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放疗结合瘢痕敌外贴的“三联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24h内开始浅层X线放疗,照射剂量每次2Gy,隔日1次,共计10次,创面愈合后1周,再使用瘢痕敌外贴4个月,平均随访1.5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8例瘢痕疙瘩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随访,其中治愈130例,显效38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38%。结论:手术、放疗结合瘢痕敌外贴的“三联疗法”是治疗瘢痕疙瘩的一种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的方法。
  [关键词]手术;放疗;瘢痕敌;瘢痕疙瘩
  [中图分类号]R3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4—0535—02
  
  瘢痕疙瘩(keloid)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一大难题,现有治疗方法虽多,但单一方法治疗均有疗效欠佳且复发率高等不足。2002年6月~2005年6月,我们采用手术、放疗结合瘢痕敌外贴的“三联疗法”治疗瘢痕疙瘩患者17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78例患者,其中男102例,女76例,年龄16~52岁,平均为28.9岁,病程1~8年,平均为1.6年。发病原因:手术切口44例,烧烫伤54例,毛囊炎感染18例,挫裂外伤34例,不明原因28例。皮损部位:前胸58例,肩背62例,四肢32例,耳垂26例。
  
  2 治疗方法
  
  常规清洁皮肤,局麻后沿边缘将瘢痕疙瘩完全切除,适当分离周围组织(使用锐性分离,尽量减少组织的损伤)后直接拉拢对位缝合,紧张部位和较宽的瘢痕疙瘩则采用转移邻近皮瓣切除法,做到切除瘢痕组织的同时使切口达到基本无张力缝合,如缝合后张力大可刺激纤维组织形成,使瘢痕疙瘩复发的可能性加大。
  于手术后24h内开始第1次照射。选择浅层X射线照射,放射野包括手术切口边缘周围宽1cm的正常组织,照射剂量每次2Gy,隔日1次,共计10次。放疗结束,创面愈合后1周,将瘢痕敌(cica-Care,施乐辉医用产品上海公司)按创面大小剪成适当尺寸(应比创面稍大)贴于创面上,轻压使其平整,肢体、颈部同时应用压力套加压,使用时间为:第1~2天粘贴4h,第3~4天贴8h,第5天贴10h,以后每隔1天递增2h,直至第12天后持续粘贴24h,连续使用4个月。疗程结束后随访1~2年,平均为1.5年。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痛痒症状消失,皮损全部变平,1年后无复发;显效:痛痒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皮损有60%~70%变软变平,1年后无复发;进步:瘢痕进行性生长停止或减慢,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瘢痕较前无明显缩小或有增大,痛痒症状有所减轻或无变化,或已达到有效标准,但1年内又复发。总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
  
  4 结果
  
  4.1 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和随访,178例患者,治愈130例(占73.03%),显效38例(占21.35%),进步6例(占3.37%),无效4例(占2.25%),总有效率94.38%。
  4.2 不良反应:放疗中有2例患者照射部位皮肤发红,1例切口愈合延迟,经减少照射剂量、延长照射间隔及对症治疗后恢复。在瘢痕敌外贴过程中有2例粘贴部位出现少量红疹,我们暂停使用或减少粘贴时间,待红疹消退后继续使用。
  
