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的调查研究

来源 :医学与哲学: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研究生对《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实施路径及教学模式的认知及需求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应针对不同类型专业开设医学研究生人文课程;分单元开设讲座是目前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最为可行的实施路径,而开设系列课程则是其发展趋势;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要实现课程体系系统化与课程内容重点化的统一;由案例引导理论知识的系统化课程是医学研究生人文教育授课形式的改革方向;"医学知识背景"是医学研究生人文课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
其他文献
【正】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中叶,当时朝野上下有志之士,从忧国忧民角度出发,纷纷提出改革弊政和加强封建法制的建议与要求。在主张改革洪流中,司马光、王安石都跑在前面。司马
【正】 张说与宇文融之争是唐玄宗时期政争的一桩重要公案.这两个人都深受玄宗的信任和赏识,分别主持了兵制改革、检括田户等重要工作,因此,深入探究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和玄
【正】 当前,我国新科技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方兴未艾。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
1 新诗运动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意象化运动,形象化运动和新时期诗潮。这三个阶段,大体上又吻合了现代美学的三次浪潮:第一次偏重于个性意识和忧患意识,第二次偏重于整体意
【正】 主体即具有思维能力、赋有意识和意志的人;客体即外界的事物,主体的认识和实践的对象。通过认识和实践,主体与客体发生了联系,建立起各种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具体关系。
【正】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已为多数同志所认识。但是,在一些同志中却产生了一种偏见,似乎只有自然科学和
【正】 张尚水同志在《关于专名》(见《逻辑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一文中对专名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读后很受启发。但是,张尚水同志认为专
医学研究生作为未来医疗保健服务和医学研究的高端人才,其人文素质不仅影响其个人专业的发展,而且关乎医学人文品格的复归,关乎我国医学科学能否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此,此次
【正】 李泽厚的美学观点是我国美学理论界的一个重要派别,具有广泛的影响。不少人把它誉为马克思主义美学,肯定它所阐述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在美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有的
2014年6月在墨西哥城重启了国际科研伦理论坛(global forum on bioethics in research ,GFBR)卫星会议,此次会议确定了GFBR可以就目前国际科研伦理的提案和争议在哪些领域发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