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监控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针对性的概念。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监控,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教师和学生的自尊,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无痕监控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监控,它要求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课堂教学以外,巧思妙设,诲人无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 无痕监控
现在,教师们时常抱怨学生难教、师生关系仿如水火,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监控理念和方法上的落后,使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呼唤视而不见,不能做到用超凡的魅力感染人,用包容的心灵体悟人,用艺术的手段引导人。
实现无痕监控的理想境界,除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外,还要求老师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润物无声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时,学生也就学得无精打采,而当他们能够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见解、大声争论时,即使不发言的学生也会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这时的课堂,根本不需要教师挖空心思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然而然会在高昂的情绪中保持欢快、热烈的气氛。此时,老师的职责是把握论题的方向、引导争论的深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切实达到。
我的教学案例:《长方体的表面积》。
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我组织学生练习这样的一题: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长5米,宽5米,高10米,这个木箱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出示题目后,学生开始交流,有同学马上举手了。
接着,学生列出了(5×5 5×10 5×10)×2、5×5×2 5×10×2 5×10×2、(5×5 5×10×2)×2等不同的算式,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正当我要鸣金收兵时,一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5×10。”
这时,很多学生开始轻声地争论,有同学马上举起了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说:“长×宽×高,是表面积的公式吗?你肯定错了。”
“我没弄错!我求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学生大声地争辩。
那时的我也有点疑惑。但是,尽管不解,我还是坚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表述”的原则,那是对学生的尊重。我让这个同学说说自己的观点。
“行!”他很自信地拿了一个长方体学具,边指边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面积是5×10,可以看成2个5×5,4个侧面就是8个5×5,上下两个底面是2个5×5,这样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10个5×5,即5×5×10。”
听了他的回答,我继续组织学生讨论,进而展开各抒已见的争辩。因为在辩驳观点的过程中,能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活力和灵气。在热烈的气氛中,老师轻松,学生自主。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的热情在升温,学生的创新潜能在碰撞中闪现火花,学生的思想在开放中得以放飞。
最后,我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原来他是通过转化来思考的,他的列式不但没错,而且还很有新意!”作为一名老师,我懂得:应该在这样的时刻,及时给予他肯定和鼓励,以呵护他萌芽的创新意识。顿时,教室里,学生的掌声如雷,很多同学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的脸上也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课后,我反得琢磨着这个教学片断,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预设,封闭,机械,单调和沉闷的气氛,要善于跳出自己设置的框框教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给学生创设一个润物无声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欣赏。
二、均衡平等的参与机会
实现无痕监控的理想境界,不但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润物无声的课堂环境,而且要求其尽量为学生提供广泛充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从而把可能出现的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记得那天教学“5以内的减法”,随着鼠标轻轻地一按,美丽的画面和着明快的音乐一下子跳跃出来,接着画面上演示了小刺猬卷走苹果的情景,憨态可掬的小刺猬逗得孩子们一个个笑嘻嘻的。“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能提出问题吗?”亲切的提问把孩子们的思绪拉回到数学问题中,“有5只苹果,小刺猬卷走了2只,还剩几只?”这个问题,你们能列算式吗?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了,看来这个问题对孩子们来说太拿手了。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自然把教学重点落在了算法上,“5-2=,你是怎样想的?可以自己想,也可以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我一抛出问题,有的孩子就自个儿在静静地思考,有的孩子就投入了热烈的讨论中,各抒已见,这时我就是一个最安静的听众了。反馈汇报时的场景尤为热闹,真可谓不拘一格。一个孩子得意地说:“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剩下的1、2、3、3个嘛。”另一个孩子争辩了:“那如果没有图画怎么看呀,我和他想得不一样,5个滚走一个是4个,再滚走一个是3个,5、4、3嘛。“接着,又有一个腼腆的小姑娘回答说:“我可以用手指算。”“哦,那是小宝宝的办法。”旁边的小男孩忍不住插话了,还撇撇嘴,一脸的不屑。当我请他回答时,他胸有成竹地说:“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声音又脆又响亮,那个小姑娘也灵机一动,又补充说:“我还有办法,因为老师教过3 2=5,所以,反过来就是5-2=3。”这不,不等我支招,算法多样化和更优化就在孩子们不甘示弱的表现中凸显出来了。短短的课堂一瞥,让我看到了生动的课堂景观,孩子们的出彩,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让出必要的时间,让孩子们精彩。”
要使学生广泛深入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再好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没有变化,时间长了也会变得乏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适时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如变学生独立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便可以使课堂气氛由“冷”变“热”。
三、张驰有致的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要性的教学变化形式。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掌握适当的节奏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学节奏过快,单位时间里的信息量过大,学生无法展开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所讲内容;若节奏过慢,过于单调,难以稳定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松弛,甚至会使学生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无法集中精神或“昏昏欲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节奏艺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教学向预定目标前进。
四、结束语
教育同世间其他一切活动一样,以“无痕”为行动的理想境界,因此,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监控也应该是无痕监控。它富于美感,蕴涵创造,充满暗示;它通过营造润物无声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泛充分的参与机会、谱就张弛有致的教学节奏等方式来实现;让学生感觉到不是置身于窒闷梏人的“教规”下,而是徜佯于人性关怀的呵护中,智慧因学习而丰沛,生命因监控而充盈。
参考文献:
[1]王莉莉.从后现代主义视角重构师生关系[J].教育导刊,2003,(05).
[2]关文信.课堂教学监控的生态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3,(06).
