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整个西方哲学史来看,从感性经验到感性知识、从感性知识到感性现实的线索潜在地表征了形而上之“形”的历史逻辑演进过程。形而上的“形”是有限的、有形的,但是“形”不是“东西”,更不是“物质”,因为形而上学的本质是要与“形”分离的。然而,形而上学在“祛形”的追求里总是要被“形”缠绕,马克思则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根基,完成了形而上学从抽象的“概念”世界到现实的“感性”世界的一次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