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业处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huang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或者说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其目的,一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智能,特别是自我评价的能力;二是通过作业这个"窗口"获得信息,及时反馈,调整教学。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业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作业的数量影响着学生作业心态,而作业心态左右着作业的质量。我在此谈谈作业布置、完成和批改中的一些问题。
  一、作业内容的形式多样化
  1、自主性。学生有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作业的自由。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分层布置作业,使作业更富有针对性,留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拥有自主权。
  2、生活性。作业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终究要成为社会上独立生活的人。通过在作业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性问题,让他们早日走进生活,去认识生活,学习一些生活能力,为以后走出校门、跨入社会打好基础。
  3、情感性。"感人者莫乎情也!"如果教师能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去布置作业,实现"要我做作业"向"我要做作业"这一质的飞跃,恐怕就不是梦想。
  4、实践性。布置一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作业,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所学的知识,并受到新的启发。
  5、创新性。现代型人才的旗帜上最鲜明的两个字是"创造",教师不要图批改方便,布置那些答案唯一的作业,应多提供一些一题多解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创造的成就感。
  6、趣味性。"乐此不疲"这个词有力的说明,只要是自己喜闻乐见的能产生兴趣的作业,便不会产生负担。因此,老师要尽量把作业设计得异彩纷呈,努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完成。
  二、作业布置、批改要多样化
  (一)布置作业应把握两个"量"
  1、作业的数量。适量的作业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性质,训练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但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致使只抓升学率,单纯地按高一级学校选择学生的要求,针对考试而教育、训练学生,加上社会舆论的标准为升学率、高教学质量就高的广泛影响,进而导致教育思想和观念不能更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陈旧呆板,加班加点,题海战术依然盛行。长期下來,"加量不加价(分)",学生"疲"了,老师"累"了,学生终日为作业奔命,渐渐地形成了"交烂帐"、"抄作业",甚至干脆不做等消极态度,因某一科目老师作业量长期超量,学生会讨厌、反感老师,于是对该科目越来越来不感兴趣,导致不可能出色完成该科目的学习。
  2、作业的质量。一方面是指教师设计的题目应具有系统性、针对性,不该有数量过大,掺进了偏题、怪题、难题,不宜搞机械重复,应增添一些新信息综合应用题;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完成作业时书写的规范性、工整化,上交数量、准确性以及教师批改后学生订正情况。作业质量的优劣将直接衡量课堂教学的效果,老师不把好这一关的话,将导致师生都自加压力,劳而无功。
  (二)教师批改作业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思路开拓原则。特别是批改几何作业时,不是把重点放在判断结果对不对上,而应该放在证明思路上。对思路不清的学生,应适时辅以评语批阅,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展智能;对思路较清晰的学生,应及时给以肯定,同时应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解题优良品质,从中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启发导学原则。批改作业时,尽量不打大大的"×",而是在错处做一些带有"希望"的记号,或用启发性的评语导学,从而使学生获得各种有意的启发,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正确的解题方法。
  3、鼓励激进原则。批改作业时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老师应寻找学生作业中的长处,甚至可以寻觅作业以外的闪光点,以肯定成绩,鼓励激进为住,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上进心,切忌写伤学生自尊心和否定性的批语,应多用一些激励的批语,如"你真棒!"、"你真聪明!"、"加油!"、"老师相信你!"、"你真让我惊喜,继续努力吧,让同学们都羡慕你。"这样才能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总之,教师应围绕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核心,不断加强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能力,在布置作业时不要给学生造成精力浪费,不能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的质量,为做一位深受学生敬佩的教师而不断学习、不断努力!
其他文献
图像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学生把复杂难懂的公式转化为形象的图示,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并且高中考阶段的物理学习相较于初中的难度大大加深,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快的适应这一转变,而这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恰当的利用图像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在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使用科学术语、简单图标等描述实验结果。那么老师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图像的作用和功能,转变传统的以口头、文字叙述、分析
期刊
物理能力,是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物理知识应用、思维发展、物理创造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作为物理教师,要注意用合理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基本物理知识的同时,注意物理能力的培养,这是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  一、初中生物理能力的分析  (一)观察能力。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首要环节。观察能力是通过对物理现象观察,对现象的本质、特点及规律性因素的认识能力。观察必须目的清晰,明确观察对象的主要特
期刊
摘要:把课程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既能将课堂变得生动形象,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水平,既优化了教学方法也提高了课堂效率。针对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实践,本文从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形式及教学特点,以及在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字: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教学 应用分析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综合
一位伟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国家、社会需要的是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而学校教育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环,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对此,我谈一谈在物理教学中的粗浅体会。  一、教师观念的更新  
期刊
[摘 要]: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独立操作的能力、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是学生创造能力的萌芽和基础。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创造能力 环境 观察能力 创造性思维 想象力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
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生只有具备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学习者。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期刊
摘要:在经济与科技大力发展的今天,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学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了人才培养项目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同时也是教师教学任务的一个必要环节。本文就初中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进行了以下的分析探讨,提出几点优化途径予以教师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优化教学 途径  数学作为一门主要课程,保证其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实现教师教学目标和学校人才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近几年来,中考加强了对实验的考查,实验题已成为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实验题占全卷分值的比例已略有增加(由前几年的12%增至今年的17%),而且實验题的要求也逐年升高,由单纯
期刊
【摘要】作业评价是数学教学的有效辅导手段,是十分有效的师生沟通方式.教师利用作业评语传送期待,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合理的作业评语能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学习效果,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还给学生以温馨和关怀,有不可低估的心理教育作用。本文主要阐述积极的作业评语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作业评语  数学课程评价涉及多方面,包括学生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学习评价等。它们
【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创设条件,促使迁移顺利进行。抓好预备铺垫,促进知识的迁移。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迁移的基本条件,要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教师必须注意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顺利通过的桥梁,那就必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充分的预备知识。要求教师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作好新授前的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  【关键词】精心设计 运用迁移 优化 提高  面对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针对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