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我被套住了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hinro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被套住了
  
  在整个事件中,最不激烈的可能就是王虎,然而他又是通软最核心的人物。
  锁定国际化融资,锁定股权多元化的王虎,没能锁定人心。也因此在这场股权秘密收购中,集团进行得如此顺利。当王虎回过神时,他的员工已弃他而去。
  “当家十年狗也嫌”,大学教师出身的王虎在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话语间有点凄凉。
  王虎不是不清楚“软件企业更注重人的作用和价值”。但在实际演练中,更重技术的他在引进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忽视了不同观念的融合过程,最终引发通软人事上的分崩离析。
  10年的产业理想,随着“股权之争”的尘埃落定化为灰烬。如今自言股份被套住的王虎,但愿观念已解套。
  
  我没卖自己的股份
  
  《英才》:此次浪潮通软的“股权之争”看似已经尘埃落定了。对通软今后的发展,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王虎:我不是太乐观。再次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难度挺大的。尤其是这次收购伤害了不少股东的利益。整个事情不是很规范。
  《英才》:听说在浪潮集团这次开始收购的时候你并不知情?
  王虎:没有人通知过我。
  《英才》:目前你卖掉自己的股份了吗?
  王虎:没有卖掉,被套住了。
  《英才》:以后还能卖吗?
  王虎:以后也卖不了。我是自然人持股,上市之后有可能拍卖。但一系列的手续非常麻烦,必须通过浪潮总部的同意。
  《英才》:你和通软新任总经理王兴山都是浪潮通软的创始人吗?
  王虎:兴山应该算是后来的。在1989年的时候,我还在山东师范大学教书。当时看到中国软件业的发展状况,就写了一个东西给浪潮当时的总裁。我建议浪潮应该对软件业加以重视,因为软件产业的团队组合和产品形成规模化需要一个过程。到1990年,他们明确表示愿意做这个事,但是也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希望我能到浪潮集团来工作。
  《英才》:正式进入浪潮集团是什么时候?
  王虎:到1991年底,我才办好调动。这样浪潮集团拿了10万多元,折合40万的投资,给了我。于是我们就开始组织做这个事。
  《英才》:王兴山在浪潮通软也有股份吧?
  王虎:具体他是卖了一半还是都卖了,我不清楚。
  
  无声就是默许
  
  《英才》:在11月30日的浪潮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上,集团宣布任命你为浪潮通软的董事长。你接受了吗?
  王虎:他们只是会上选了我,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后来问我了,但我没有答复。我有选择接受与否的权力。
  《英才》:当时是杜群利宣布了这条消息。
  王虎:老杜的确跟我谈了,我说要再考虑考虑。后来他也没再问我,如果他是那么说的话,就不太负责任了。
  《英才》:就像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说的,无声就是默许?
  王虎:他们选了我是事实。选了我,然后我就同意了,这不是事实。任命和选举是两回事。我有被选举权,但是我也有拒绝接受的权力。
  《英才》:你至今还未答应担任通软董事长一职,是否意味着你将离开通软?如果是这样,你还准备再次创业吗?
  王虎:是的。我想看看条件是否成熟。如果资金、业务方面都合适的话,我想再做些事情。
  《英才》:会不会再选择做软件行业?
  王虎:还得做这个行业。我离不开这个。
  《英才》:在通软公司中你还有不少股份。你打算怎么处理?
  王虎:就放在那里。只当是买了股票被套牢了吧。
  
