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在中国边疆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边疆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775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关注,边疆问题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新一轮的中国边疆学理论构筑热潮已经开启。中国边疆学是一门研究中国边疆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中国边疆学理论体系的构筑需要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行融合,以解决中国边疆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同时构筑自身具有显著特征的边疆学科理论体系。本文从经济学研究基本范式出发,指出当前应用中
其他文献
《亚非研究》(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创刊于2007年,是由原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主办的学术性、专业性集刊。经过多年发展,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帮助下
自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马六甲以来,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东南亚广袤的土地和海域中接踵登场。这些国家各自的发展略有差异,但相同的利益追求使他们之间难
为了实现对全中国的有效统治,加强满汉官员的合作和沟通,清王朝分派进士中的精英——庶吉士学习清书。清代从首榜进士(顺治三年丙戌科)分派庶吉士习清书。顺治康熙年间大半的
清代,汉藏两地的文化关系并非一种单向的文化灌输,而是两者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而贡赐物品交流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单纯的物物交换,还涉及归属不同地域的两种文化
方国瑜先生是一代滇史拓荒大家,对西南民族史研究贡献巨大。1936年回乡任教之后就着手搜集傣族史料,1943年出版《滇西边区考察记》,1958年出版《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
威远是滇南要冲,盐是该地重要的区域资源。盐井归公,直接导致了威远同知刘洪度被戕,后来中央和地方关于刘截然不同的评价,展现了国家与地方不同的考量和立场。盐井职官制度的
南书房是清代特有的非正式机构,从康熙帝设立,存续至宣统帝逊位。清高宗在位的60年是南书房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梳理清高宗钦选南书房翰林入值情况,探讨乾隆朝南书房翰林的
瘴字来源于障,瘴气最早写为障气。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之所以推行土司制度,是因为受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一是高山、大川的阻隔,二是瘴气
清同治年间,四川总督骆秉章为祖坟禁步事与广东巡抚郭嵩焘发生了争执,其中涉及的一些细节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坟墓与南山地开发、人们的风水与宗族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
韩边外和“间岛”是晚清中朝两国贫苦农民冲破清朝的封禁政策,在东北地区开辟出的新移民区。韩边外指松花江上游山东移民聚居区,其中心区域就是后来的桦甸县,而“间岛”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