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

来源 :电力与能源系统学报·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速度持续加快,地区配电自动化的推广及运用也取得了充分的成长。在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以配电网运行状况为出发点,不能够仅仅追求配电网的自行运营及把控。从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例中能够看出,自动化这一技术在配电系统的应用已经从单一的监控作用逐渐演变为全方位的运维管理。本文以总结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的实践为基础,对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1智能配电网自动化概述
  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指的是,立足于现阶段各类技术,实现监控与集成的自动化,顺利完成电网数据调度工程等,并且,通过共享数据,提升电网实践运行的稳定性。智能电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线监测。在高速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智能电网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从设备实践运行中获取状态类数据信息,并对产生故障的具体部位进行确认,达到提高维修效率的目的。第二,自愈特点。即智能电网的免疫系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当系统某些元件出现问题,会自动将问题元件隔离开来,在不影响电力供应的条件下,尽快恢复系统原本的运行状态,可缩短检修时间、降低损失。
  2关于馈线自动化模式的方案配置探讨
  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处理故障时主要依靠着两种手段,集中故障处理方式和分布故障处理方式。但在实际操作当中,集中馈线自动化模式和地型馈线自动化模式就成为了大部分地区都会选用的一种配电自动化方式,然而这两种配电自动化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当然,配电自动化建设在选择馈线自动模式时需要按照不同地区电线路的特点、不同区域特点去采取更适宜的馈线自动化模式,也可以把两种模式进行结合使用。如果从地形的整体结构去看,我们也可以采用横向分区方式及纵向分层方式。这两种方式可以恢复供电速度,也能实现全局优化,能对分层区域中的馈线自动化方案进行一个合理的配置。从自动化的实施角度去分析,我们可以把不同馈线的自动化方案进行分布优化。如果是纵向,就可以把FA分为三个层次:系统层、馈线岛层以及馈线层这三个层次。如果是横向就可以把FA作为中馈线,并根据层次之间的物理关系把FA细分为多个子模块,其目的为了保障在横向上每个单元模块都是在同一个区域当中。简单来讲,馈线自动化配置方案主要是针对同一个层次,但不是在同一个单元中根据单元特点所选择的FA技术。除此之外,在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配电网故障地区的定位以及隔离除了可以采用馈线自动化模式以外也可以通过思量配电网多级继电保护机制来完成故障的处理。
  3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功能
  3.1遥信辨识和简单状态评估
   近年来,配电自动化得到广泛应用,而系统的高级应用功能也得到了继续研究和应用。由于配电网中的接线形式多样,且线路复杂,自动化检测的数据缺乏完整性,基础数据较差,在此基础上进行电网应用并不全面和完善,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多种故障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应用时需要结合配电网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应用与合理选择。其中遥信辨识和简单状态评估主要是对配电网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依照数据分析结果来进行遥信辨识,同时评估其状态,对网损分析、母线越限、区域不平衡统计、开关刀闸的遥信准确度加以辨识。
  3.2配电网智能操作
   配电网的智能操作主要是将现场防误、DMS、PMS等一些数据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系统,可以实现红黑图的在线异动开票、GPMS调度申请智能开票、现场防误校验等功能。在模拟状态下,调度员在模拟环境下使其产生的数据和实际环境数据相同步,并实现自动化开票功能,自动开票和模拟手动开票相比可以对配电网的实时状态及操作票态进行防誤检验,以及合环校验和潮流校验等。
  3.3大规模停电
   对配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以便于在发生大面积停电时进行快速恢复供电,从而减少因停电故障带来的损失,但由于对策略的获取较为困难,因此需要通过主站系统分析能力,对设备的动作数、甩负荷数及动作频率等实用策略进行综合考虑,通过一体化的流转协调,在发生大面积停电故障时提高系统的操作频率。其次,对于大面积停电故障时的决策辅助主要是在实时情况下策略、母线失压自动扫描和变电站失电等情况进行自动生成,生成策略需要对多种影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通过动作序列的自动生成与分解主要是通过生成策略来实现的,并编辑修改方案,和操作票之间完成一体化流转。
  3.4配电感知预警
   在对电网运行状态感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由于对关键源的信息难以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由于电网的规模较大,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数据及相关信息,难以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其主动报警功能难以有效实现。而配电网动态感知及预警功能,可以对电网当前及未来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性评估和定量分析,同时根据以往的检测数据和现阶段对电网运行状态的预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深入挖掘其中的报警信息,对关键源进行充分挖掘,对各个信息相关性加以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主要故障及缺陷进行报警,对结果进行实时分析和主动推送。
  4提高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实用性要点
  4.1提高自动化覆盖率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实施,若处于局部范围内,其功能与效果具有有效性,此时,只有自动化覆盖率所有提高,才能够有效发挥系统规模效益,但是,由于通信基础的薄弱性,再加上设备多,规模大,自动化覆盖率的提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系统需从实用性角度出发,对终端设备进行适当的处理与部署,若此时无法实现遥控功能,就通过监测,同时也无法对故障区段做出快速判断。
  4.2利用好主站实用性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功能应用正向全面配电设备管控运维发展,即其功能不仅限于电网的监控与运行,还包括运维检修等功能,这些应用亟需在自动化主站系统中实现。为了使配网故障的判定更加精准,其功能更具有实用性,应当使用无线终端设备、用采系统、PMS、数据中心、三遥终端设备,实现故障判研体系,提高配网故障抢修效率。
  4.3加强系统运维管理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即插即用,可以对自动化终端的运行状况进行明显改善,降低维护的工作量,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实用性。可采用IED标准,将设备自动注册和接入,实现配电终端免维护。另外,要提高运维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就是要实现自动化系统本身的自动化,将自动化主站、各个软件模块、支撑环境进行模型构建,通过软件模块及自动化的采集装置进行监视与控制,以此实现运维管理过程的自动化。另外,还可以对其自动化通信设备进行监视管理,将通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促进配网自动化的建设。