[3]陈亚明.小学数学教学叙事研究.宁波出版社出版,2007,2.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 无痕监控
现在,教师们时常抱怨学生难教、师生关系仿如水火,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监控理念和方法上的落后,使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呼唤视而不见,不能做到用超凡的魅力感染人,用包容的心灵体悟人,用艺术的手段引导人。
实现无痕监控的理想境界,除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外,还要求老师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润物无声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沉闷时,学生也就学得无精打采,而当他们能够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见解、大声争论时,即使不发言的学生也会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这时的课堂,根本不需要教师挖空心思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自然而然会在高昂的情绪中保持欢快、热烈的气氛。此时,老师的职责是把握论题的方向、引导争论的深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切实达到。
我的教学案例:《长方体的表面积》。
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我组织学生练习这样的一题: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长5米,宽5米,高10米,这个木箱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出示题目后,学生开始交流,有同学马上举手了。
接着,学生列出了(5×5 5×10 5×10)×2、5×5×2 5×10×2 5×10×2、(5×5 5×10×2)×2等不同的算式,我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正当我要鸣金收兵时,一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5×5×10。”
这时,很多学生开始轻声地争论,有同学马上举起了手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说:“长×宽×高,是表面积的公式吗?你肯定错了。”
“我没弄错!我求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学生大声地争辩。
那时的我也有点疑惑。但是,尽管不解,我还是坚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表述”的原则,那是对学生的尊重。我让这个同学说说自己的观点。
“行!”他很自信地拿了一个长方体学具,边指边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面积是5×10,可以看成2个5×5,4个侧面就是8个5×5,上下两个底面是2个5×5,这样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10个5×5,即5×5×10。”
听了他的回答,我继续组织学生讨论,进而展开各抒已见的争辩。因为在辩驳观点的过程中,能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现活力和灵气。在热烈的气氛中,老师轻松,学生自主。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的热情在升温,学生的创新潜能在碰撞中闪现火花,学生的思想在开放中得以放飞。
最后,我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原来他是通过转化来思考的,他的列式不但没错,而且还很有新意!”作为一名老师,我懂得:应该在这样的时刻,及时给予他肯定和鼓励,以呵护他萌芽的创新意识。顿时,教室里,学生的掌声如雷,很多同学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的脸上也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课后,我反得琢磨着这个教学片断,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预设,封闭,机械,单调和沉闷的气氛,要善于跳出自己设置的框框教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给学生创设一个润物无声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猜测,大胆设想,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欣赏。
二、均衡平等的参与机会
实现无痕监控的理想境界,不但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润物无声的课堂环境,而且要求其尽量为学生提供广泛充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从而把可能出现的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记得那天教学“5以内的减法”,随着鼠标轻轻地一按,美丽的画面和着明快的音乐一下子跳跃出来,接着画面上演示了小刺猬卷走苹果的情景,憨态可掬的小刺猬逗得孩子们一个个笑嘻嘻的。“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能提出问题吗?”亲切的提问把孩子们的思绪拉回到数学问题中,“有5只苹果,小刺猬卷走了2只,还剩几只?”这个问题,你们能列算式吗?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就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了,看来这个问题对孩子们来说太拿手了。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自然把教学重点落在了算法上,“5-2=,你是怎样想的?可以自己想,也可以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我一抛出问题,有的孩子就自个儿在静静地思考,有的孩子就投入了热烈的讨论中,各抒已见,这时我就是一个最安静的听众了。反馈汇报时的场景尤为热闹,真可谓不拘一格。一个孩子得意地说:“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剩下的1、2、3、3个嘛。”另一个孩子争辩了:“那如果没有图画怎么看呀,我和他想得不一样,5个滚走一个是4个,再滚走一个是3个,5、4、3嘛。“接着,又有一个腼腆的小姑娘回答说:“我可以用手指算。”“哦,那是小宝宝的办法。”旁边的小男孩忍不住插话了,还撇撇嘴,一脸的不屑。当我请他回答时,他胸有成竹地说:“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声音又脆又响亮,那个小姑娘也灵机一动,又补充说:“我还有办法,因为老师教过3 2=5,所以,反过来就是5-2=3。”这不,不等我支招,算法多样化和更优化就在孩子们不甘示弱的表现中凸显出来了。短短的课堂一瞥,让我看到了生动的课堂景观,孩子们的出彩,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让出必要的时间,让孩子们精彩。”
要使学生广泛深入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再好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没有变化,时间长了也会变得乏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适时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如变学生独立学习为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便可以使课堂气氛由“冷”变“热”。
三、张驰有致的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要性的教学变化形式。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掌握适当的节奏是很重要的。如果教学节奏过快,单位时间里的信息量过大,学生无法展开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所讲内容;若节奏过慢,过于单调,难以稳定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松弛,甚至会使学生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无法集中精神或“昏昏欲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节奏艺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教学向预定目标前进。
四、结束语
教育同世间其他一切活动一样,以“无痕”为行动的理想境界,因此,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监控也应该是无痕监控。它富于美感,蕴涵创造,充满暗示;它通过营造润物无声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广泛充分的参与机会、谱就张弛有致的教学节奏等方式来实现;让学生感觉到不是置身于窒闷梏人的“教规”下,而是徜佯于人性关怀的呵护中,智慧因学习而丰沛,生命因监控而充盈。
参考文献:
[1]王莉莉.从后现代主义视角重构师生关系[J].教育导刊,2003,(05).
[2]关文信.课堂教学监控的生态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3,(06).
[3]陈亚明.小学数学教学叙事研究.宁波出版社出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