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f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股沟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率高达1.32%,自1999年至2006年9月我们采用沿下腹壁腹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00例,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00例,男982例,女18例,年龄2月~4岁,平均2.3岁。其中腹股沟型110例,阴囊型691例,难复性疝73例。
  
  1.2 手术方法:仰卧位,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加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选取患侧耻骨结节外上方,相当于腹股沟内环口下方,沿腹横纹切开跃约1cm横行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至外环口下方,直视下提起外环,在精索的前内侧打开精索外筋膜,钝性分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壁,剪开疝囊,将整个疝囊壁剥离至颈部,高位结扎,切除全部疝囊壁。如疝囊较大,广泛剥离疝囊壁,易损伤精索血管致术后出血或睾丸萎缩,可在近端离断,然后分离近端至疝囊颈部,高位结扎。5-0无损伤线缝合皮下、皮肤切口,无菌敷料覆盖即可。
  
  1.3 结果:我们采用此术式治疗的全部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4天。远期随访:无1例复发,腹壁切口位腹横纹上依稀可见切口瘢痕,趋于自然腹壁横纹。
  
  2 讨论
  
  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腹股沟斜疝占腹股沟疝的95%以上。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生是腹膜鞘状突未闭所导致,患儿年龄在2个月以上者,自愈机会很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疝内容物逐渐增加,可发生嵌顿、绞窄:一旦发生嵌顿,不仅累及肠管或卵巢、输卵管,还可造成睾丸萎缩。目前国内外公认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传统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切口,在腹股沟韧带上方的斜行切口,一般长度在4~6cm,切口较长,而且斜行切口破坏了正常腹壁皮纹走行,切断与腹横纹相平行的皮肤弹力纤维,术后切口瘢痕明显,给患儿以后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影响。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手术切口美容美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尝试应用下腹壁腹横纹微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术后切口美容美观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此该术式治疗效果良好、住院时间缩短,切口微创,长期随访切口趋于腹壁自然横纹。我们该术式具有上述优越性的主要原因是:①切口小,仅有1cm,对患儿损伤小,术后切口瘢痕小,利于伤口愈合,不易产生明显切口瘢痕;②切口美观,此切口正好在郎格氏皮肤纹理线上,不切断与皮肤腹横纹相平行的皮肤弹力纤维,切口张力小,不分裂,术后切口愈合平整,瘢痕小且隐蔽,易为患儿及家长所接受;③切开的组织层次少,分离范围少,不需要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减少了对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的手术因素,对预防疝的复发有一定的意义。另外,该术式由于切口小,对于嵌顿疝、滑动性疝和复发疝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这些病例应慎重,要根据手术中具体情况来抉择,必要时适当扩大切口,以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减少并发症。
  总之,与传统的手术方法比较,下腹横纹微小手术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无需特殊处理、腹壁切口隐蔽等优点,备受患儿家长欢迎,是一种适宜推广的微创美容术式。
其他文献
位于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来源于神经嵴,是人体色素系统中色素合成的基础。黑素在黑素细胞中合成后,构成成熟的黑素小体,黑素小体被进一步转运到角质化细胞,最终随着角质化细胞的脱落而被降解。色素紊乱性疾病的发生和其中很多环节密切相关,研究证明黑素小体的异常转运会导致严重的色素性疾病的发生。    1黑素小体在黑素细胞内的运输    1.1运输机制:一旦黑素在黑素细胞中被合成,黑素小体就开始沿着树突从核周向
期刊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1997年引进我国后曾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隆乳、面部凹陷充填等手术,近年报道其应用的并发症及投诉逐渐增多,2006年4月被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叫停禁用,本科从2
期刊
[摘要]目的:寻求一种快捷的包含不同种类真实螺纹种植体的颌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利用Pro/E三维制图软件绘制种植体和颌骨骨块三维模型,利用Pro/B的自适应装配功能建立可自适应改变的种植体骨块三维模型,利用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专用软件与Pro/E的无缝接口功能,进行单元划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了包含不同种类螺纹种植体的颌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利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全上唇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自2002年9月起,我科共收治各种原因造成的全上唇皮肤缺损患者73例,分别应用皮片游离移植、鼻唇沟局部皮瓣转移、额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头皮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上臂管形皮瓣和向上臂延伸的肩胛皮瓣转移修复。结果:73例中有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为扩张器注水过程中出现扩张器渗露,余5例为皮瓣转移术后出现皮瓣血运障碍,其中,鼻唇沟局部皮瓣出现血运障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联合TCI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用于隆乳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隆乳术的患者60例。在切皮前静脉输注咪唑安定0.05mg/kg,瑞芬太尼1μg/k
黄瘤病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性皮肤病,是潜在性高血脂的一种皮肤表现,其中扁平黄瘤以皮肤橘黄色或棕红色斑片为主要表现,不能自行消退,发生于眼睑及颈部的扁平黄瘤严重影响患者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入院时评估患者的饮食控制情况,加强营养管理,做好饮食和自我监护等有关知识的健康
[摘要]目的:对改进的包皮环切术中麻醉方法、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采用阴茎背神经阻滞麻醉,术前依据阴茎完全勃起的长度准确计算去皮量,采用分层包皮环切术。结果:97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6个月,其中2例勃起后感觉包皮略紧,但勃起长度不变,1例自认为疲软状态下包皮略长,勃起后长短合适,其他94例对外形满意,性生活满意。结论:改进后的分层包皮环切术,麻醉简便,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外
目的:探讨bFGF对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活性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吸的脂肪组织进行前脂肪细胞的原代培养,加入生长因子bFGF 10ng/ml,用MTT法观察人前脂肪细胞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