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赶集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dsa4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雨江南,山水如画,来过的人,一旦入境,此生便再也无法离开。万物大美无言,我本清淡之人,然对家乡山水花木的情感,却深邃沉静。
   多么有幸,生长于莲荷的故乡,在那个古老的村落,在我清贫的童年,与莲共有过那么一段淳朴真切的时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诗中的诗情画意,我在现实中找到吻合:着一袭素衣,乘舟穿行于万翠荷间,在明媚的阳光下,采摘莲蓬,唱一首动听的采莲曲。凉风拂过,散落的荷瓣,漂浮于水中,几尾锦鲤欢快地嬉戏。
   背着箩筐,那种满载而归的喜悦,至今回忆起来仍感温暖而甜蜜。听邻居阿妈说,新鲜洗净的莲子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兑钱哩!于是,早早赶回家,伴着夕阳的光辉,蹚着清澈的河水,洗去一身的尘泥,再掬几口山泉饮下,更觉心怡神清。
   暖暖的灯下,早早吃过晚饭。外婆便将那一箩筐的莲子倒进盆中,用清甜的山泉洗涤,而后再用纱布滤过。一颗颗饱满晶莹的莲子,恍如那一粒粒碧绿的明珠。只见外婆拈起一颗莲子,先去表层的青壳,再细细地撕下内里的白皮,而后用竹签取出中间的莲蕊。白净的莲子肉可晒干作为食物,亦可入药。幼时的夏天,我一直重复做着这件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的事情。
   故乡的村落小镇,虽远离了都市,亦有它们的喜乐繁华。朝霞映窗,外婆晨起喂了牲畜,打理好家中一切,换上洁净的衣裳,便一手挎着竹篮,一手携着我,祖孙二人踏着晨露匆匆赶路。
   离山村最近的小镇,每年逢十一月八号至十二号,有五天繁华集市。民间集市,虽不及汴京城《清明上河图》那般十里长街,昌荣繁盛,亦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小小集市,前来的人却林林总总,除了近处专程赶来的村民,还有远道而来的马戏团、说书人,有仗剑执刀的卖武艺者,也有跪地讨要的乞丐。街市上,川流不息,人山人海,金银古董,花鸟虫鱼,衣物炊具,竹篓木桌,农家特产,素日见不到的东西,皆聚集于此。
   走进一道弄巷,来到一间草药铺,外婆从竹篮中拿出一盒莲蕊,小心翼翼地递给店里的伙计。那位老大夫收下,数着几张毛票,从房门后探出身来,嘴里还念叨着:“莲子莲蕊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莲之甘味,气温而性涩,清芳之气,得稼穑之气,乃脾之果也。”
   攥着这几张来之不易的纸币,攒在绣花手帕里,厚厚一小叠零钞,作为对一个辛勤劳作女孩的奖赏。牵着外婆那满是重重叠叠老茧的手,看那些种类繁多的小吃,最终驻足在我最爱吃的藕丝糖前。橙黄的麦芽糖,慢慢地被扯成蚕丝的模样,而后依据个人喜好,将糖丝拉连出各色人物,不论是“红楼”人物,还是“三国”人物,抑或是“西游”人物,皆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当时异常珍贵的五毛钱,才可以买到一串,可想其在孩群中,有多受欢迎。
   外公一生喜酒,上山打柴、田野牧牛、溪边垂钓皆不忘别一壶美酒,独自品酌。这酒是外公自酿的竹筒酒,用自种的糯米,装进一个大蒸笼,烧沸水蒸煮两个时辰。摊凉后,均匀撒入酒曲搅拌,置入陶缸里发酵。待七日左右发酵完成后压榨出香醅,再提取馏分,冷却后即可得到醇香清冽的白酒。外婆将酒封存入罐,一坛一坛,经时光沉淀,浓香馥郁,闻之则醉。
   每逢佳节之际,外公便取出几吊酒,供宾客品尝。或许闻惯了酒香,外婆亦学会了浅酌,陪着外公坐在枣树下,对月品酌,直至灯火阑珊。
   外公去世后,每次赶集,外婆都要从酒铺里打几吊竹筒酒回去。儿时的我不解,多年后外婆告诉我买酒不是为了浅酌,而是习惯了那酒味醇香诱人,似是外公还在那罢了。如今我也多次亲历母亲酿酒的过程,只不过不同于儿时那般盛景——仿佛来自于汉唐盛世的礼乐。
