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报》助我重拾书法梦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罗忠文,今年五十三岁,是湖南省岳阳临湘市一位农民工。
  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我并没有放弃学习。我根据自己的爱好,走上了诗词和书法的学习道路。在寒冷的冬天,我用家里煮饭后的炭灰余温暖和冻僵的手,在酷热的盛夏,我把一床破旧的蚊帐吊在房中,在里面苦练书法,几年坚持下来,毛笔字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结婚成家生了小孩,家庭负担加重,便放棄了练习。
  2011年,我在长沙地铁2号线打工,恰逢《文萃报》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老年书法大赛,看到消息后,我兴奋不已,想参加比赛的念头开始在心头慢慢形成。于是我买来纸笔,写下了几幅书法作品,亲自送到了《文萃报》报社。尽管字写得不怎么好,但报社的编辑同志仍给了我莫大的肯定,鼓励我不要放弃学习,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从此以后,书法梦又在我心中熊熊燃烧。我在打工之余,更加发奋苦练书法,临帖、参加书法理论学习、观看展览、拜访名家,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我的书法水平有了一些提高。参加了多次比赛,还入选市级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展览,受到了专家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并加入了市书法家协会。每年年底还有销售三、四百幅春联的业绩。前两年,儿子给我在网上开了一个书法网店,获得了全国各地不少客户的订单,这些成绩的取得,我应衷心的感谢《文萃报》,是《文萃报》使我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圆了我的书法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打着“特大城市周边”概念的陵園举着“性价比高”的“大旗”“异军突起”,“坟地产”的价格日益走高,在京沪等大城市,都出现了墓地价格数倍于房价的现象。记者查阅多家殡葬企业财报后发现,这些企业的墓地销售业务多年来利润率都保持在八成左右,远超一直被诟病为“暴利”的房地产企业。“坟地产”导致的“天价墓”源于不透明。天价墓正是把用于墓地的土地卖给开发商后就坐视不管、缺乏监管造成的。  (摘自《经济参考
期刊
据美国外交学者网站近日报道,巴基斯坦空军所使用的JF-17“雷电”(中国称“枭龙”)多功能战斗机据称将采用中国制造的有源电子扫描阵雷达系统进行升级,使这种战斗机的作战能力跃升。这种战斗机由巴基斯坦航空联合体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联合制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专家胡明春说,KLJ-7A有源电子扫描阵雷达系统将大大提高JF-17的作战力。   胡明春说:“这种雷达可以追蹤数十个目标,并同时打击其中的几个。
期刊
春秋一代,晋国称霸时间最长。自晋文公称霸中原开始,即有晋襄公的续霸,后又有晋悼公的独霸,先后长达百年之久。  从历史记载来看,晋主的用人之道,其最重者,窃以为正在于其赏其罚既公且明。  晋文公重耳年少时就爱结交贤士,在外流亡19年,从者有趙衰、狐偃、先轸等贤士,还有数十位不知名的人。  及至复国,晋文公便大会群臣论功行赏。他分赏为三等,以从亡为首功,送款者次之,迎降者又次之。还下诏悬于国门:若有遗
期刊
冯梦龙在《智囊》一书中讲过假跛书生的故事。说古时苏州阊门有个金匠在集市上摆摊,有天忽然有个衣着讲究的书生跛着脚走进店里,边走边自言自语:“他妈的死县令,这么点小事就把我腿打坏,此仇不报非君子!”说完从袖中抽出一贴大片膏药,借金匠的炉火来烤化,好像要贴到伤处。等到膏药烤化后,书生说先生你看我这伤好不好治,金匠刚凑来看,书生却趁势将膏药一下贴在金匠脸上,金匠烫得难受,眼睛也被貼住,急得双手乱扯,书生不
期刊
很少人知道,除了演员身份,王刚还有一个神秘的身份——民间收藏家。  王刚的第一件藏品是一只民国时期的鸟笼。当时他只有十来岁,家住长春。有一次跟着父亲逛旧货市场,他发现那鸟笼里的青花鸟食罐很漂亮,就想连笼带罐买下来。“民国晚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段时间的藏品,在收藏界有个概念:长春货。长春曾经是伪满‘首都’,伪满垮台后,溥仪逃跑,他原先从北京故宫带来的古玩、书画流落到民间,一些散兵游勇就开始在长春街头
期刊
我自1967年读高中时爱上集邮后,一发不可收拾,已50多年了。虽历经酸甜苦辣,但更多地还是享受快乐。  购邮之乐。大凡邮票发行之日,尤其是生肖邮票发行之时,集邮公司门前,如同喜庆佳节一般人头攒动。集邮者购买新邮,如望及时雨。邮票到手,细细品赏,先睹为快,如醉如痴。  寄邮之乐。寄发原地封,制作极限片,加盖风景戳,或徒步跋涉,或乘车颠簸,不辞辛劳,有苦有乐。  觅邮之乐。为配齐一套缺票,为寻觅一枚封
期刊
收藏界的收藏品如万花筒,可谓琳琅满目。在酒行业的收藏品中,酒报的出版亦在逐年红火起来,引得集报界的酒报专题研究者乐此不彼,闻报而动。  酒报是酒文化的延伸,而搜集与研究有关酒的系列收藏品的兴趣者,则是酒字当头,时刻陶醉在酒文化的氛围之中。  我作为一名收藏报纸的爱好者,收藏酒报,完全属于“叶公好龙”式,因为我并不喜欢喝酒,但是,由于我癡迷于酒报的收藏,所以一旦知道谁有酒报转让,我总是千方百计与其进
期刊
老一辈人对冒舒湮的名字不算陌生。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的后人。抗战时期,他写的爱国戏剧《董小宛》脍炙人口。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在这之前,他是一名很有正义感的记者。1938年春节,冒舒湮应邹韬奋邀请率领记者团到延安访问,撰写文章,歌颂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被誉为“中国的斯诺”。  有见识有眼光  冒舒湮本名冒孝容(冒效庸),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是我的二姑爹。1965年,我出席全
期刊
我自1995年退休迄今23载,随着党的老有所学等方针政策不断落实,欢乐延年。入伍前只有高小文化,老来圆了大学梦。在安徽医科大函授结业,并一直参学县老年大学。为报党之大恩,以关爱后代为乐。  刚退休,县委委任我为县关工委顾问,针对电游网吧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残酷事实,我骑单车走街串巷明察暗访近半月,写出了《影响社会治安的祸源之一——电游》的调查报告,在县政协常委会上宣读引起共鸣。后来,打印报送县委、
期刊
当我们身边有一个胆小的孩子时,我们首先要看到的是他的弱小,允许他有恐惧感,而不是他应该勇敢,应该机智,应该……  女儿小的时候有一阵拒绝一个人睡。女儿告诉我,她之所以不愿意一个人睡,是因为有一次看了一部电影,里面有一个镜头:黑暗中钻出巨大的毛毛虫,当时把她吓坏了,以后她只要在黑暗中就会想那条毛毛虫。  我告诉女儿,我自己在小时侯最恐惧的是什么。我怕鬼,虽然早听人说过世界上没有鬼,可是村子里的一位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