  突然收购缺少公开性
  
  《英才》:你认为这次的人事变动仅仅是“股权之争”的一个具体反映吗?
  王虎:人事变动仅仅是“集团秘密收购”引发的后果之一。实际上,在9月18日的董事会上已经通过了关于通软上市融资的决议。其中第一条就是继续推进和霸菱投资公司的合作;第二条是两条腿走路,如果海外上市不行的话,就推到国内来找投资商;第三条是成立一个融资推进小组,加大推进上市工作的力度。在这之前,我们请了四家券商论证国内上市的问题。券商最担心的就是:国家证监会相关文件规定,上市公司在运营上市的子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不能超过10%。所以他们一致的看法是:浪潮集团在未来上市的浪潮通软中的股份要减持。
  9月27日,推进小组和霸菱公司又谈了一次,当时定下来在10月8日由霸菱到济南去跟高层见见面,争取10日就把主要条款签了,10月31日结束交易。资金在结束交易两天后到位,当时谈得很顺利。
  结果到9月30日,浪潮集团宣布:收购通软的员工股权超过了50%,要召开股东大会,改组董事会,调整领导团队。事情很突然。我认为如果浪潮集团希望增持,至少应该在董事会上讨论一下,通过什么方式增持,增持多少。我们一直在贯彻董事会的决议,这样一来起码是破坏了前期的工作。突然收购的方式缺少公开性。大股东在底下做了交易,买够了所需的股份马上控股了。虽然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做事了,但大多数股东的利益却被伤害了。
  《英才》:收购的消息没有对所有股东公开?
  王虎:许多小股东都不知道,真正想卖的人也没有卖出。我也是股东,就没有人事先跟我说谁要收购。我不赞成这样的收购,不赞成某一个股东绝对控股。但事实是,你又不得不接受。
  《英才》:但是在股权收购的时候,真正让员工感到稳定的还是浪潮集团。
  王虎:员工的这种思维逻辑是合理的。以前我们有三次融资都没搞成,这次能不能批准谁也不知道。员工得到消息说有人要收购,就干脆卖给他算了。在这么一种逻辑下,像股市崩盘一样,有一两个抛的,都抛了。
  《英才》:小股东的思维方式是利己的。
  王虎:是的,他们兑现的时候不会考虑收购方买够了50%,就不一定买更多的了。他们寻找的是一种安全感。这是股东的特点。
  
  当家十年狗也嫌
  
  《英才》:通软的管理层在此次危机的处理中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王虎:如果让我再做改革的话,我会更谨慎一些。李波他们毕竟在国外待了十几年,对中国的一些具体情况在把握上欠妥。比如说涨工资吧,他认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就马上给对方更好的待遇,而忽略了别人对此的看法。企业各个方面的融合过程应该更长久一些。
  《英才》:通软的员工对你有什么看法吗?
  王虎:有句话讲得好:“当家十年狗也嫌”。我知道公司内部有些人对我有意见。包括像分权和集权的关系,通软是从小公司的规模慢慢发展起来的。一直采用的是集权控制的模式,现阶段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有障碍。
  不少员工觉得工作这么多年了,应该有一定权利了。如果不给他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工资再高,他也不会感到有施展的余地。这样每年得罪几个,十年积累下来,大部分中层对你都会有一定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都不是非常的激烈。但在某一种背景下它们却被激化了,扩大化了。
  
  我没有搞独立王国
  
  《英才》:有人提到过,王虎从创业开始就在经营一个独立王国,对此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王虎:作为一个管理者,我理解自己的任务是处理好董事会、股东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还应该对谁负责。多年以来,我们和浪潮是共生的关系,浪潮为我们提供了品牌,我们也为集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浪潮最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两个赢利的公司。我们是其中之一。通软是在1994年进行股份制改组的,员工参股使之成为了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当时在浪潮集团里这么做的只有我们一家,这也为浪潮探讨股份制改革开创了道路。
  《英才》:通软希望在海外上市,是否表明了不愿被集团意志所左右?
  王虎:股东投资一个企业,是希望它能产生预期的利润回报。至于企业,却不一定过分依赖于某一个股东。我们没有想过要摆脱集团,我们只是希望在经营自主权方面有更大的选择权。
  《英才》:对目前浪潮集团推行的“专注化、一体化”的战略你怎么看?
  王虎:这方面我确实是个外行,我没有尝试过软件以外的业务,因此对于它的对、错我不是很清楚。
  
