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zj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心内科治疗的62例心律失常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检查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和过缓、房性和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及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断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于房颤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24h持续动态监测心电变化情况,能够获得心律失常患者系统、全面的心电图资料,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00-02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与频率的改变,或者心脏搏动起源位置的改变以及冲动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升高,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可单独发病,也可并发于冠心病等其他心脏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动态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重要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具有常规心电图检查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对比62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以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问在我院心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男38例,女24例,年龄46—75岁,平均(61.2±8.4)岁,所有患者住院前均有心悸、胸闷、头晕、胸痛、气短等症状,58例患者有冠心病史,21例有高血压病史,25例患者有糖尿病史,22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0例有其他心脏疾病史,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参照《动态心电图学》中拟定的心律失常的診断和分类标准。
  1.2 方法:所有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取平卧位,安静、放松状态下检测,采用l2导联心电图机连续记录,纸速25 mm/s,力求做到心电图基线平稳,无干扰。动态心电图采用(迪姆DMS300—4A)型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24h不间断检测,并同步连续记录,检测期间禁止进入高电压、强磁场环境和理疗室,检测结束后由计算机分析系统对检测结果回放、分析,并由同一名心电图诊断主治医师进行核对、修改,出具正确的诊断报告。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情况见表1,动态心电图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和过缓、房性和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及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断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于房颤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发作时可伴有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确实不伴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患者3—5个安静状态下的心动周期变化,对于非持续发作的心律失常捕捉几率非常小,而动态心电图恰恰弥补了常规心电图这一明显缺陷,将心电图记录时间延长到24 h,能够获得约1O万个心动周期的心电活动信息,更加准确地掌握患者系统、全面的心电图资料,为心脏内科医生对于心律失常的准确判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对于窦性心动过速和过缓、房性和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及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断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动态心电图能够获得丰富的心电变化数据,大大提高了心律失常的诊断准确率。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于房颤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由于老年患者房颤的发作多为持续性有关。
  心律失常可并发于多种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成年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后遗症等,动态心电图对于这些心脏疾病患者确定有无心律失常的存在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心肌病患者和心肌梗死后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无论是否伴有临床症状都有很高的猝死率,动态心电图检测大大提高了这些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率,对于临床采取积极措施预防阿斯综合征和猝死具有重要意义。风心病常并发房性早搏和房颤,明确心律失常的诊断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能够24h持续动态监测心电变化情况,能够获得心律失常患者系统、全面的心电图资料,在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龚勤莉.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6):7951.
  [2] 杨俊,何世平,田青,等.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房颤中的应用[J].临床心电图学,2011,20(3):184.
  [3] 郭继鸿,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317—339,730—738.
  [4] 覃学美,林英忠.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进展[J].内科,2009,4(4):6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普外科手术围术期处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68例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68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处理措施和方法。结果 患者术中血糖浓度控制在7.1~11.2mmol/L;切口Ⅰ期愈合61例(89.7%),切口感染Ⅱ期愈合7例(10.3%);以上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严格控制普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肾脏积脓引起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4年4月间诊治的26例肾脏积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文所选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抗休克等综合治疗同时实施了急诊手术,其中23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88.4%,死亡3例。结论:肾脏积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应该进行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同时进行手术治疗,进行抗感染及支持多个器官功能,以免出现MODS,这
期刊
【摘要】目的:對比吲哒帕胺和依那普利与两者联合应用治疗自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的收治的自发性高血压患者共150例,分为吲哒帕胺组,依那普利组和依那普利吲哒帕胺联合用药组,采用不同的药物方案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的结果。结果:自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使用吲哒帕胺或依那普利时,降压幅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当联用吲哒帕胺与依那普利时降压效果明显好转,总有效率高达9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原因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到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投诉现象及原因。结果: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58例,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不良反应及其他,其中过敏性不良反应占67.24%,明显高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社区康复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医院的脑梗塞患者100例,全部进行积极的社区康复,首先给予脑梗塞的常规康复治疗,之后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健康感、躯体角色限制、躯体功能和社交功能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康复前和康复后的健康感、躯体角色限制、躯体功能和社交功能评分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显著,P
期刊
【摘要】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血糖升高,糖尿出现,严重时出现脂肪、蛋白质、水盐代谢障碍,以及酸碱平衡紊乱。所以说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以后三四十年,我国正面临着糖尿病暴发性流行的危险。如不立即行动起来,积极预防,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
期刊
【关键词】ICU护士;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10-01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主要感染类型包括泌尿道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康复指导对脑梗塞患者后期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社区医院治疗后的脑梗塞患者70例,全部进行积极的社区康复护理和训练,首先给予脑梗塞的常规康复治疗,之后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对所有患者康复前后的理解与交流、身体移动、生活自理和与他人相处四个障碍项目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患者康复前后的理解与交流、身体移动、生活自理和与他人相处四个障碍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討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内科的住院病人,收集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共计90例,分为2组,青年组45例和老年组,45例。以调查表的形式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饮食、吸烟、体重指数、家族遗传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记录患者实验室指标血糖、血脂等。结果 青年脑出血原因最多的为脑血管畸形55%,其次为高血压25%;单因素分析得出脑血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10-02  临床实习是护生成为护士的重要过渡阶段,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对于急诊患者来说,能否在第一时间成功建立静脉通道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1],由于急诊病人病情复杂,情绪不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