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土地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来源 :大科技·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wen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土地利用率较低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详细介绍新型城镇化环境下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提出新型城镇化土地资源管理创新途径,如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创新意识、合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等,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资源;管理创新要点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9-0011-02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我国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了保证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原有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与完善,在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效率的同时,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型城镇化土地资源管理创新途径,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1 新型城镇化环境下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伴随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工作,能够推动新型城镇的大力发展,减少土地资源的损耗与浪费,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近些年来,我国土地资源整合配置难度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土地流转效果,为了保证土地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管理与利用,做好相应的管理创新工作至关重要[1]。
  除此之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化率逐渐提升,但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农民的生活质量不高。为了保证农业结构得到更好的调整,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国家有关部门要结合农村土地与资源调整元素,对原有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保证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创新管理,减小外界市场环境对土地资源创新管理的影响。
  2 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2.1 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体制存在较多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但是,因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农村土地过度开发,农耕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由于农村人口数量的逐年减少,大部分农民选择外出打工,使得部分农业土地资源配置不科学,再加上土地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2 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我国贫富差距较大,为了保证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农民要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国家有关部门要不断加大土地资源管理力度,但是,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的土地资源管理意识比较薄弱,使得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管理效果不断下降,严重影响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外,由于有关部门土地资源管理意识较差,使得农业结构调整不合,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2.3 土地利用率较低
  在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地资源配置效果,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影响城乡一体化的稳定发展。最近几年来,城镇劳动力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镇,增加了城乡统筹规划难度,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使得部分农村土地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城乡差距不断扩大[2]。
  3 新型城镇化土地资源管理创新途径
  3.1 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创新水平,国家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并运用先进的创新理念,对原有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改进,保证农村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结合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做好相应的资源规划工作,保证该地区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得到更好的实施。②制定有效的土地资源建设用地方案,并结合城镇化发展理念,适当加大新型城镇化发展力度,从根本上推动城镇化与土地市场的共同发展。
  另外,国家有关部门还要结合土地市场的运行情况,对原有的土地供给机制进行完善,并构建相应的函数模型,认真分析我国农业土地市场运行效率,经过科学的评估之后,制定更加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提升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土地资源管理创新难度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国家有关部门要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对原有的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改进,有效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通过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国家有关部门能够更好的管理土地资源,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环境之下,原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够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只有通过合理的改革与创新,采能够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保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管理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3.2 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创新意识
  由于国家有关工作人员对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土地资源管理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一些中小型城市当中,政府有关部门为了提升城市经济效益,将土地任意卖给开发商,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想要更好的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国家有关部门要不断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创新意识,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有关部门可以结合现有土地开发利用现状,不断学习先进的土地资源管理知识,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保证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土地资源的损耗。通过不断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创新意识,能够帮助国家有关部门更好的掌握我国现有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保证国家土地资源规划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   另外,国家有关部门还要结合农民提出的要求,运用合理的创新理念,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证土地非农化价值得到更好的提升,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对农业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提升农民的就业率,保证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3.3 合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由于我國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地资源管理创新效果,降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为了更好的提升新型城镇化环境下土地资源管理创新效果,国家有关部门要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妥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提升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稳固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3]。
  除此之外,国家有关部门还要明确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进行合理的规范,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从农民较多来讲,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在提升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提升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能够保证土地市场的稳定运行,减少土地管理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通过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机制、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创新意识、合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等等,能够保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管理与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土地资源管理创新知识,提升自身的土地资源管理能力,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制定妥善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 强.生态足迹视角下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6):116~121.
  [2]吴敏惠.新型城镇化视觉下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研究——以肇庆新型城镇化规划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8):29~30.
  [3]何 伟,赵敏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浅谈——以合肥市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6):24~25.
  收稿日期:2018-9-4
  作者简介:苏碧英(1980-),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地热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地热田的形成机制和热量的来源仍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岩浆囊可以为地热田直接供热.以二维热传导正演模拟为手段得出,盖层是形成地热田的必要条件;在浅部存在高热传导层时,地温剖面会出现镜像倒影形态,温度在垂向上分为高梯度段、低梯度段和低温段,侵位较浅(<10km)的岩浆囊散热和进入热平衡时间小于20~50万a.结合大量地热田温度资料分析认为,地热田的热量不是因为存在异常热源(如岩
杨遵仪院士(1908—2009年),广东揭阳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并留校任教,两年后公费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于1939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参加抗战.历任中山大学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时参与创办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并一直任教.他是我国古生物学地层学教育的奠基人,领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古生物学教程"(1956年),创办了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逐步引起环保部门的重视,针对这一问题,环境监理应运而生,环境监理机构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等对项目施工建设实行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监理工作的功能作用;并对前环境监理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后期的发展方向制定了相关性的建议,其中包括: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监理制度、明确权责利
摘 要: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并且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相对较为复杂,所以不管是在施工技术方面,还是在施工管理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进而促使我国建筑行业处于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
摘 要:青年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对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方法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在新形势下的培养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素养的具体方法,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效促进企业青年职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关键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
摘 要: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这就促使着国有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只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非常重要的资源,国有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并且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让人才发挥最大作用。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提出一
摘 要:针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详细介绍做好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措施,如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妥善控制施工流程、认真统计各项数据、明确监理公司的监管职能、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力度等,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筑管理要点;体系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9.2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针对行政审批的分类改革以及替代性制度建设相关内容,结合改革实践现状,做了简单的论述。从行政审批的分类改革实际情况来说,虽然获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改革举措分散化和碎片化等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多头多层审批和自制信息孤岛以及重审批轻监管问题,已经成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深度研究替代性制度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审批;分类改革;替代性;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6
1 总体要求rn以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为主体,结合燃气公司实际运营情况,并严格坚持“安全靠管理、稳定靠引导、绩效靠勤奋、廉洁靠教育”的原则,建立一种机制、夯实两项基础、树
期刊
摘 要:在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会面临许多复杂又重要的任务,而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以及对考核结果的应用则是其中之一。纵观国内外,大多发展成熟的企业内都拥有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绩效水平,也可以提高高速公路管理公司运营管理服务的质量。而本文则是针对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的体系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