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c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9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与写作相结合,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篇文章着重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把阅读与写作相互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普遍对语文课程中的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并不高。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对阅读和写作兴趣,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开拓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思维。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关键是要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只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阅读知识,提高写作能力[1]。例如,在《小鹿玫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学习基础上理解《小鹿玫瑰》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重要性,并把认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实现栽花种花的目的,认识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含义,真正理解到创造幸福,造福他人,自己也能幸福的真正含义。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工具,比如通过PPT课件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给学生看一段小视频,或者几幅插图,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提问,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阅读课文,得出自己的结论,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技巧和生动的语言描述能力表述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形成自主独立思考的习惯[2]。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与前提,语文课程是任课课程的基础,学好语文才能学好任课课程,而阅读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只有好读书,读好书,才能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一门必修课程,写作更是完成学业的基础。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学习更加有效,才能实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同样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实意义[3]。老师是学生的导师,小学生学习阶段,需要教师有较好的教育方式,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读写的兴趣,促使二者都能够有所提升,并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养成学生自身的习惯,成为学生自主的,自发的,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而不再仅仅把读写当做一项学习任务,就像本来是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自主的愉快的融入其中。例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老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引导,不应做出过多干涉,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学会运用学习工具,通过字典、词典查询生僻字词,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把生僻字记录下来,方便以后的学习和阅读,培养学生随手抄录优美词句的习惯,把阅读过程中自己认为优美的词组和句子摘抄记录,并细细品读,对于之后的写作大有帮助。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教学时,应抓住小学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在图书和笔记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颜色较为鲜艳,图片较多的书籍,给学生发放笔记本和钢笔,使学生养成随手摘抄的习惯。教师要组织一些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会上互相分享自己阅读的文章和自己喜欢的词句,这样不但可以增进学生的阅读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读书交流会中设置不同的环节,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如对于《寻找春天》这篇文章,不同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脑海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景,可以引导学生用文字或者用绘画表达自己想象中的风景。对于学生的自己描绘的风景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的点评,并继续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用文字表述。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也会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以阅读奠定写作基础,以生活为写作素材
   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要有机的把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在阅读的时候存放大量的写作素材,积累写作情感与技巧,认真记录,勤加学习,就能扩充学生字词以及句子的积累,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只有阅读而没有写作,就会止步不前,空洞乏味,写作是在阅读基础之上的思想的凝练与升华,广泛的阅读要能够锻炼和培养出优秀的写作能力,才是阅读是最终意义,写作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知识水平的体现,只有写作,才能更好继续阅读,不断充实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情感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写作更加真实感人,更加饱满。因此,阅读与写作应一体化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才有利于学生不断的提高[4]。
   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离不开灵感,灵感来自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灵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真正做到感知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才能得到更多的写作灵感,才能体现写作的真实性。例如,如果描述动物,就要去有动物的地方,观察它们的样子、它们的生活习惯、它们的习性,如果要描写植物,就要去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颜色,这些简单的写作素材都来自与学生的生活,教师要教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创作来自于生活,才能更好的体现生活,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才能更生动的描绘出素材本身的特点[5]。
   四、结束语
   通常人们都认为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两个环节,其实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罗甲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学周刊,2019(23):120.
   [3]王勤. 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究[A].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4]谭李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6):155.
   [5]杨军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94-95.
其他文献
如何生动上好科学课,首先教师要找好自己的定位,以不同的身份角色指导学生的学习,有时是裁判有时是作家等。关键是要能调动学生主动投入探究活动全过程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探究、
物理是一门科学型学科课程,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思维,根据学科属性和初中学生
根据农村中学学生情况, “AW” 教学法采用 “启发语”“课堂三动” 和 “课堂大容量” 对学生进行教学, 并起得很好效果, 这是现代农村中学教学改革中的一大进步.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平均收入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人们也渐渐注重生活的品质,对于房屋建筑也有了更多的要求.房屋建筑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房屋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
信息技术介入幼儿园教学已成为常态化模式,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效果,能直观清晰、灵活有效地吸引着幼儿的兴趣,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及表现的欲望。在班级常规的建
经典书籍, 是人们智慧和经验的沉淀, 学生畅游经典,能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给予师生的心灵慰藉和人生的思考.
区域性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幼儿生命成长的重要舞台.由于区域性活动充分释放幼儿的内在活动,安全元素至关重要,因此借助这一契机,将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融入其中,让
初中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对于刚步入青春期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亟待开发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从语文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思想将会对其人生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重视语文教
提出了集教学、 实训、 考核、 技能鉴定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一系列电梯教学实训装置, 解决了中等职业学校电梯技术实训设备单一、 实训存在危险、 实训设备不能拆解、 电梯相关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于2016年11月26日上午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姜永茂社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王旌主任、蚌埠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