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情感因素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82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纽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教学理论框架,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以情激情 作品基调 朗读 多媒体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具有高尚的情趣。语文教学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以文表情”的优势,用浓郁深厚的情感去感染和影响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科学导入,以情激情
  导入新课是课文教学的第一环,好的导语往往既能紧扣课文内容,又能把学生诱导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中去。导入新课的手段主要是语言直观与实物直观两种。运用语言直观导入新课,就要精心设计好导语,要针对课文内容,依据审美需要,设计好能够吸引学生注意乃至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开场白,或抒发感情,或设置悬念,或提出问题,或引述故事,一上课就把学生注意的目光和期盼的心情抓住,引导他们迅速进入审美主体的角色。例如教学《西湖的绿》时,可以先朗诵几首前人咏赞西湖的诗词,并简析其写作的角度与景物特点,然后提问:本文又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样导入使学生既感受到了西湖之美,又激起了阅读兴趣。
  二、注重朗读,渲染情感
  朗读是理解教材情感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朗读中领悟作品的内在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朗读信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朗读把作品中所蕴涵的无形情感转化为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使抽象和空洞的文理,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感受相融合,更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心声。通过感情地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心随作品中的情感变化而怦然心动,体会作品中的苦与乐,忧与喜,思与怨。例如有感情地朗读高尔基的《海燕》,这是一篇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抒情散文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面,作者以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把它当做一把利剑,划破黑暗,汲取光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通过朗读初见端倪,学生也很自然进入了作者的思维空间,为进一步体悟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再比如《沁园春·雪》《最后一课》《最后一次演讲》等都很适宜朗读。只要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做到教材情感和学生情感的融合统一,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要指导学生多听一些经典的朗读范文,更好地掌握朗读技巧。特别是通过一些配乐朗诵、配音像朗诵等,以通感的方式更好地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
  三、把握作品的基调,带着感情讲课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流畅自然、或庄重典雅、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感情色彩。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先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用什么样的感情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要准确地再现课文的情感基调,唤起学生的情感。这样有利于教学中随时把握和调控自己的教学感情,有利于控制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一般来说,语文教学的基调以平实、稳重、温和为主。平实、稳重和温和,比较接近学生的审美习惯,比较符合学生听课的心理要求,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情感情绪比较持久稳定。当然语文老师也应该根据所教课文和学生当时的情绪状态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基调。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就应当扣住父子亲情,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父爱,体会这一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
  四、利用想象和联想,加强情感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想象主要是读者根据文本的语言描述生成新的意义世界的再造想象活动。教师要善于寻找和发掘作品的空白点和未定点,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自己的情感溶入其中。例如王安石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假若教师抓了“绿”这个未定点,启发学生的想象:春风怎样绿了江南?绿了的江南是什么样子?通过学生的填充,就会创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莺啼柳绿的江南春天境界,自然美、情感美、意境美溶于其中,这样语文教学才成为一个以情感与心灵拥抱的所在,并使学生的想象力从中得以冶炼。再比如当我们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时,会联想到古人描写莲花的各种常见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子已成荷叶老”等等。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情境
  以多媒体再现情境是指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再现具体可感的情境。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视听结合、信息丰富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生动的感知,能迅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以生动的具象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真实场景。多媒体教学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可以迅速收到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领会所学内容本身的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如教学白居易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通过一段反映雪域高原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白雪歌》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场面和战士戍守边关的艰辛,这样将饱满的情感渗透到文学作品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思想与文章的情感得到共鸣和升华。
  情感教育是引导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学会用心灵触摸大千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美化和完善人格。
  
其他文献
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学校的传统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个理念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国家把课程的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下放给授课的教师。于是,一些学校依据各校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制定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推广,满足了学生多层面的发
期刊
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串灿烂的珍珠,那么师生的提问就是串珠的那一根美丽的红线;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首动听的歌,那么,师生的提问就是歌中跳动的旋律;如果说一堂好课是一段活跃的化学反应,那么老师的提问就是绝好的催化剂。因此,好的提问直接关系到一堂课教学的质量。  一 、课前的提问。提问的作用主要是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这种提问要设置悬念,注意趣味性,要符合青少年身心的特点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成为教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教育离不开教学,教学离不开课堂,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我们都在进行探索,不断进行反思,努力将先进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一、注重导入,吸引学生融入课堂  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维持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因
期刊
【摘 要】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教育  社会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这个急剧的竞争中,不仅成人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连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们也要
期刊
【摘 要】用生物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同时,生物方法、生物思想的自觉运用往往使学生运算简捷、推理机敏,是提高生物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物思想方法思维品质教学原则  一、高中复习中生物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  高考试题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它着眼于知识点新颖巧妙的组合,试题新而不
期刊
【摘 要】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能让教师和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气氛变得和谐、快乐,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本文指出互动教学模式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然,同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有效性   众所周知,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就是英语老师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相互沟通交流,师生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效的互动交往
期刊
【摘 要】提高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呢?本文所提出的见解,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一 、提高有效教学的实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靠学生去猎取和吸收。高效课堂有如汪洋大海,需要千百条江河的水来汇合、补给。在其过程中,河水不能中途流失浪费,大海才不至于干涸。教学也是一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家都源于“疑问”。自学疑问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过程。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对所学知识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情境,让学生敢提、敢问、敢说  本人从教数学教学十
期刊
【摘 要】我校适应新课标要求,开展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探究活动。该课堂以“导学稿”为载体,分为三个主要环节:课前导学+课内探究+当堂达标,注重课堂高效。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得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得以改进,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得以修正。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高效课堂课前导学课内探究补救措施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指
期刊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实践证明,多媒体是一种理想的教学辅助工具,它以形象直观的形式,丰富的教学信息容量,快捷的传递方式,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