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发[2005]35号文件指示精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基础。目前,绝大部分中职学校都采取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2 1”教育模式,在长达一年的顶岗实习中,学生将接受来自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培养和教育,并通过社会实践获取在社会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所以,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就是要为学生开辟一条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的途径,以达到提高专业技能、学会适应社会、提升发展空间的目的。
如何搞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是中职学校所面临的新的课题。其管理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远非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可比。
一、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提高专业技能和提高道德素质修养是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的两条主线。实习教学管理,就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修养。
1.提高专业技能,实现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等级的教学目标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是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极好的机会,是使自己的专业技能由会到熟、由熟到精、提高自己技术等级的机会。实习教学管理,就是要有目的、有步骤地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要依据学校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方案和企业生产计划,认真制订中等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教案”和“学案”,明确培养目标,围绕专业生产流程技术关键环节以及实习生技术薄弱环节,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技术强化、技术提高和整合培训。教学管理应明确地给实习学生下达考证任务,原来具有初级技术等级证的要考中级技术等级证,具有中级技术等级证的要考高级技术等级证,从事新的专业或工种的实习生,则要通过实习教学获得新专业或工种的初、中级证书。
2.提高道德素质修养
如何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是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会做人,能正确处理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树立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待人接物恰当得体,正确对待荣誉与挫折等。这些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学习和体验。实习教学应有步骤、分阶段地为学生设计类似“当个人愿望与领导安排发生冲突时”、“从一件小事看工作责任心”、“变挫折为动力”等专题,让学生以专题报告或实习报告的形式定期汇报,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自己在顶岗实习中的感受和体验进行提炼、升华,变成提高自己素质修养的养料和动力。
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实施
1.建立教务科、班主任及专业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有效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体系,是确保学生实习期间教学任务顺利实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检查学生实习教学的重要保证。在这个体系中,教务科是组织者,负责制定实习教学计划,下达实习教学任务;班主任和专业教师是实施者,负责拟定各阶段中的专题报告和专业课题,将实习教学计划落实到位,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切合实际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定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2.建立快捷有效的联系方式
很多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是与学生就业问题挂钩的,教学实习管理难度远远超过学生在校其间的教学管理。其难度主要表现在:第一,地域跨度大,范围广。由于很多学生顶岗实习往往分布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区,学生极度分散,企业接纳的实习生多则几十个,少则几个。第二,班级建制被打乱。很多中职学校安排顶岗实习,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安排的,一个班不可能集中在同一个企业。同一个企业也可能同时有几个班的学生。第三,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作息时间是按企业的需求确定的,特别是在实行三班制的企业中,学生轮换上白班、中班、晚班,很难在同时间内集中。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采取适应顶岗实习特点的、具有开放性和个体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通讯方式则是保证教学管理顺利进行实施的关键。学校应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按照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搭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授业解惑的教学平台。教师应利用手机短信、电话联系、电子邮件、学校网站等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学生建立通信联系,以关注学生为核心,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促使学生始终保持自觉的学习动力,形成突破时空限制、形式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
3.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模式
当前,有些中职学校把顶岗实习当作“顶岗就业”,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途径,将学生推给企业后撒手不管;而企业也把顶岗实习当作“顶岗生产”,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劳动力紧张、降低劳动用工成本的手段。所以,要使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学校和企业首先应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即:顶岗实习中,实习育人是核心。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实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学生一年的顶岗实习,为企业蓄备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企业不能让学生单纯地为企业生产服务,应配合学校的教学管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为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学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实行双重教育,才能对学生各方面的提高产生最大化效果。
对于实习学生较多的企业,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学生实习教学管理班子,让企业了解学校教学实习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积极参与和配合。同时,由企业选派思想好、技术过得硬的工人、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师傅,帮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有效引导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向生产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转化,共同对学生实习结果给予认真鉴定和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另外,要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为教学管理的实施“开绿灯”,提供方便。
