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系统在牙周炎患者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牙周炎患者应用不同种植系统修复后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及龈沟液成分差异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德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牙体种植术治疗的牙周炎患者66例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士卓曼组(31例,46颗患牙)、奥齿泰组(16例,27颗患牙)、威高组(19例,21颗患牙),分别植入士卓曼种植体、奥齿泰种植体、威高种植体.观察种植前、种植后1、3、6个月各组改良菌斑指数(m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骨吸收量及龈沟液中白介素1 β(IL-1 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3组牙体种植患者术后12个月的种植体留存率为100%(94/9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三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mPLI、SBI、PD、边缘骨吸收、IL-1 p、IL-6、IL-8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明显改变;组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三组患者mPLI、SBI、PD、边缘骨吸收、IL-1 β、IL-6、IL-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LI、SBI、PD、边缘骨吸收、IL-1 β、IL-6、IL-8的时间效应和组间效应有交互效应,三组患者mPLI、SBI、PD、边缘骨吸收、IL-1 p、IL-6、IL-8随时间变化而升高,且种植后3、6个月士卓曼组mPLI、SBI、PD、边缘骨吸收、IL-1β、IL-6、IL-8较另两组明显低(P<0.05).结论:士卓曼种植体、奥齿泰种植体、威高种植体3种种植系统在牙周炎治疗中成活率均较高,士卓曼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龈沟液标志物水平较后两者低,士卓曼种植体的长期种植稳定性可能更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例乳前牙反(牙合)病人,年龄3~5岁(平均月龄40.75月).应用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治疗成功率、反(牙合)解除的平均治疗时间、矫治器脱落率、正畸钢丝形变以及病人软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成功治疗12例病人;反(牙合)解除的平均时间为11.33 w;矫治器粘接固位良好,发生矫治器脱落1例;病人均未出现正畸钢丝形变及软组织损伤情况.结论 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可成功治疗乳前牙反(牙合)
微血管化骨组织移植是颌骨肿瘤切除后颌骨重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传统游离骨肌皮瓣移植虽然即刻重建了颌骨,但需要6~18个月后才能完成牙列修复.牙列缺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随着“4P”医学时代的到来,对于手术的可预测性和个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jaw-in-a-day)是目前完整颌骨重建的最高水平,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即在虚拟手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参数设置的激光联合氟化物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患者,270颗面磨耗导致牙本质敏感症的患牙,随机分为:Nd∶YAG激光治疗(A组)、Er∶YAG激光治疗(B组)和多乐氟组(C组),根据激光输出功率不同分为低功率组(A1、A2、B1、B2组),高功率组(A3、A4、B3、B4组),其中A2,A4、B2,B4组为激光与多乐氟联用.采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其在治疗前、治疗后5min、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牙齿敏感程
目的 探讨种植体支抗压低过长后牙在老年对颌牙缺失患者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口腔科使用种植体支抗压低过长后牙的患者60例60颗牙,所有患者均使用种植体支抗压低过长的后牙,观察正畸矫治后的效果、压低伸长牙的压低量以及根尖吸收情况.结果 60颗后牙的正畸压低效果均较好,有49例患者完成了种植修复,其中有2名患者还未结束正畸压低,有5枚种植体支抗在后牙的压入移动完成之前发生松动脱落.治疗前伸长磨牙到腭平面的垂直距离是(27.53±1.77) mm,治疗后的垂直距离是(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牙槽骨骨组织破坏与牙周膜VEGF-A165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11例单纯慢性牙周炎(CP)和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牙周患者(COPD+CP)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2组拔牙病例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制备条件培养基诱导破骨细胞(Trap+MNCs),提取RNA、逆转录及realtime PCR,检测病变牙周膜细胞中VEGF-A165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对应的破骨细胞诱导效率,并采用Pera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估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COPD+CP组比CP组表达更高的VEGF-A1
纤维桩桩核冠修复是临床上用于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常用方法.但是在桩遭预备过程中,多种因素可能会破坏患牙根尖部的封闭性及影响后续纤维桩粘接强度,从而影响患牙预后.其中对于桩道预备的时机是具有较多争议的话题之一.本文拟对纤维桩桩核冠修复中桩道预备时机的选择,及其对根尖封闭性和纤维桩粘接强度等影响进行综述.
目的 比较Reciproc、Reciproc Blue和Protaper 3种机用镍钛器械在弯曲根管中成形能力的差异,为临床器械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透明树脂弯曲根管30个,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Reciproc(R组)、Reciproc Blue(RB组)和Protaper(P组)机用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记录预备前后根管形态的图像.使用Imagepro Plus6软件测量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和工作长度的变化,计算根管偏移程度.结果 预备后RB组和R组的根管弯曲度变化显著小于P组(P<0.05);工作长
目的 采用数字化印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两种边缘长度的护齿器,并对上述两种护齿器在专业运动员中的使用稳定性与佩戴舒适度进行评价.方法 共纳入40名女子曲棍球职业/半职业运动员,均为恒牙列,牙周情况良好,张口度正常.检查记录口内基本情况后制取印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使用3Shape D2000扫描仪(3Shape,丹麦)扫描模型,采用3Shape Dental System设计软件(3Shape,丹麦)设计两种不同腭侧边缘的护齿器,边缘长度分别为2 mm (MG1)与5 mm (MG2),压膜法制作两组护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锥束CT和曲面体层摄影在牛牙症诊断中的准确性并初步探索牛牙症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需要拔除磨牙的65名患者,年龄在25到60岁之间,共拔除40颗上颌磨牙,47颗下颌磨牙,在拔牙前分别拍摄曲面体层摄影和锥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分析曲面体层摄影和锥束CT的牛牙症指数,最终与体外测量的离体牙牛牙症指数对比,以接近离体牙牛牙症指数的影像学方法作为更准确的诊断方法.随机抽取122名15~19岁青少年的CBCT测量磨
目的:本研究通过延长颏下动脉穿支皮瓣(subment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SMAPF)血管蒂的3种方法修复口腔颌面部距供区较远的缺损,并对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就诊并收治,行同侧颏下动脉穿支皮瓣手术修复口腔及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15个病例.术中通过精细解剖并依次切断颏下动脉进入下颌舌骨肌的穿支、下颌下腺的穿支及切断下颌舌骨肌神经,记录利用上述3种方式行穿支皮瓣血管蒂延长术前后差值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