  我怀疑如今的做法
  
  《英才》:当初你邀请李波加盟通软是出于怎样的设想?
  王虎:我一直想把通软转变成一个员工参股的股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以便使它的管理更规范,使之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企业。引进“海归派”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但是现在看来情况已经产生了逆转。
  《英才》:是否只有实现管理层持股才能使公司沿着国际化的路线发展?这种观念是不是导致这场冲突的原因?
  王虎:首先这不是管理层自己的看法,融进国际投资是由董事会决议的。董事会认为国际融资有几方面的作用,一是资金的进入;二是能引进国外的管理思想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三是改善股权,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我们是严格按照决议去寻找国际投资发展基金的。发生了集团收购的事情我觉得很突然,怎么突然变成单方面的收购了。在董事会上从来没有这样公开研究过。
  《英才》:你对集团的做法有保留意见?
  王虎:对。国企改革应该朝着股权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怀疑如今的做法是不是符合这个趋势。一方面,我认为股权多元化对国有股的增值和保值是有益的。另一方面,完全由国有股控股,企业活力反而比不同经济成分的持股企业要差一些。员工持股的话,可以增进企业的凝聚力,更大的好处是使管理更规范了。所以有外资、国际风险投资注入的企业的要求更严格、更透明、更规范。对企业运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企业不是家
  