  4.4无线公网的加密处理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中,其通信系统建设存在一定困难,如掀起投资大、工作量大等,三遥终端的通信一般不采用无线公网通信。但是,对于大量一、二遥终端而言,采用无线公网通信也是一种快速建设的方案之一,终端可通过公网安全接入主站系统,充分利用运营基础网络,实现配电自动化通信要求。因此,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时,需进行安全加密,并保证系统生产控制区与无线公网的隔离等。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配电自动化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考虑配电自动化系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总之,要想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就需要把自动化覆盖率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思路,也要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最终不断改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正雷,李鑫.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技术探讨及未来展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5):32-33.
  [2]段鑫.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194.
其他文献
摘要:分布式电源为了满足客户对电能的不同需求,保证电能质量,降低输电线路电能损耗,具有对环境友好,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目前,将分布式电源装置接入传统电力网络的电力系统结构,具有清洁环保、节约成本、降低系统损耗、灵活安装,经济性较强等特点,将大大缩短建设周期。然而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形式大多是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能够减少传统的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可再生能源是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此,本文
期刊
摘要:为适应当下社会的电力需求,电力企业不仅仅致力于电力通信的发展,也对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尤为关注。因此,文章首先对电力通信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电力通信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最后对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电力通信;智能电网;应用  中图分类号:TU52标识码:A  引言  电力通信是形成先进化、高效化电力系统的关键要素,是维持电力市场正常运作的条
期刊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渗漏问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作为建筑施工中的一大质量问题,渗漏问题难以满足当代居民对房屋的需求,甚至会由于渗漏的严重性而导致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只有进一步融合防渗漏技术与建筑施工,才能较好地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与水平,更好地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也是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满足当下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成为电力企业的首要任务。不同领域的用电方式及用电量都有很大差异,以此为背景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完善相关技术,以满足多样的电力需求。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高效运行  中图分类号:TU5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国电网建设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已逐渐走向成熟化发展道路,在改善居民用电安全
期刊
摘要:为积极应对电力市场改革等外部形势变化,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泰州公司突出“效率、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全流程管控、精益化规划、专业化协作、信息化支撑”的整体思路,并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构建面向单元制的配电网规划管控体系,不断提升配网精准规划及精准投资能力。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单元制;协同  一、实施背景  近年来,国网公司认真贯彻国家战略部署,不断加大对配电网的投资,并强调配电网
期刊
摘要: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此同时,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电力容量和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且社会大众对于电网运行效率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关注程度也在日益提高。在此情况下,企业在今后的管理运营中急需转变观念,强化电力设计与电网规划,深入全面的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电网规划;电力设计;电网安
期刊
摘要:时代的日新月异,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在人们生产生活需求不断更新提升下,对智能化建筑需求逐步提高,而电气工程作为智能建筑建设的重要基础,提升其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为智能化建筑的建立与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为此,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引言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建筑领域的飞速发展,人们
期刊
摘要:电网输变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较容易发生故障,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加强状态检修十分必要。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电网管理智能化水平逐渐提高,将智能技术中的信息系统应用到电网输变电检修中,成为了电力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网输变电检修;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志码:A  1输变电设备智能化所涵盖的内容  1.1输变电设备的监测控制智能化运行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已经无法离开电器设备,电器运行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电力。所以,居民对电力的需求在就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前工业生产和企业的运作更是离不开电力,如果出现停电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智能电网应运而生。本文就智能电网的自动化建设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建设标准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识码:A  引
期刊
摘要:随着智能组件在电力系统的大量应用,逐步推动了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智能化,在提高供电安全、稳定性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将电网输变电检修技术应用到电网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电网状态的检测以及对故障的诊断,使故障发生时,能够被及时感知,提高故障的解决效率,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智能技术在电网输变电检修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网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