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策略,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uaxue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充分备课,创设情境,亲身经历,鼓励创新”等方面优化教学策略,使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一、充分备课,预设学生的生成问题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生命状态的数学学习是生成的数学学习,它不该根据预设教案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为了落实“以学定教”,追求教学效益,教师在备课时应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以便获得更好的生成。只有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还要备教学的生成。这三者紧密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心理,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组织方式的确定,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尽可能地多把学生考虑在内,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考虑以下问题:希望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可能出现什么反映,要怎样应对?设计提出这个问题,学生可能有哪些反映?学生学习后可能有什么疑问和困难?教学设计对于全体学生都实用吗?要学生解决的问题,优生要怎样做?解决时会有什么困难?对于学困生要怎样指导?如果学生解决的方法与所要学生掌握的方法不同,怎样进行引导?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哪些状况?对于教学设计,部分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怎样指导?这些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并有利于经过学习能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受到更有价值的教育。因此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研究学习情境创设的策略,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参与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也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看“有关两个学生的约会”的场面,新奇的故事情节一下子便吸引了学生。“猜一猜,明天两人会不会按时见面?”老师话音刚落,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争论不休。教师随即反问:“有时间有地点怎么会不按时见面呢?”正当大家捉摸不定之际,再接着看,看完结局,全体哗然,原来约者原意是晚上八时。面对这一生活误会,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到“24时计时法”产生之必需,激起了内在的学习动机,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
  2.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情境,把故事和有关的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分数大小比较”这一节,我采用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引入:“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天热口渴难忍,八戒找不到水,却找来个西瓜,悟空提议:‘为公平起见,师徒每人吃四分之一。’八戒一脸不高兴:‘西瓜是我找来的,我最少要吃五分之一。’沙僧听了直笑:‘给你八分之一如何?’八戒听了高兴地接了过来。忽然,他拍着脑袋说:‘我真傻。’”我边讲边画图,学生边听边看图,注意力高度集中。接着我提出问题:“八戒是否吃得最多?为什么他说自己真傻?”从而在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时引出“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课题。
  三、亲身经历,促进学生的成功体验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应重视研究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策略。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我让学生拿出平时所熟悉的文具盒、书本、乒乓球、橡皮擦等物体,去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问学生“有什么不同”。学生体验后纷纷指出:有的物体表面比较大,有的物体表面比较小;有的物体表面是平的,光滑的,有的物体表面是粗糙的……由此引出“面积”这一概念。学生有了刚才的经历,对“面积”的概念也就理解了。可见,学生经历了、体验了,也就感悟了。
  四、鼓励求异,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人的创新意识主要依靠求异思维,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的方法:一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如教学乘法口诀、运算定律和计算法则,都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探索,进而发现知识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二是启发学生用多种思路解答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通过比较可选择出最佳思路。三是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常规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要在掌握常规的基础上,让学生突破常规,敢于设想创新,敢于标新立异。要多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激励学生突发奇想,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四是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寻求变化,获得多种答案。例如,王师傅计划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28个,5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要4小时完成任务,每小时要多加工出几个零件?根据题意,学生一般列式为28×5÷4-28=7(个)。也有的同学直接列式为28÷4=7(个)。坚持后一种解法的同学认为,把原来每小时要加工的28个零件,平均分配到4小时里面,就是每小时要多加工的零件数。
  总之,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要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大胆实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就会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教师的传授,强调学生经过艰苦努力,反复练习,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教学活动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必须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
和谐课堂,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及人文和谐,课堂和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方向,也是起始和归宿。清晰的教学目标宛如一座路标,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制定目标应根据不同教材,学生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和
要不是跟随有线台领导参观北京市公安局警务中心控制室,我也许不会对“110”产生浓厚的兴乓趣。虽然作为有线台一名政法新闻记者,“常驻”市公安局法宣处已一年半了,但我从
鸡白细胞介素-6(chIL-6)是一种在机体免疫调节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是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chIL-6的生物学检测主要依赖于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或细胞因子依赖性细胞增
为了开发新型绿色饲用微生态制剂,本试验以苦豆籽粕与两歧双歧杆菌作为试验的主要材料,制成苦豆籽粕-双歧杆菌合生元并混于AA+肉仔鸡饲料中,研究其对AA+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肠道
本文研究了信贷约束和FDI双向因果关系的三个问题。从企业融资决策行为出发构建双向因果关系的微观理论基础;用双向因果关系解释两者在不同数据层面差异化的相关关系;使用200
摘 要: 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在教育教学时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是本职,育人是天职。数学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应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地渗透和自然地结合,让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为他们将来成为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德育 渗透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政教科、班主任的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精彩的数学课,同样也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如果头开得好,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还能燃起他们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巩固原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新课开始时的导入技巧,从课的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为优化课堂教学奠定良好
学位
摘 要: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有的放矢地安排适量的练习,可以加深理解与记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个体差异,教师应采用“弹性”作业练习策略。本文对课内练习的原则、练习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课内练习 练习能力  数学课堂练习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新授课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