  《英才》:你认为通软的文化和浪潮集团的文化有什么不同?
  王虎:有一定的差别。通软更接近于民营企业。比如说它没有住房、医疗等福利。除了每月给员工发工资、上保险之外,其它都要员工自己解决。另外集团的主营业务和软件业也有不少差别。做硬件的更多些制造业的特点,而软件企业更注重人的作用和价值。
  《英才》:你觉得李波所倡导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你个人有什么影响吗?
  王虎:有。比如我以前提倡艰苦创业,在济南的时候甚至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但是现在,我更认同在新形式下应该赋予艰苦创业新的定义,即:要讲效率、讲投入产出。应该摒弃农村意识下艰苦创业的概念。
  《英才》:支持你的产业理想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王虎:创业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振兴民族企业的胸怀。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想法很不错。但是现在看来,把这样的理念强加给企业,就和商业化的运作产生距离了。一个市场化运作的企业,不能说它不应该考虑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但是它更多是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赢利。国家经济的繁荣和稳定靠的是企业的发展来推动。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已经抛弃了最初的理想,我只是更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英才》:在今后浪潮通软将如何构建人才机制?
  王虎:我们希望员工流动起来,给他们以职业生涯的感觉。把企业看成家的观念我觉得是过时了。过去大家热衷于宣传企业是家,其实企业不是家,企业是股东的。
  《英才》:有人说浪潮集团是山东地域文化的保守性救活了它,要不然早在90年代初期就倒掉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王虎:我不太容易下这个论断。由于济南相对闭塞一些,人才的流动不如北京和上海,提供好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少。从文化上来说,传统可能使部分员工更忠实于所工作的企业,这个因素也存在。
  《英才》:你觉得这次的分歧是一种企业文化上的分歧吗?
  王虎:各种因素都有。其中有一件事是很难处理的。我觉得孙丕恕作为出资人的代表和董事会之间已经存在分歧了。否则的话,他应该通过董事会来干预解决收购的问题。
其他文献
相对于资产总额达4.9亿人民币的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国内诸多体育用品企业绝大部分只能称为鸡毛小店。  但如果同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李宁公司显然仍处于婴幼儿阶段。据有关资料称,仅耐克与锐步这两个品牌,在美国年销售额就达到151亿美元。在这样的参照系面前,清晰地标明在这个产业里我们还有多少路要跋涉。  基于以上现实,李宁公司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我国未来撕开国际体育用品市场缺口的尖兵。担负着各种责任叠加
期刊
创意出击筑梦商海  从降临人世那一刻起,命运之神似乎就对周岩格外眷顾。19岁大学毕业,21岁研究生毕业,一帆风顺。研究生毕业后,周岩留在吉林省委党校任教。如果是一个甘于沉溺于花前月下的女孩,周岩肯定不会有后面的大起大落。然而在她内心深处,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她,“你的生命不应当捆绑在五尺讲堂和温馨的香巢之中,你属于商海风云”。于是,周岩迈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22岁那年,周岩勇敢地闯出校
期刊
评价封建帝王是我们认知封建社会的重要路径。封建社会由于其专制性,必须衍生出神秘性,而这种神秘性又需要不断地制造英雄,没有了英雄,那个社会须臾不可或缺的端庄肃穆形象就会如泄了气的皮球般瘪下去的。缘于此,中国封建社会是极为重视刻划帝王形象的,总是乐此不疲地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智力德行均高人一筹的帝王形象。翻开一部部王朝正史,帝王列传充斥着溢美之词,常常把后人弄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轻易理不出个头绪来。物极
期刊
敲门的时候,还听见房子里断续的琴声。听见门响,陈其钢立刻从屋里走了出来,站得笔直,却以孩童般专注的热情和好奇接待我们。我感觉到他是一个不太好接近的人。  “你对什么话题感兴趣?”  “什么话题都感兴趣。”  “你好像不善言辞。”  “不准确。”  “《五行》创作用了多长时间?”  “3个多月。”  “你觉得这时间长还是短?”  “短。”  这就是我们坐下伊始的一段对话。我也许露出了一点目瞪口呆之态
期刊
2001年4月12日,对印度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38岁的印度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企业协会主席、信息产业的“无冕之王”德旺·梅赫塔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惊。梅赫塔为使印度成为软件大国,耗尽了全部的心血。十余年间,在他的推动和带领之下,印度的软件业从无到有,开创了一个产业奇迹。  如今,印度软件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达几十亿美元,为社会提供了28万个就业机会。印度人成功的经营理念
期刊
引起巨大反响的《追随智慧》一书当中有十几页的篇幅写了吴士宏,起的标题是“吴士宏的‘本地化’:断翅的蝴蝶”,这成了本书最引人注目的章节之一。有人说这是替微软在沉默两年之后给了吴士宏一记重拳。这本书出版后,同事们战战兢兢拿其中批评她的章节给她看,孰料吴士宏并未发火。  吴士宏曾经是个传奇,20岁时大病死里逃生,后来的刻苦攻读以及在IBM,微软中的职场生涯也许让人不能忘怀。但当她被酒店的门童故意刁难挡在
期刊
3月份,燕京啤酒挺进青啤地界,收购山东“无名”、“三孔”啤酒厂。“三元”触角伸到广州,收购广州麦当劳。  把时间再往前推,燕京啤酒公司已北攻南掠“吃”进11家啤酒厂,势头虽然没有青岛啤酒那般浩大,却招招见肉,重在实惠;而“三元”牛奶则以1244万美元的价格,吞下“卡夫”,开创业界吃“洋芋”的先例。  守着皇城根儿,北京人向来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心气,遇强不弱,但往往遇弱也不强。在这种京派文化
期刊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然而,近代中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一些知识分子寻找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结果把账算到了传统文化头上。他们以为是旧的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五四”前后的一班人,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提出打倒“孔家店”,推翻旧文化的口号。可是他们分不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什么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积
期刊
所有者缺位   我认为,首先股东之间的冲突分手,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中国企业的分家往往是所有者缺位产生的,因为在股权结构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有股,法人代表的机制和其他国家也不一样,当然浪潮也避免不了。  其实,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才刚刚开始,出现的磨擦不足为怪。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牵涉到企业的转型,企业的治理结构怎么设计,股东之间怎么合作等方面。过去谈得较多的是上市公司,其实没上市的公司同样也存在类似情况
期刊
思想只有一个     不少人认为,这次“股权之争”最大的赢家是孙丕恕。  与浪潮同生死、共患难17年的孙丕恕,并非一路青云,不过是今年6月才真正大权在握。正当他雄心勃勃地推行一体化战略时,却在通软遭到“阻击”。  尽管有人说海边长大的孙丕恕,心胸开阔,但毕竟没有开阔到足以包容“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通过成功收购股权,已绝对掌握控制权的孙丕恕,于10月12日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袒露心结:“一个成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