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知研究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很重要,但如果学校没有这门课的话,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教学,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能辅助以音频、视频等手段。笔者建议,国家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政策,让每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条件一般的高校,设置为专业选修课。
  关键词: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074-02
  一、研究缘起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这门课程,在我校是选修课,已经开设了10余年。10余年的教学,有很多体会,也有一些收获。之前和学生的交流中,也问及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心得和体会。但这些交流往往仅限于少部分同学,交流的内容也较为琐碎,不能完整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为了系统了解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知,以及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态度和期望。2017年9月初,在给2016级新闻学本科生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我设计了一套问卷,在下课的休息时间发放,让学生填写。题目一共有10多个,除最后一题外其他都是选择题。最后一题为手写题,让学生写出对此门课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问卷的具体数据
  本学期选修《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的学生共有75人。当天课堂除去请假几人,以及填写不规范的问卷之后,回收到有效问卷58份。这58份问卷中,学生的年龄分布在18-20岁,其中男生为12人,女生为46人,男女比例基本上为1:4。这个也是文科院系如文学院、外语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等常见的男女比例。
  这份问卷的问题主要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了解,第二部分是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原因和期望。
  第一部分有六个问题。
  1.你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了解程度如何
  了解很多的仅有7人,一般的为19人,很少的为25人,完全不了解的为7人。总体来看,了解很少和完全不了解的人少达到了32人,超过了被调查人群的半数。
  2.你会在日常生活中去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吗?
  表示会主动学习的仅有5人,不会学习的达到53人。
  3.新媒体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有用吗
  30名同学认为很有用,25人认为一般,认为没有用的有1人。
  4.你认为影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因素有哪些
  29人认为有西方思想,40人选择了多元价值观。
  5.你认为当前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32人选择了文风僵化,29人选择了不符合新媒体时代传播的需要,16人认为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6.如果你的朋友要去做有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事情,你是否会阻止。
  33名同学选择了会,多次提醒三思而行,18名同学选择了会,但只是说说而已,5人选择了会,视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2人认为这是朋友他自己的事情,我管不着。
  第二部分有四个问题。
  1.你选择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的原因
  29人选择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7人选择了学分不够,选门课有学分,6人选择了看到其他同学选,所以自己跟著选,6人选择了其他原因。
  2.对于这门课上课的期待
  46人希望理论结合实际,43人希望有辅助的音频,视频内容,加深理解,42人希望老师能深入浅出的阐释相关理论,10人希望能进行专题学习、讨论,8人希望能经常进行课堂讨论。
  3.关于这门课的期末考核形式
  41人希望是课程论文的形式,8人希望是随堂考核,4人希望是试卷考试,5人选择了其他。
  4.关于此课程希望的收获
  41人希望为将来考研深造打好基础,30人希望是理论结合实际,为建设祖国服务,26人希望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23人希望了解马克思在主义新闻发展的历史脉络,选择其他的有3人。
  三、问卷分析和相关思考
  1.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了解较少,基本不会主动去学习
  问卷数据显示,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很少或者完全不了解的同学,超过了半数。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同学不到10%。
  这种情况有一定的现实原因,由于课程设置安排,学生大一的时候基本都是学习英语及各种公共课,以及新闻学概论,广电概论、传播学概论等概论课程。对于一些专业课程,学生喜欢选择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更加实用性的课程。到了大二的时候,就会造成了解不多,又不会主动去学习的情况出现。如果学校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必然就会造成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机会缺失。
  我国不同高校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有不同的设置。有的高校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讲授,并请社会知名专家来讲解,如清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一些高校,是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存在。还有一些学校则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课程。
  大部分学生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90%以上的学生也不会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部分高校又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如此累加的结果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这样的学生走上媒体工作岗位,马克思主义新闻素养缺失造成的后果堪忧。
  笔者建议,国家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政策,让每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都要开设这门课程。师资力量强,有充分社会资源可以利用的高校,可以设置为专业必修课,让每一个新闻传播学学生系统学习。师资力量一般,社会资源一般的高校,可以设置为专业选修课,让感兴趣的同学来学习。为了扩大覆盖面,设置为选修课的高校,可以安排一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讲座,让新闻传播学的学生多听讲座学习。同时,安排授课老师到一些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做得较好的高校学习进修,增强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水平。   2.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也观察到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尽管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不多,但大部分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很重要。对于一些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中存在的问题,32名学生认为有文风僵化(有学生特别列出一些主流党报的报道,形式大于内容,内容空洞,缺乏可读性),29人认为不符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有学生特别指出,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往往和官方舆论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如果官方舆论内容没有反映新媒体时代的重大关切,就可能导致受众的流失。
  在影响因素中,学生敏锐的意识到多元价值观和西方思想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西方信息进入中国。这样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效果。
  对于朋友要做一些违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事情,大部分学生33人表示会多次提醒其三思而行,5名同学会表示,视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仅有2人表示与己无关。这充分表明了学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并随时准备对于一些不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现象做斗争。
  3.对于学习此课程,学生有着迫切的期待和希望
  在选修课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整个2016级新闻学100余人的学生中,有75人选修了这门课,选课比例超过了70%,可谓一个很高的比例。在收到的58份有效问卷中,有半数的同学选修这门课的原因在于这门课非常有必要去学习,这些数据也说明了这门课程的吸引力。
  这门课程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哲學基础讲起,之后是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新闻思想,并对这些思想进行发展脉络进行剖析。这样一个理论程度很高的课程,早期马恩阶段新闻思想诞生的19世纪距今已经100多年,和现实联系并不紧密。理论性强的课程,对于大学学习仅1年多的学生而言,接受起来确实是一个很艰巨的挑战。
  所以,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希望老师能够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的阐释理论,以及能够辅助以音频、视频的教学方式去研讨。学习此门课程的目的,基本上为了考研打下理论基础,或是系统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精髓等。
  面对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授课教师只能尽量提升自己。在笔者看来,提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这个对于授课教师来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有对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深刻的学习和体悟,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的讲授,才能融会贯通的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经年累月的学习过程。
  其次,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当然是主要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组织对相关知识点、相关热点话题的讨论,组织收看一些经典的马克思新闻方面的视频资料等,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要积极利用学校内外各种资源。任课教师可以聘请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院的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讲授。也可以邀请校外的知名媒体人来校,让他们在课堂上介绍如何在日常媒体工作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想必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四、结 语
  授课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要传播,首要的是了解你的受众喜欢什么、关注什么、期待什么。这份问卷很简单,但是给我很多思考。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有很多期待,对于教师的授课也有很多希望,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努力去满足学生的求知的渴望。
  参考文献:
  [1] 冯剑侠: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学方法初探.新闻知识,2016(8).
