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本·拉登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9·11”发生后,美国一直都在追捕本·拉登,但只有2004年初冬那次最接近目标
其他文献
一个名叫HiPiHi(海皮士)的虚拟社区产品开始带领华语网民走向3D虚拟世界的道路    1998年,旧金山的软件开发人员菲利普·罗斯德构想出了Second Life(第二人生),当时他没有设想过这个构思会在世界范围内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是,就像Google改变了我们的搜索方式,即时通讯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一样,Second Life正在成为下一个热门网络工具  数字可以告诉我们一切罗斯德在2001
做一回“黑马”也许不乏际遇等因素,但从“黑马”变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朱琳还需要付出更多汗水和艰辛    近十年来,中国女子羽毛球“当家花旦”的“名角”一直由龚智超张宁龚睿娜周蜜谢杏芳轮番担当然而,在两周前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在张宁和谢杏芳意外落马的严峻形势下,一位来自上海的23岁女羽国手朱琳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扮演“黑马”角色,奇迹般夺得了世界女单冠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继张爱玲在19
“小房子协会”的意义就在于鼓励人们追求一种简约的生活模式    9平方米——吃饭工作娱乐洗澡睡觉,都在区区9平方米的迷你小屋里,生活照样悠闲自得——这就是美国人Jay Shafer亲手设计建造的梦之家“风滚草”(Tumbleweed)  坐落在加州Sebastopol郊外的一片苹果园里,Shafer的哥特式微型木屋与周围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三面墙上嵌着大扇的玻璃窗,充分的采光让室内看起来亮堂宽敞底楼
今天,华文读书会已经是新加坡文化生活圈里最重要的学习组织但萌芽时期,新加坡女作家尤今形容读书会为“石缝里的花”    8月9日下午,苏州中学阅览室里,一屋人七嘴八舌地批判英文侵袭华文,恶果之一是华人圈年轻一代讲华文时流行夹杂英文,“不伦不类”一名学生唱反调说这是“语言的发展,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林美美听到这里,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新加坡华人学生到美国念大学,第一堂课美国老师让各国学生用母语自
上海市盛桥中学退休高级教师高葆森,2005年4月来到省级贫困乡——江西省分宜县高岚乡义务支教,做起了乡中学初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这是他55年教学生涯中的第三次支教,第一次是西藏,第二次是“上海西伯利亚”,第三次是江西贫困山区    西藏:千山万水不是距离  出生于上海虹口区的高葆森,19岁那年当上中学教师,开始了毕生的事业  1982年,人到中年的高葆森老师获悉西藏地区缺少教师,他报了名,在那里一待就
再见了,江湖这部电影杀死了《喋血街头》,杀死了吴宇森    《天堂口》出道宣传,拉的横幅是:吴宇森回归华语电影第一击!接着一波又一波,广告词都是让人流鼻血的,“亚洲影帝影后同台飙戏,顶级阵容打造黑帮史诗!”“《喋血街头》经典再现!”“叶锦添倾力打造从影以来最美舒淇!”  天地良心,舒淇是挺美的,但怎么她这个角色死的时候,全世界电影院里没一个人难过?一二三四五六七,五个帅男二美女,大家MTV一场,只
《人间》  李锐 著  重庆出版社  2007年4月出版  白娘子与许仙的传说是中国民间凄婉的爱情故事,再加上它发生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西子湖畔,整个故事便越发美丽动人这个民间传说经由李锐蒋韵夫妇的重述,《人间》美丽依旧,而故事却是“向俗”而生  首先是峨眉山中的那条白蛇,不想成仙不想做妖,偏偏要到人间俗世去做一个人,都说成仙难,可是在《人间》的律令里,做人却比登天还难她经千年冥想,有了人
或许是马克·穆勒不服气今年戛纳电影节60周年的热闹非凡,决定要在自己最后一年任期里,也成就一届重量级的威尼斯电影节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邀来了张艺谋出任评委会主席,组织了全导演评委阵容,请来了埃里克·侯麦,肯·洛奇,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彼得·格林纳威,尤瑟夫·夏因,布莱恩·德·帕尔玛等一干大师级导演,吸引了肯尼迪·布拉纳,阿布戴·柯西胥,文森·马拉,李康生等中生代和新锐当然,还有穆勒自己最为喜爱的多
最近,纽约曼哈顿街头悄悄开出了一家名为“Smoothmed”的肉毒杆菌注射便利店它凭借相对较低的价格,与无比便捷的服务,使周边的大量白领成为消费主力而附近更有一家大型百货商店,当略有岁数的女性,在午休期间逛街时,往试衣间里一站,看着自己日益松弛的脸部皮肤,直叹“岁月像把刀,刀刀催人老”不过,当她悻悻地走过Smoothmed那窗明几净的门店,看到那句广告语“隨时的肉毒杆菌”时,会毫不犹豫地走进去,希
16日下午,广州市番禺区发生一起飞车抢夺案,一位商务车司机被抢后驾车追赶,导致“飞车党”的摩托车倾覆,导致车上的两个人当场死亡。虽然具体的事故责任也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这位被抢司机所采取的私力救济方式却引发公共舆论的广泛关注。27日《南方都市报》载王琳文章说,许多网民坚定地支持司机,普通民众更愿意在一种普适的道德观下观察被抢者——而不是行抢者——的命运,这种对他人的观察背后又源于对自我的关怀。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