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实效性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中地理课堂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形成因素,采取切实措施,比如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恰逢其时地引入“互联网 ”的思维,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才能提高实效性。
  【关键词】地理课堂 实效性 学生资源开发
  高中地理相对于初中而言,学和教的难度均相对较大,它会牵涉到诸多地理概念、地理理论和地理计算,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中地理课堂实效性偏低的原因分析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地理课堂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但总体上看还存在诸多问题:
  1.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得少
  地理学科组织学生活动并不容易,地理原理和地理现象往往需要实验、考察或求证,比如,大气环流、时区时间的变化、宇宙星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演绎,才能加深感知和理解。再比如地图、等高线的绘制等,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而这些实践性很强的地理学习行为耗费精力和时间,对于学习紧张的高中生而言,自然比较困难,于是,教师也就顺应这一现状,一切代劳了,这当然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2.教师本本主义泛滥,课程资源开发不够
  “互联网 ”的时代不可抗拒地影响着我们,而我们的教学思维还停留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形式上,这对于新时代的高中生而言极不公平。课程资源几乎没有得到开发,课程学习的内容绝大多数来自于现成的书本教材,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地理视野褊狭,课堂的立体纬度不够的现象。
  3.入学学情不容乐观,制约了高中阶段的学习
  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基本技能缺失,学习兴趣普遍较低。义务教育阶段从总体上看,学校对于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远远比不上其他中考科目,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地理基础薄弱的事实。
  4.人文情怀欠缺,地理教学的使命感不强
  地理教学的精髓并不在于传授地理知识,而是在引领学生习得地理技能,形成地理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没有这种使命感,地理教学就只能教教材了,否则就不能深度唤起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实效性的措施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实效性,不妨采取以下两种主要措施:
  1.教师少讲,学生多动
  “新课改下的地理教材有一个突出特点,即以结合实际的案例为载体、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带动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把地理知识学习和地理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案例应用于教学充分体现高中地理学科的应用性特点,更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迁移及学以致用的能力。”既然教材精心设计了这些案例、活动,我们就应该不折不扣地带领学生去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真切感知地理现象,形成地理观念。
  比如,在教学“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内容时,笔者为了落实教材中的“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的“活动建议”,即让学生分组实地考察城市建设和工农业规划分布情况,搜集多方面资料,并且利用智能手机拍摄了多组照片和典型视频,使学生了解了当地的河道经济、矿业发展、农田保护、交通布局等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正是因为学生充分动起来,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识,才会顺理成章地产生了诸多地理理念,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环境中某个自然要素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课堂交流也自然就异彩纷呈了。
  除此之外,学生多动还指更多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彰显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讲述地理现象,展示地理感知,交流地理观念,甚至分工梳理、讲解地理知识。学习是学习者自身的体验和创造的过程,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的学习,更何况地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2.坚守传统,不断创新
  地理教学自有其本身的规律,从地理现象的感知到地理理念的形成和地理技能的习得,总得有一个必然体验的经历过程,这一点不容更改,但是体验的形式可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大可不必囿于既有形式。“互联网 ”的时代无疑也深度影响教育。地理教学同样也要接纳互联网思维,师生合作,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巨大便利,以几何倍数的速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以,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利用网络微课、微视频及各种文档、图片等资源,不断拓展学生视野,就能形成教和学的丰富内容及手段。
  增强地理课堂的实效性的举措当然不止以上两种。我们只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地理课堂现状,寻找到其中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切实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S]. 2011.
  [2] 苏玉兰.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探析[J]. 新课程学习·中,2011(08).
  [3] 练玉平. 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处理新课改中的“新”内容[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0).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回民中学)
其他文献
患者,男,40岁,住院号47574。因多饮多尿18年,伴周身浮肿2个月于1988年12月16日入院,既往无癫痫及抽搐史。查体:T37℃,R20次/分,P84次/分BP10.0/11.4kPa神志清醒,眼睑面部水
能应邀参加“2007年广东省、市老促会理事长会议”我感到非常荣幸。广东是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省份,是出经验、出思路、出成绩、出典型的省份。广东省这几年来老区建设的几项
新课程标准对于之前的教学标准来说,教育方向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他提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的理念,课堂教学
去氨加压素(DDAVP)是一种合成的加压素,它能暂时纠正轻型血友病甲、von Willebrand病及血小板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异常.通常认为该药副作用轻微,作者报告4例2岁以下的婴幼儿
在临床用药中,为了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或弥补单一用药的局限性,或因病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患以及一病多症,都需要联合用药(合并用药),以充分发挥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美术艺术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创作的构思方面,不能再局限在旧的画风当中,必须汲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在内,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艺术
卡马西平系一线抗惊厥药,它也可用于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与狂躁症。卡马西平致精神病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顽固性癫痫患者,长期用丙戊酸钠治疗,在加用固定的卡马西平方案后
【内容摘要】教学行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落脚点在于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各有所获。文章阐述了如何有效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积极参与改错活动,充分发挥科学试卷讲评课功能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科学教学 试卷讲评 小组合作  科学试卷的讲评是考试工作的延续和深化,具有查漏补缺、系统知识、培养能力、规范答题、激发求知欲等教育教学功能。在试卷讲评中让学生做“医生”,帮“病人”(错题)找“毛病”(错
山东济南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爱迪科技在《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举办的读者评选活动中,再次获得了杂志“真情服务联盟会员单位”的殊荣,此举有力地证明了爱迪公司以科技富
郑州,也许是你深深眷恋的生身故乡,也许是你奔波漂泊的栖身之地,然而,不管是你接纳了郑州,还是郑州包容了你,每个扎根在郑州的人心中都有着一座二七塔……——题记不久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