导入数据处理系统.系统是基于最小二乘法设计的M
从现有顶驱下套管工具的缺点以及实现顶驱下套管工具可变径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顶驱下套管工具.为更好研究顶驱下套管工具卡瓦牙各参数对其性能影响,首先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建立了卡定部分承载能力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基于数学模型得出了提高承载能力的方法;其次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卡定部分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其强度符合要求;最后根据摩擦学与接触力学对卡瓦牙进行分析,建立了非扭转工况下(卡瓦牙对钻杆进行悬持,匀速上提下放的工况)单齿卡瓦牙与扭转(卡瓦牙对钻杆进行上卸扣的工况)的力学模型,分别得到了综合系数1(单
为弥补传统PDE图像补全技术没有考虑图像修复过程的先后顺序,容易出现目标区域模糊或结构不清楚的不足,采用基于结构传播的图像补全算法,调整补丁补全过程的先后顺序,避免PDE算法的缺陷.先使用交互界面绘制需要去除的部分,生成掩模,绘制结构线.再使用动态规划算法和置信度传播,分析结构和已知区域图像,从而实现结构传播,调用结构补全算法优先补全用户所标注的显著结构.最后在光测度一致性的基础上实现纹理合成,补全未知区域的剩余部分,实现整个的图像补全.结果表明,引用了结构传播技术之后,可以优先补全重要结构像素点,使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