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恕:思想只有一个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0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只有一个
  
  不少人认为,这次“股权之争”最大的赢家是孙丕恕。
  与浪潮同生死、共患难17年的孙丕恕,并非一路青云,不过是今年6月才真正大权在握。正当他雄心勃勃地推行一体化战略时,却在通软遭到“阻击”。
  尽管有人说海边长大的孙丕恕,心胸开阔,但毕竟没有开阔到足以包容“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通过成功收购股权,已绝对掌握控制权的孙丕恕,于10月12日接受本刊独家专访时袒露心结:“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是一体化的思想,否则就是联邦,看上去好像是一个整体,但都不相互配合。”
  “一体化”下的通软,结局竟是管理层集体辞职,这恐怕也不是孙丕恕完全预料之中的。
  “想求变,想创新”的孙丕恕,是变的过快?抑或变的不够?无论怎样,此次的股权、人事变更,让未来的通软充满变数。
  
  你做咨询决策在我
  
  《英才》:李波辞职是什么原因?
  孙丕恕:李波、夏海宁不存在辞职不辞职的问题,因为他们两个是我们请来的咨询顾问,我是他们的客户。
  《英才》:据说,他俩已是通软的CEO和COO/CFO了?
  孙丕恕:他们只是挂职的,你给我咨询,我付你咨询费,这个咨询已经结束了,我把费用也付完了。如果我还要咨询,就关系到我还要不要再请你的问题,因为咨询不可能咨询一辈子。
  《英才》:你怎么评价李波这一年多的工作?
  孙丕恕:李波是有专业知识的,他实际上就是以咨询者身份进到这个企业的,他帮助我们企业转型做了很大的贡献。
  《英才》:人们认为李波与你们的分歧是在股权上?
  孙丕恕:根本不存在,他是我们聘来的顾问,李波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你只能咨询,不是股东。
  《英才》:听说你还想让李波留下来?
  孙丕恕:他的咨询工作已经结束,如果李波愿意加入浪潮体系,就必须变成浪潮的人,而不是站在外面晃悠,就是说外面的工作要全部停止,要一心一意干浪潮的事,以前我不可能要求他。因为你做咨询,决策在我。
  
  中国没有CEO的概念
  
  《英才》:你有没有看好国际化人才?
  孙丕恕:我们最大限度地以人为本,包括吸收国际的人才,我们现在公司的总工就是美籍华人,我们的佳软总工廖恒毅,是曾和王志东在一起做中文之星的,很有名。
  在人才上,我认为浪潮有两点在起决定因素:一是浪潮企业发展前景决定的,他感觉自己有个舞台;二是他个人的收益基本平衡。你说他是奔着谁来的有没有?有,但根本是与企业连在一起的。我们现在做软件出口,都有很强的国外工作背景。
  《英才》:这次人事调整表明了什么?
  孙丕恕:这次调整是新老交替的问题,王虎已经51岁了,作为行业上,51还能在一线做吗?他当时一直在做融资上市的工作,不是经营者做的,到董事会也合情合理。王先山也是创业者,很不错,你海外来的就一定厉害,不见得。
  《英才》:子公司有没有打算聘用“海归派”CEO?
  孙丕恕:我们公司这些高层都是这几年才加入浪潮的,我们是一方面培养人才,一方面引进人才,当然这两者要融合。
  《英才》:你承认你是CEO吗?
  孙丕恕:中国没有CEO的概念。
  《英才》:你是不是政府任命的?
  孙丕恕:是政府任命的也罢,我根本没想到它是国有企业,我也是持股者,我是股东,我想的更多的是怎么回报股东。但凡国有企业领导,都为政府想的多,要不然,会被换掉的。
  
  变化的速度不够快
  
  《英才》:搬到北京上地,你感到与联想、方正比有什么不足?
  孙丕恕:那时在山东还以为自己挺厉害的,来到这里才知道自己有许多不足,想求变,想创新。我们现在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我们求变的速度是最快的。
  《英才》:这种差距的核心因素是什么?
  孙丕恕:是因为我们在PC机第一次领跑的时候,变化的速度不够快,我们将重新来规划我们的布局,要把创新、机制变成一个核心,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英才》:在引进人才上有没有观念上的差异?
  孙丕恕:我们没有。
  