  5 讨论
  
  瘢痕疙瘩是皮肤伤口或皮损愈合后形成的一种过度增生的异常瘢痕组织,主要是由于损伤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所致。临床表现为皮肤局部突起的瘢痕伴奇痒、疼痛等不适,且向周边正常皮肤不断扩大,无自限性,也不发生退行性变化,暴露部位影响患者的美观,甚至影响其功能。
  瘢痕疙瘩以往的治疗方法复发率极高。如:局部激素注射副作用较大,且瘢痕疙瘩质地坚韧,药物难以渗透入内;单纯冷冻的复发率达70%左右;电离辐射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的合成和沉积,故放射治疗可用来治疗瘢痕疙瘩,但单纯放疗失败率高达63%~100%,主要是因为已形成的瘢痕疙瘩内主要成分为成熟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对射线不敏感;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也高达55%~100%。因此,目前瘢痕疙瘩多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其中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射治疗的“二联疗法”已成为目前瘢痕疙瘩治疗的主要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疗效。吴信峰报道70例前胸瘢痕疙瘩手术切除结合浅层X线放疗的总有效率为80%;温本对85例瘢痕疙瘩手术治疗后3天内行X线放疗,有效率为89%。
  本组病例采用手术、放疗结合瘢痕敌外贴的“三联疗法”,总有效率达94.38%,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我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术中尽可能做到无损伤性切除、无张力性缝合,避免滑石粉等异物沾染,避免血肿、死腔、感染等可能刺激瘢痕异常增生的因素出现;②术后24h内即开始给予浅层X线照射,此时切口处为幼稚成纤维细胞和不稳定的胶原纤维,且增生活跃,对放射线相对敏感,同时X线可抑制切口处毛细血管芽的增生和炎症细胞的趋化,减少炎症介质的分泌,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及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合成;③我们采用了小剂量多次浅层X线的放疗方法,既可使照射总量达到20Gy,可充分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沉积,又避免了单次大剂量或深层X线照射引起的诸多副反应;④瘢痕敌是一种透明、柔软的硅胶片,粘贴后可使放疗结束已愈合的创面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压力及氧气量,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过度增生,同时使创面表面的水分蒸发量下降,瘢痕组织的水化作用增加,促使瘢痕尽早成熟软化,避免瘢痕异常增殖瘤化。
  本组病例出现较小副反应。但仍需注意下列事项:①放疗中应严格掌握放射剂量及强度,注意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投照眼部、胸腺、性腺及儿童;②瘢痕敌外贴不宜过早,创面未愈合或刚愈合时,表皮较薄,易起水疱甚至溃破,应在创面完全愈合后1周使用为宜。
  综上所述,手术、放疗结合瘢痕敌外贴的“三联疗法”是治疗瘢痕疙瘩的一种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寻求一种快捷的包含不同种类真实螺纹种植体的颌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利用Pro/E三维制图软件绘制种植体和颌骨骨块三维模型,利用Pro/B的自适应装配功能建立可自适应改变的种植体骨块三维模型,利用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专用软件与Pro/E的无缝接口功能,进行单元划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包含不同种类螺纹种植体的颌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利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全上唇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自2002年9月起,我科共收治各种原因造成的全上唇皮肤缺损患者73例,分别应用皮片游离移植、鼻唇沟局部皮瓣转移、额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头皮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上臂管形皮瓣和向上臂延伸的肩胛皮瓣转移修复。结果:73例中有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为扩张器注水过程中出现扩张器渗露,余5例为皮瓣转移术后出现皮瓣血运障碍,其中,鼻唇沟局部皮瓣出现血运障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联合TCI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用于隆乳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隆乳术的患者60例。在切皮前静脉输注咪唑安定0.05mg/kg,瑞芬太尼1μg/k
黄瘤病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性皮肤病,是潜在性高血脂的一种皮肤表现,其中扁平黄瘤以皮肤橘黄色或棕红色斑片为主要表现,不能自行消退,发生于眼睑及颈部的扁平黄瘤严重影响患者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入院时评估患者的饮食控制情况,加强营养管理,做好饮食和自我监护等有关知识的健康
[摘要]目的:对改进的包皮环切术中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采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术前依据阴茎完全勃起的长度准确计算去皮量,采用分层包皮环切术。结果:97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6个月,其中2例勃起后感觉包皮略紧,但勃起长度不变,1例自认为疲软状态下包皮略长,勃起后长短合适,其他94例对外形满意,性生活满意。结论:改进后的分层包皮环切术,麻醉简便,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外
目的:探讨bFGF对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活性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吸的脂肪组织进行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加入生长因子bFGF 10ng/ml,用MTT法观察人前脂肪细胞生长
腹股沟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高达1.32%,自1999年至2006年9月我们采用沿下腹壁腹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00例,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00例,男982例,女18例,年龄2月~4岁,平均2.3岁。其中腹股沟型110例,阴囊型691例,难复性疝73例。    1.2 手术方法:仰卧位,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加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
我院于2002年以来对传统的包皮环切术进行了改进,采用保留包皮浅筋膜法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150例,疗效理想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50例,年龄9-45岁。其中包皮过长130例,包茎20例,包茎患者中有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包皮粘连。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常规碘伏消毒。2%利多卡因阴茎根部神经阻滞麻醉。在阴茎自然状态下,测量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