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校园环境布置 发挥隐形教育力量

来源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有一种"隐形"的教育作用,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情趣、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师生应共同参与,营造一个有主题、有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积极向上、灵活多变、细节精美的校园环境,使这种"隐形教育"发挥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
其他文献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维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重大
通过开展多样化学生活动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在评价改革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
据2009年10月15日《新民晚报》援引新华社10月15日报道的联合国的一份环境报告称,海洋生物吸收和固定的温室气体量约占全球生物吸收和固定的总量的一半,约合16.5亿吨二氧化碳,状
儿童画来源于画眼中的世界,而画出的却是心中的世界,怎样学会表达心中的世界呢?一要顺应孩子的心理特征,引导孩子找到绘画的规律,自由自在的表达心中的世界。二要抓住创造思
本文介绍了环境伦理学的几个学派及其影响,分析了动物福利观念在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的反映,提出了生物学教学中要正视动物福利问题。
三年来,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以教改实验基地校为主,进行了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初步形成了师生和谐探究的教学模式,即时事演讲——提出问题——探究释
合作教学论认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资源,强调所有动态因素之间互动合作,即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和生生互动合作。学生的大脑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期刊
在大力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的执法中,创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谐校园并非是“你好我好”的一团和气,也不是搁置问题,掩盖矛盾的“虚假和谐”。和谐校园是由学生、教师
在某些教师眼中,后进生是无可救药又不可雕凿的朽木,由于持有这种偏见,往往会使他们的教学工作步入一种无可奈何而尴尬的局面。本文从"差生"角度出发,通过教师的努力让"差生"不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