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校结合就是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但这种结合不是一种简单的结合,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式的结合。家校结合的方式调动能够运用的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传授学生多种阅读技巧,家长加以监督,引导和督促小学生进行英语阅读,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精美的英语阅读读物,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家校结合;英语阅读;教育;渗透
家校结合,是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但这种结合不是一种简单的结合,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式的结合。首先,一个人最开始接受的教育便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也将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一个人终生受教之所。虽然,家庭给予人的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和专业,但在对人性格、意志、品格等方面的锻炼却是学校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第一任教师、长期教师乃至终生教师的角色。因此,这凸显了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个性意志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发挥出来的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教育并不是依靠家庭、学校等单个方面支撑起来的,而是依靠学校、家庭双方的教育构建起来的教育体系,唯有两者相互沟通、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得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完善,素质教育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快,才能为国家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如何运用家校结合的方式增强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呢?
1.利用文本特征设计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阅读兴趣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实现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逐步提高。以苏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材Unit 3 What’s yourjob?的教学为例,关于“job”这个话题,家长在与学生一起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自己从从事的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job”的含义;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文本特征设计相应特色的阅读教学模式,如设计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熟练地进行对话或者朗读,锻炼学生朗读英语的能力。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会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对英语学习者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并可在家长的配合下,始终如一,将好习惯坚持下去。这些好习惯包括在进行预习式的阅读过程中,做好相关笔记的习惯;在阅读课堂中认真听讲的习惯;以及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英语读物的习惯,如学校订阅的英语报刊等,时间充裕的时候,还可以观看一些纯英文的影片等;学生可以就着这些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流利地、声情并茂地阅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学会自我欣赏、自我鼓励。这些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如家长的督促、教师的引导等,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3.利用教师的专业性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这也需要让家长理解教师的苦心,起到辅助作用,在家指导孩子阅读。如在讲解课文What is the matter时,教师可以拿出一部分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自由朗读文章。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单词的发音方式、将自己不会读的单词用横线画出来,一些可以连读的单词用圆圈圈出来。以后在朗读課文的时候,当看到这些圈圈画画的地方时,可以反复朗读几遍,增强学生对陌生单词和连读方式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当学生基础的阅读能力过关之后,可以适当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如在遇到陌生单词、暂时不想进行查阅时,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或者重点关注主要信息,其他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这样做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坚持阅读,阅读的内容以教材课文为宜,一方面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然后慢慢地扩展至英语报刊的阅读,这样有利于稳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4.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开发阅读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在校,教师可尽量要求图书馆购入英文读物,并鼓励学生积极借阅。但教师须注意这些读物的难易程度,不可太难读懂,否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学生在家里时,家长可以利用“一起作业网”、英语绘本等,监督学生每天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这是前面一种方式的延伸与拓展。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书籍、英语资料等。另外,教师可以专门在图书馆旁边开辟一个阅览室,以供学生在此阅读英语读物,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式进行实践运用,并且逐步纠正自己不良的阅读习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领域,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浓浓的英语阅读氛围中,陶冶学生的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式有许多,家校结合的方式是其中的一种。运用好这种方式,能够在学校、教师、家庭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传授学生多种阅读技巧,家长加以监督,引导和督促小学生进行英语阅读,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精美的英语阅读读物,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家校结合;英语阅读;教育;渗透
家校结合,是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但这种结合不是一种简单的结合,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式的结合。首先,一个人最开始接受的教育便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也将伴随着人的一生,是一个人终生受教之所。虽然,家庭给予人的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和专业,但在对人性格、意志、品格等方面的锻炼却是学校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第一任教师、长期教师乃至终生教师的角色。因此,这凸显了家庭教育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个性意志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发挥出来的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教育并不是依靠家庭、学校等单个方面支撑起来的,而是依靠学校、家庭双方的教育构建起来的教育体系,唯有两者相互沟通、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得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完善,素质教育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快,才能为国家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那么,如何运用家校结合的方式增强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呢?
1.利用文本特征设计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阅读兴趣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实现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逐步提高。以苏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材Unit 3 What’s yourjob?的教学为例,关于“job”这个话题,家长在与学生一起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自己从从事的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job”的含义;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利用文本特征设计相应特色的阅读教学模式,如设计以对话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课堂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熟练地进行对话或者朗读,锻炼学生朗读英语的能力。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会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对英语学习者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并可在家长的配合下,始终如一,将好习惯坚持下去。这些好习惯包括在进行预习式的阅读过程中,做好相关笔记的习惯;在阅读课堂中认真听讲的习惯;以及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英语读物的习惯,如学校订阅的英语报刊等,时间充裕的时候,还可以观看一些纯英文的影片等;学生可以就着这些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流利地、声情并茂地阅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学会自我欣赏、自我鼓励。这些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如家长的督促、教师的引导等,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3.利用教师的专业性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方法是最为重要的,这也需要让家长理解教师的苦心,起到辅助作用,在家指导孩子阅读。如在讲解课文What is the matter时,教师可以拿出一部分课堂时间来让学生自由朗读文章。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单词的发音方式、将自己不会读的单词用横线画出来,一些可以连读的单词用圆圈圈出来。以后在朗读課文的时候,当看到这些圈圈画画的地方时,可以反复朗读几遍,增强学生对陌生单词和连读方式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当学生基础的阅读能力过关之后,可以适当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如在遇到陌生单词、暂时不想进行查阅时,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或者重点关注主要信息,其他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这样做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坚持阅读,阅读的内容以教材课文为宜,一方面使学生更加熟悉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然后慢慢地扩展至英语报刊的阅读,这样有利于稳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4.在家校合作的背景下开发阅读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在校,教师可尽量要求图书馆购入英文读物,并鼓励学生积极借阅。但教师须注意这些读物的难易程度,不可太难读懂,否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学生在家里时,家长可以利用“一起作业网”、英语绘本等,监督学生每天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这是前面一种方式的延伸与拓展。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书籍、英语资料等。另外,教师可以专门在图书馆旁边开辟一个阅览室,以供学生在此阅读英语读物,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式进行实践运用,并且逐步纠正自己不良的阅读习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领域,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浓浓的英语阅读氛围中,陶冶学生的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总之,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式有许多,家校结合的方式是其中的一种。运用好这种方式,能够在学校、教师、家庭之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传授学生多种阅读技巧,家长加以监督,引导和督促小学生进行英语阅读,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精美的英语阅读读物,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