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联系是分析问题的关键和基础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y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化学教学中, 经常遇到听到各种难解决的问题.学生除了现阶段条件未达到和心理素质不过硬外,重要的是未找到分析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以及突破上述分析问题的奇妙、 特异、 精巧 、高效的方法.
  平常人们说的聪明本身包含着记忆力理解能力行动能力强,反应迅速灵敏.这些能力的养成提升全靠分析能力的提升,而分析问题能力养成提升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善于快速高效的挖掘出事物的联系,然后才在基础上综合评估择优,做出准确判断.
  
  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最关键的是发现和挖掘,最有价值的是灵活利用.
  如何发现和挖掘?可以通过接近、相关、相似、 联翩、 环链、因果、 辐射、借托等的想象,归纳、 演绎、 辩证、 求同、 求异、 类比、 层进、 比较 、多向、 反馈、 发散、 聚敛、 抽象 、形象、 现象、 灵感、 变形 、全息等的思维方法,来认清事物的联系,如现象和本质 、 形势和内容 、 原因和结果、 普遍和特殊 、 偶然和必然 、 可能与现实 、 假设和疑问等关系.化学的教与学和解决其他学科问题一样都离不开发现和挖掘事物本身各个方面以及事物之间各个因素存在的普遍联系.
  
  例1 有机化合物A为一卤代有机酸,仅含C、H、O、Cl元素,与A相关的反应流程如图1.
  
  
  (1)写出下列反应的有机反应类型:A→C中①是 反应,C→E是反应.
  
  (2)写出F的结构简式:.
  
  (3)写出与C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解析:显然,突破口是根据题给反应条件与反应机理的联系,以及分子式不饱和度与分子结构的对应关系,构建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来,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例2 氯化亚铜(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CuCl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为CuCl的质量分数大于96.50%.工业上常用下列反应制备CuCl:
  
  2CuSO4+Na2SO3+2NaCl+Na2CO3=
  2CuCl↓+3Na2SO4+CO2↑
  
  (1)CuCl制备过程中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0.0%的CuSO4溶液,试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的CuSO4•5H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2)准确称取所配制的0.2500 g CuCl样品置于一定量的0.5 mol•L-1 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水20 mL,用0.1000 mol•L-1的Ce(SO4)2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24.00 mLCe(SO4)2溶液.有关化学反应为:
  Fe3++CuCl=Fe2++Cu2++Cl-
  
  Ce4++Fe2+=Fe3++Ce3+
  
  通过计算说明上述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
  
  解析:显然,关键是根据题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到CuCl与Ce4+的联系,其余根据定义式计算便可.
  
  例3 大多金属碳化物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相应氢氧化物和气态烃,如:
  
  Na4C+4H2O→4NaOH+CH4↑
  MgC2+2H2O→Mg(OH)2+C2H2↑
  
  现有CaC2与某常见金属碳化物A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得一澄清溶液,并有大量气体产生,将气体通过碱石灰干燥除杂后,测其体积为V1,将所得气体充分燃烧,生成的CO2的体积为V2,相同条件下,V1∶
  V2=5∶7:
  
  向澄清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后,再继续加入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变化如图2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
  
  (1)已知A中的金属元素是短周期元素,则该元素是:(写元素符号),写出CaC2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V1∶V2=5∶7,可算出混合烃中平均每1 mol烃分子含有mol C,由此可知气态混合烃中含有乙炔和.
  
  (3)A的化学式为 .
  
  (4)原混合物中CaC2的物质的量为 mol, A的质量为 g.
  
  解析:一是确定具体地从定性定量确定金属碳化物中碳的化合价与烃分子结构的对应关系,二是确定金属碳化物中碳个数、烃分子个数、CO2个数三者联系,问题得到解决.
  
  凡此种种,都说明挖掘联系是分析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它具有针对性、可操作和实用性强的特点.要提高就要多学多练多总结,向着准确、全面、到位、透彻、灵活、迅速、精巧的方向不断迈进,从有意应用到无意自然运用.
  
其他文献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新课程理念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
有些初学写作的青年朋友问我:“如何写新闻报道?”若要回答,可谓一言难尽。因为不论写新闻报道,还是写文艺作品,正如我国金代著名学者王若虚所说:“定体则无,大体则有。”由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落实,高校篮球教学也需创新教学结构,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培育出素质型人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篮球教学有着极大的区别.本文首先探讨在
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它利用血液的流体效应显示血管的基本成像原理为流动相关增强效应和相位改变效应。目前常用的非增强MRA即时间飞跃法(TO
[本刊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由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文秘专业委员会与北京现代秘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公文写作规范”论坛于2009年9月26日上午在国家行
网络从上世纪90年代从单纯的网页即时通讯已经发展至主动搜索和获取散布信息,人们的网络生活一夜之间充斥了各种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自然而然网络营销课程进入高校,然而我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学生需要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不仅仅局限在考试成绩上,可见学生的综合实力对于一个
有机推断中高聚物频频出现,由于高聚物结构复杂,题型中大多直接给出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如果能直接由高聚物写出单体则会大大简化该类有机推断题的难度.但如何由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相应的单体,不少同学感到困难.其实,只要真正掌握了高聚物是单体经过某些化学反应(如加聚、缩聚、开环等)生成的,以及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实质和特点,找出高分子链中的链节,结合单体间可能发生的反应机理,便能从中找出规律,迅速写出单体.
新课标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新课标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观念的转变”.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这样的课程使教师和学生有着共同的体验和感受.传统的师生观应向交往式的师生观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应向发现式的学习观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了装知识的“麻袋”,被动地接受学习,而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二是“课堂主体的转
重点介绍高分段空场采矿法的工艺应用、经济效益和实践经验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cess application, economic benefit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high-g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