  没有一体化就是联邦
  
  《英才》:你的一体化战略,与通软这次调整有什么关系?
  孙丕恕: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形成核心竞争力,不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这就是思想进行专注。像LG有44个上市公司,他也是在分散经营,但思想只有一个。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是一体化的思想,否则就是联邦,看上去好像是一个整体,但都不相互配合。
其他文献
咖啡的自白  全球经济一体化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产业重新组合又打破了行业领域的限制,于是“空降兵”这种跨地域、跨领域引进的人才出现。作为企业,看中的不是个体人,而是附着在人身上的智慧,通过引进人才,引进一些独特的、区别于组织内部的思维。  新思维进入企业产生碰撞(而非冲突、矛盾),带来新的活力,进而形成新的体系,把“空降兵”镶嵌其中,而不是简单的打补丁,破哪补哪。但是新思维在运用不当时常导致冲突,所
期刊
相对于资产总额达4.9亿人民币的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国内诸多体育用品企业绝大部分只能称为鸡毛小店。  但如果同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李宁公司显然仍处于婴幼儿阶段。据有关资料称,仅耐克与锐步这两个品牌,在美国年销售额就达到151亿美元。在这样的参照系面前,清晰地标明在这个产业里我们还有多少路要跋涉。  基于以上现实,李宁公司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我国未来撕开国际体育用品市场缺口的尖兵。担负着各种责任叠加
期刊
创意出击筑梦商海  从降临人世那一刻起,命运之神似乎就对周岩格外眷顾。19岁大学毕业,21岁研究生毕业,一帆风顺。研究生毕业后,周岩留在吉林省委党校任教。如果是一个甘于沉溺于花前月下的女孩,周岩肯定不会有后面的大起大落。然而在她内心深处,似乎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她,“你的生命不应当捆绑在五尺讲堂和温馨的香巢之中,你属于商海风云”。于是,周岩迈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22岁那年,周岩勇敢地闯出校
期刊
评价封建帝王是我们认知封建社会的重要路径。封建社会由于其专制性,必须衍生出神秘性,而这种神秘性又需要不断地制造英雄,没有了英雄,那个社会须臾不可或缺的端庄肃穆形象就会如泄了气的皮球般瘪下去的。缘于此,中国封建社会是极为重视刻划帝王形象的,总是乐此不疲地塑造着一个又一个智力德行均高人一筹的帝王形象。翻开一部部王朝正史,帝王列传充斥着溢美之词,常常把后人弄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轻易理不出个头绪来。物极
期刊
敲门的时候,还听见房子里断续的琴声。听见门响,陈其钢立刻从屋里走了出来,站得笔直,却以孩童般专注的热情和好奇接待我们。我感觉到他是一个不太好接近的人。  “你对什么话题感兴趣?”  “什么话题都感兴趣。”  “你好像不善言辞。”  “不准确。”  “《五行》创作用了多长时间?”  “3个多月。”  “你觉得这时间长还是短?”  “短。”  这就是我们坐下伊始的一段对话。我也许露出了一点目瞪口呆之态
期刊
2001年4月12日,对印度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38岁的印度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企业协会主席、信息产业的“无冕之王”德旺·梅赫塔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噩耗传来,举国震惊。梅赫塔为使印度成为软件大国,耗尽了全部的心血。十余年间,在他的推动和带领之下,印度的软件业从无到有,开创了一个产业奇迹。  如今,印度软件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达几十亿美元,为社会提供了28万个就业机会。印度人成功的经营理念
期刊
引起巨大反响的《追随智慧》一书当中有十几页的篇幅写了吴士宏,起的标题是“吴士宏的‘本地化’:断翅的蝴蝶”,这成了本书最引人注目的章节之一。有人说这是替微软在沉默两年之后给了吴士宏一记重拳。这本书出版后,同事们战战兢兢拿其中批评她的章节给她看,孰料吴士宏并未发火。  吴士宏曾经是个传奇,20岁时大病死里逃生,后来的刻苦攻读以及在IBM,微软中的职场生涯也许让人不能忘怀。但当她被酒店的门童故意刁难挡在
期刊
3月份,燕京啤酒挺进青啤地界,收购山东“无名”、“三孔”啤酒厂。“三元”触角伸到广州,收购广州麦当劳。  把时间再往前推,燕京啤酒公司已北攻南掠“吃”进11家啤酒厂,势头虽然没有青岛啤酒那般浩大,却招招见肉,重在实惠;而“三元”牛奶则以1244万美元的价格,吞下“卡夫”,开创业界吃“洋芋”的先例。  守着皇城根儿,北京人向来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心气,遇强不弱,但往往遇弱也不强。在这种京派文化
期刊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然而,近代中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一些知识分子寻找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结果把账算到了传统文化头上。他们以为是旧的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拖累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五四”前后的一班人,为了使中国走向现代化,提出打倒“孔家店”,推翻旧文化的口号。可是他们分不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什么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积
期刊
所有者缺位   我认为,首先股东之间的冲突分手,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中国企业的分家往往是所有者缺位产生的,因为在股权结构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有股,法人代表的机制和其他国家也不一样,当然浪潮也避免不了。  其实,中国公司治理结构才刚刚开始,出现的磨擦不足为怪。企业治理结构的问题,牵涉到企业的转型,企业的治理结构怎么设计,股东之间怎么合作等方面。过去谈得较多的是上市公司,其实没上市的公司同样也存在类似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