搞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是中职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办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在顶岗期间进一步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二技工学校)
如何搞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是中职学校所面临的新的课题。其管理的复杂性和灵活性远非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可比。
一、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提高专业技能和提高道德素质修养是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的两条主线。实习教学管理,就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尽快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修养。
1.提高专业技能,实现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等级的教学目标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企业生产,是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极好的机会,是使自己的专业技能由会到熟、由熟到精、提高自己技术等级的机会。实习教学管理,就是要有目的、有步骤地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要依据学校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方案和企业生产计划,认真制订中等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教案”和“学案”,明确培养目标,围绕专业生产流程技术关键环节以及实习生技术薄弱环节,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技术强化、技术提高和整合培训。教学管理应明确地给实习学生下达考证任务,原来具有初级技术等级证的要考中级技术等级证,具有中级技术等级证的要考高级技术等级证,从事新的专业或工种的实习生,则要通过实习教学获得新专业或工种的初、中级证书。
2.提高道德素质修养
如何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是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会做人,能正确处理与同事、领导之间的关系,树立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待人接物恰当得体,正确对待荣誉与挫折等。这些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学习和体验。实习教学应有步骤、分阶段地为学生设计类似“当个人愿望与领导安排发生冲突时”、“从一件小事看工作责任心”、“变挫折为动力”等专题,让学生以专题报告或实习报告的形式定期汇报,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自己在顶岗实习中的感受和体验进行提炼、升华,变成提高自己素质修养的养料和动力。
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实施
1.建立教务科、班主任及专业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有效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体系,是确保学生实习期间教学任务顺利实施、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检查学生实习教学的重要保证。在这个体系中,教务科是组织者,负责制定实习教学计划,下达实习教学任务;班主任和专业教师是实施者,负责拟定各阶段中的专题报告和专业课题,将实习教学计划落实到位,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切合实际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定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2.建立快捷有效的联系方式
很多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是与学生就业问题挂钩的,教学实习管理难度远远超过学生在校其间的教学管理。其难度主要表现在:第一,地域跨度大,范围广。由于很多学生顶岗实习往往分布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区,学生极度分散,企业接纳的实习生多则几十个,少则几个。第二,班级建制被打乱。很多中职学校安排顶岗实习,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安排的,一个班不可能集中在同一个企业。同一个企业也可能同时有几个班的学生。第三,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作息时间是按企业的需求确定的,特别是在实行三班制的企业中,学生轮换上白班、中班、晚班,很难在同时间内集中。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采取适应顶岗实习特点的、具有开放性和个体性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通讯方式则是保证教学管理顺利进行实施的关键。学校应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按照顶岗实习教学计划,搭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沟通、授业解惑的教学平台。教师应利用手机短信、电话联系、电子邮件、学校网站等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学生建立通信联系,以关注学生为核心,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促使学生始终保持自觉的学习动力,形成突破时空限制、形式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
3.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育模式
当前,有些中职学校把顶岗实习当作“顶岗就业”,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教育资源不足的途径,将学生推给企业后撒手不管;而企业也把顶岗实习当作“顶岗生产”,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缓解劳动力紧张、降低劳动用工成本的手段。所以,要使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得以顺利实施,学校和企业首先应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即:顶岗实习中,实习育人是核心。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实施,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学生一年的顶岗实习,为企业蓄备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创造了条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基础。所以,企业不能让学生单纯地为企业生产服务,应配合学校的教学管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为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学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实行双重教育,才能对学生各方面的提高产生最大化效果。
对于实习学生较多的企业,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学生实习教学管理班子,让企业了解学校教学实习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积极参与和配合。同时,由企业选派思想好、技术过得硬的工人、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师傅,帮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有效引导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向生产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转化,共同对学生实习结果给予认真鉴定和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另外,要处理好学生“工”与“学”的关系,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为教学管理的实施“开绿灯”,提供方便。
搞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是中职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以提高质量为重点,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办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在顶岗期间进一步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二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