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角度的CT影像学评估:股骨外上髁线参照与间隙平衡技术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虽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旋转定位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但术中以哪条轴线为参照能够更加精确的保证股骨假体的旋转定位,目前尚存争议.研究表明股骨外上髁线(TEA)与膝关节屈曲轴线平行,但这一轴线术中难以精确确定.本文采用间隙平衡技术(BG),对比TEA技术在股骨假体实际旋转角度测量的差异 [方法]3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分为2组(每组15膝),分别采用.TEA和BG技术,术后行CT扫描测量股骨假体旋转角度并行膝关节学会评分(KSS).[结果]BG组中股骨假体平均外旋角度为2.7°±1.1°,TEA组为5.6°±1.6°(P=0.001).术后KSS功能评分改善BG组高于TEA组(P=0.002).但两组的KSS膝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39).[结论]研究表明,与BG技术相比,术中应用TEA参照确定股骨假体的旋转定位可导致股骨假体的过度外旋,其术后KSS功能评分亦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三黄合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兔部分组织器官及肝、肾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按Bliss法,选择KM小鼠给予不同浓度的三黄合剂灌胃后逐日观察14 d,并记录动物毒性反
目的 比较标准胸外按压心肺复苏(S-CPR)与经膈肌下心脏按压心肺复苏(D-CPR)对复苏循环效应的影响;评价D-CPR用于CPR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20只,经呼气末窒息8 min造成心脏停搏(CA)模型.随机分两组,每组10只,分别实施S-CPR和D-CPR;于窒息前平静5 min后开始连续记录升主动脉收缩压(AOS)和舒张压(AOD)、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右心房收缩压(RAS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术去除胸椎间盘和传统胸椎间盘切除术对山羊胸椎生物力学的影响,评估低温等离子体消融术前路松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6只2~2.5月龄的健康雌性
目的 探讨左侧卧位插胃管法在昏迷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将有插胃管需要的100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左侧卧位插管组各50例,分别进行常规方法插胃管和左侧卧位插胃管,观察2种插管法在插胃管过程中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一次置管成功率左侧卧位插管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常规组则显著高于左侧卧位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侧卧位是昏迷患者插胃管时的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SORL1基因rs2070045位点基因多态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应用SORL1、sortilin-related recepmr、Alzheimer等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网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文章并附以文献追溯方法.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三篇文献共11组不同种族人群纳入分
目的 探讨常见炎性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4对人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为研究BAFF异常表达调控在骨髓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4刺激体外培养的HL-60细胞1~3 d后,流式细胞术、ELISA和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BAFF的核酸和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并对人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手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对46例(46只眼)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试验组)54例(54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检查术后视力、角膜水肿程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内压,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术中无一例后囊膜破裂,所有患者
目的 评价软壳技术联合弹性虹膜托钩在小瞳孔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将28例需行超乳的小瞳孔(直径小于4.0mm)患者,随机性的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软壳技术联合弹性虹膜拉钩处理瞳孔.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式处理,术后观察视力改变,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瞳孔的形态功能等.结果 试验组术后角膜的细胞保护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瞳孔形态、功能良好,其结果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结论 软壳技术
背景:国内报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取材于成人细胞,小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较少.目的:拟分离培养小儿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向成骨、成脂肪、成神经
目的 探讨人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痤疮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国东北地区238例痤疮患者和207例健康对照,抽取外周血后分离纯化出基因组DNA,采用微卫星扫描(STRs)方法分析CAG重复序列的多态性.结果 男性病例组和对照组的CAG重复均数分别为22.70±3.09和23.48±2.8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将对照组中CAG重复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