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资产的“身份密码”应用推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来源 :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d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网辽源供电公司在2018年1月作为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简称“实物ID”)建设单位,构建了基于智能物联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公司以此为契机,以“实物ID”编码为载体,组织开展增量和存量设备赋码贴标,推进电网资产信息全业务贯通,为深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实物ID;资产全寿命;二维码标签;大数据应用
  1“实物ID”建设的意义
  “实物ID”建设是在相关工程供应商源头起即为电网资产实物赋予独一无二的“ID”编码,推动资产全寿命身份编码的统一,实现电网资产在规划计划、采购建设、运维检修和退役报废全寿命周期内信息高效共享交互,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实物ID”建设是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服务和支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深化建设。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有利于整合公司内部资源,突破传统分段管理模式,形成管理合力;有利于准确掌握公司有效资产有利于强化源头风险控制,提升设备采购质量,夯实本质安全物质基础,对强化电网资产全过程精益管理。因此“实物ID”建设对于提升公司整体资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2 主要做法与成效
  2.1加强组织协调,健全资产编码应用体系
  (1)优化管理流程。全力抓好物资环节“实物ID”落地应用,优化采购供应流程,实施信息系统改造,实现编码生成、信息传输、供应商贴标、智能仓储等功能,建成资产编码应用管理体系。
  (2)健全工作规范。依照《国网公司电网资产实物ID管理办法》,制定编码应用实施细则、“实物ID”贴标规范、设备赋码贴标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明确试点应用范围、工作标准,落实物资公司、地市单位及供应商职责,确保编码应用有序推进。
  (3)加强宣贯培训。组织合同、履约、仓储人员培训,掌握编码赋码、标签分发、移动收发货等方法,确保业务实施顺畅。组织供应商培训,明确编码获取、标签安装、参数录入方法流程,保障贴标准确性。
  2.2强化过程管控,推进试点设备赋码贴标
  从2018年2月份起,国网辽源供电公司对新采购的16类设备(主网14类、配网2类)开展赋码贴标,统一编码进入实质应用阶段。
  1. 做好应用准备。在省公司实施招标文件中增加“实物ID”应用条款,在合同签订时补签专用协议,明确供需双方职责,指导供应商应用离线工具获取编码信息、设备参数录入模板,做到程序规范、有章可循。
  2. 督促供应商贴标。国网辽源供电公司在应用二维码铭牌标签,为智慧物联管理奠定基础。对于二维码标签,由物资公司统一发放,供应商在厂安装,保持信息一致、标签完整。与此同时督促供应商在设备出厂时与设备铭牌合并制作,保证物标一体。
  3. 严格验收考核。修订设备验收规范,将实物标签安装作为验收必备内容,坚持“未贴标不验收”的原则,把好入口关。调整验收作业方式,贴标设备一律通过扫描“实物ID”收货,实行单轨制运行。加强编码应用管控,每月制定增量设备贴标计划,每周通报完成比例,纳入同业对标考核。截至目前,共完成238台增量设备的标签安装和移动收货,配合完成258台存量设备贴标,为全业务数据贯通奠定了基础。

  3  应用价值
  (1)提高了物流管理效率。随着“实物ID”的全业务应用,统一编码管理价值初步显现。通过“实物ID”应用,优化了物资信息系统功能,业务操作更加简单,与供应商信息交互更加快捷,物流、信息流实时同步,管理效率大幅提高,推动了物资、财务、运检等专业业务管理模式和业务应用手段的创新发展。
  1. 形成了供应商绩效数据库。依托“实物ID”编码,汇集ERP、PMS、物資调配平台等数据,形成了供应商设备全寿命绩效信息,为实施供应商智能评价、分级分类管理奠定了基础。
  2. 构建了大数据应用机制。完成7个变电站设备、两类配网物资的成本归集,并逐步推广到所有赋码设备,加快资产大数据积累,为招标采购应用创造了条件。

  4 结语
  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打破了电网实物资产长久以来的分段管理模式,突破信息数据瓶颈,打破专业壁垒,提升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水平夯实基础,实现资产管理关键信息全过程贯通共享,实现对物资的科学管理,提高电力物资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未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的深化应用,将实现实物流、价值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监测,使公司资产决策更加精准、电网更加安全、管理更加高效。
  [1]王坚, 韩松, 刘敏. 贵州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编码标准应用研究[J]. 电力信息化, 2012, 10(4): 39-43.
  [2] 李卫红,王艳,徐军.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模型构建与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第24期
  [3] 韩勇.输配电价改革下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第22期
  [4]刘仲超.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信息整合及优化[J].工程技术研究,2017
其他文献
摘要: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此同时,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电力容量和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且社会大众对于电网运行效率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关注程度也在日益提高。在此情况下,企业在今后的管理运营中急需转变观念,强化电力设计与电网规划,深入全面的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电网规划;电力设计;电网安
期刊
摘要:时代的日新月异,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在人们生产生活需求不断更新提升下,对智能化建筑需求逐步提高,而电气工程作为智能建筑建设的重要基础,提升其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为智能化建筑的建立与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为此,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引言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人们
期刊
摘要:电网输变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较容易发生故障,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加强状态检修十分必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电网管理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将智能技术中的信息系统应用到电网输变电检修中,成为了电力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网输变电检修;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志码:A  1输变电设备智能化所涵盖的内容  1.1输变电设备的监测控制智能化运行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已经无法离开电器设备,电器运行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电力。所以,居民对电力的需求在就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前工业生产和企业的运作更是离不开电力,如果出现停电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智能电网应运而生。本文就智能电网的自动化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建设标准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引
期刊
摘要:随着智能组件在电力系统的大量应用,逐步推动了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在提高供电安全、稳定性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将电网输变电检修技术应用到电网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电网状态的检测以及对故障的诊断,使故障发生时,能够被及时感知,提高故障的解决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网输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速度持续加快,地区配电自动化的推广及运用也取得了充分的成长。在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以配电网运行状况为出发点,不能够仅仅追求配电网的自行运营及把控。从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例中能够看出,自动化这一技术在配电系统的应用已经从单一的监控作用逐渐演变为全方位的运维管理。本文以总结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的实践为基础,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各种能源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在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能源短缺间就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我国地广物博,但是人口的总量也非常大,因此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很少。在平时的生产和生活中,电能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电能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保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够高效的开展,一定要有充足、稳定电能的支持,但是智能电网建设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这种要求。此外,现今
期刊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电网优质服务的大力推广,客户对配网抢修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配网抢修系统也在不断完善中。分支箱故障作为最常见的配网抢修故障类别之一,具有引发原因多、处理时间长、涉及用户范围大等特点,而且分支箱故障在配网抢修故障类别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解决分支箱故障处理时间长的问题就可以使配网抢修故障处理时间在整体上得到改善。传统提升抢修效率的方式有增加抢修驻点、抢修
期刊
关键词:聚烯烃 改变性能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吸热降温  摘要:聚烯烃由于价廉、易加工成型和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在生活与工业中广泛应用。然而聚烯烃在性能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强度低、尺寸稳定性差及不能满足抗静电等功能性应用。为了改善聚烯烃的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需对其改性。石墨烯作为新型的二维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热学等性能,将其用来改性聚烯烃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改
期刊
摘要:变电站设备进行管理是一个全复杂而且重要的过程,在变电站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运行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任务,就需要提升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质量,应当选择有效措施及途径加强设备管理,从而更好预防故障出现,保证变电站设备能够得以更好运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运维管理;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32文献标识码:A  1、变电站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