   乡里集会的盛景,延续五日,直至最后一日,商贩低价卖了囤积的货物,方肯散场。那时落日西斜,街巷人车缓缓退去,剩下散乱的杂物,留待清扫。各自虽是满载而归,却也落下一身灰尘,满面倦容。他们的人生,就像是在赶场,从这个城到那个镇,从喧嚣到寂寥。
   外婆买回几件素裳,挎上来时的竹篮,与我携手返家。夜幕下,路人行色匆匆,月淡风轻,远远望去,村落人家已有稀疏的灯影。离家一天,却好似远行的游人,心生归意。微弱灯光下,泡上一杯清茶,方觉世界万物静了下来。外婆说,赶集虽为乐事,到底还是喧嚣浮气,不如对着庭风白云简静。我亦同样喜爱宁静平和的日子,游赏山川草木,寻访古刹楼阁,再无意于繁华街市,奔波世景。
   记忆如流,当年那个低眉剥取莲子的小女孩,去了何处?长大后的年华,锦锈如织,却再也寻不到当年的滋味。物转星移,过往的岁月清明如镜,亦只能,在故乡的半面残墙上,找寻依稀的影子。
  (指导教师:邓轶春)
其他文献
江郎山  在洪水的轰轰巨响中  你做了一个石头的梦  一梦万年  三峰一一青如削  卓立千仞不可干  仰望着你的伟岸  从唐朝出发  一步,一叹  十八曲绕绕弯弯  一端牵着生命  一端系着爱情  生命化作山脚的一棵棵冬麦  爱情的蝴蝶在油菜花梦里徘徊  穿越时空的一线天  天地轮回  平仄起伏的山峦  踩着一万年前的节拍  安得此身生羽翼  与君来往醉烟霞  来吧,披上翼装吧  赴一场旷世之约 
期刊
云临风水,光泽万物,孕育了龙游这片神奇秀美的大地.滂沱大雨裹紧泥沙,通过大地的手掌,流进一道深深的河谷.石头滚动发出吼叫,滚落进一片澄澈的河水.最后,河水渐渐干枯,躺进了
藏园先生校书概况,曾有前辈学者多次谈及,其校勘成果,不时被当代古籍整理研究所采纳。然而,笔者在国家图书馆藏书中见到藏园校勘题跋,颇有内容丰富而未见诸新出版古籍者,其中
在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故事发生在这样一个地方:rn搞艺术的人不久都到这个古色古香的格林尼治村来了.他们逛来逛去,寻找朝北的窗户、18世纪的三角墙、荷兰式
期刊
坐在窗前,为你写下这样的文字:   与你相约/在每年的盛夏/顶着炽烈的太阳/我守望你最真的容颜/看你/在荷塘/热烈地绽放/连同衰败   你从《诗经》的河流中,一直到大唐盛世丰茂的国土里,一路上袅袅娜娜,亭亭独放。你在李白的诗里盛放出大唐气象,在杜甫的诗中忧伤啜泣,在王维的诗中甜美微笑。当你迈步北宋,投入周敦颐的怀抱,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墨写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西游记》中孙悟空被玉帝任命为天宫中的"弼马温",这一官职在中国古代任何朝代都不曾有过,但这不是作者的面壁虚构,而是有着很深的民俗渊源,即猴子能给马避瘟,"弼马温者,避
《全明词》据《词觏》录周歧《满江红》一首,小传称:“字农夫,桐城人。生年不详,约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左右。贡生。曾以按察佥事衔参史可法军。后参杨文骢军,死于浙右。”
唐张文昌①《纱帽》诗云:“惟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皮袭美②亦云:“借样裁巾怕索将.”王荆公于富贵声色略不动心,得耿天骘③宪竹根冠,爱咏不已.予雅有道冠、拄杖二
期刊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更重要的是自己一个人的努力和享受。  去年,美国一歌星发布了专辑《Try》,其封面上有一句话:“如果地球上只有你一个人,你会爱你自己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你的父母或许会先你而去,你的朋友和爱人也许会背叛你疏远你,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别人最多只能算是陪跑,他们固然能让你少走弯路、避开陷阱,但是该怎么走、该走多快,别人都做不了主。真正能跑完全程的只有你自己。  木心先生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