  [2] 刘洪:翻转教学模式,真学、真懂、真用——从广西大学实践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模式新探索.中国记者,2017(8).
  [3] 吴鼎铭: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的理念与设计研究.东南传播,2017(8).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持续阐发为当今社会的媒体公正思考提供了新颖的、科学的参考依据,以此为鉴,将媒体公正解读为两个方面,即媒体公平和媒体正义,前者是国家的、科学的层面,后者是社会的、人文的层面。对典型媒体不公正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到媒体不公正的原因在于媒体集团利益和从业者职业素质两个痛点,提出及时制止不公正的媒体现象,以及应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度效”理论来解决当今时代媒体公正问题。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以国家形象建设为目的的国际传播中,外媒涉华报道对中国国外形象的“他塑”具有强大影响力,中方需要设法推动其良性发展。本文分析了《环球网》“海外看中国”频道对外媒涉华报道的再构建,得出了其在对外媒涉华报道的编译、转述与评论中所采取的报道选择、内容议程及倾向,并总结其在媒体选择、国家分布、评论转述、倾向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以该频道为基础发展的外媒他塑国家形象的自塑性策略体系:通过对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执掌政权的政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的重任。随着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华民族开启了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新任务而奋斗的新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使中国改变了半殖
期刊
摘 要:融媒体语境下,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网络用户进行自我呈现的方式也随之迭代升级,引发了网络舆论传播生态的嬗变,UGC时代公民记者的出现,使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颠覆了舆论一律的格局,民间话语体系迅速崛起。新媒体平台作为政治民主化的助推器,作为弱者抗争与表达的武器,又是如何在公共领域掀起舆论风暴的?互联网平台又该怎样去规避舆论漩涡的风险?又是怎样触发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本文将以社会话题度极高
期刊
摘 要:各大短视频应用给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集视频生产和分享于一体的功能,移动短视频行业迎来爆发,是继文字、图片之后的另一大内容创业点,成为微时代全新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和超级入口。本文以在移动短视频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一下科技有限公司为例,着重分析移动短视频生态矩阵布局,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移动短视频;生态;平台;布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
期刊
摘 要:“过程性事件”是新闻媒体常常要面对的事件类型,此类事件结果未定,容易与新闻媒体追求事件“结果”的取向产生紧张关系。本文以2013年至2015年期间,江苏省内传媒关于“高考新方案”出台的系列报道为文本,分析作为“过程性事件”的新闻生产所存在的问题、造成的负面后果。同时指出,政府、媒体和公众在面对此类事件时各自需要做出的改变。  关键词:媒体;过程性事件;高考新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技术催生新闻生产的变革。数据新闻依托技术与数据而生,数据新闻报道的传播对象是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而以用户为导向的媒介产品主要是服务,因此数据新闻生产也应立足于新闻服务。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呈现是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其可看性增强,其服务功能在新闻实践中已经显现,甚至直接影响数据新闻的实践发展。本文以财新网“数字说”2016年度策划系列报道为案例进行内容分析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媒体生态格局的不断演进,“内容为王”的理念开始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被逐渐解构。本文旨在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视角出发,从资源、流程和价值观等角度分析传统媒体坚守“内容为王”的原因,探讨了电视媒体行业中视频网站自制剧对传统电视剧的影响,对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理念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内容为王;破坏性创新;网络自制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
摘 要:如今,微信已不再仅仅面向年轻群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到用户的行列。微信必然能够在某些角度满足老年用户的需求,契合老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指导、以内容分析为手段、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老年群体对微信的使用需求、用户需求的满足情况,以及微信在满足老年用户需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老年群体;微信;需求层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对四川凉山147名彝族青少年学生进行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旨在了解彝族青少年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分析手机媒体对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影响和方式,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手机媒体;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1-0000-02  一、研究缘起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彝族传统文化在不断与主流文化共荣共存中呈现出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