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之“形”的历史逻辑进程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jian20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整个西方哲学史来看,从感性经验到感性知识、从感性知识到感性现实的线索潜在地表征了形而上之“形”的历史逻辑演进过程。形而上的“形”是有限的、有形的,但是“形”不是“东西”,更不是“物质”,因为形而上学的本质是要与“形”分离的。然而,形而上学在“祛形”的追求里总是要被“形”缠绕,马克思则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根基,完成了形而上学从抽象的“概念”世界到现实的“感性”世界的一次复归。
其他文献
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互联网出现后就一直存在,对于其的解决之道,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的建议,也做了很多的尝试,虽然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法,但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对于学生上网必须以调控和疏导教育为主,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进行阻断。在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打击有效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关键还是要构筑学生的心理防线,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和免疫能力。  一、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自防自控  识利弊
写人的作文,就是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来表现人物特点、性格、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要想写好写人的作文,必须学会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方法。  一、严格审题,选取典型事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人们的这些品质和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
一、管理者自能发展的理念管理者自能发展指管理者在履行职能的实践中,在外界刺激下,依据本体的属性、功能、机制而自觉发展、自主发展、自会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个理
摘 要:德国道德心理学家乔治·林德在继承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这种理论坚持,道德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二者存在着复杂关系;开发应用了可同时测量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道德判断测验”,将道德发展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关键词: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测验;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