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思政”双主体教学,线上抗“疫”全方位育人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54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成果综述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本井然有序的学校教学工作。为响应国家号召,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制定了《应对疫情做好2020 春季学期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疫情期间线上课程教学管理规定》《关于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培训的通知》《线上教学测试方案》等文件,通过“三维六步法”,推进线上教学及时高效地开展。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最美“逆行者”们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深刻展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精神;一批批救助物资、一笔笔捐款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刻画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中国形象;“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拔地而起、各个方舱医院的迅速改造,诠释了什么是中国速度、中国效率,这些无疑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和鲜活的教学案例。
  《形象设计》课程不仅为轻化工技术学院化妆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2018 年还被定为“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承载着更多的育人功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線上移动教学平台,以“大国形象——疫情防控中个人形象设计带给我们的思考”为主题,开展了“专业 思政”的双主体教学模式, 由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主题课。专业课教师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出发,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个人形象的塑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思政课教师重点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深化课程的价值引领,最终形成合力,提升课程思政实效。
  二、成果解析
  (一)思路与理念
  立足专业知识,延伸思政感悟。“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专业内容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相加。要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个人形象设计”这条专业知识主线,渐进式地推进课堂教学,在浸润式的隐形教育中延伸思政感悟。通过开展最美医护人员和外交部发言人的个人形象分析,首先让学生温习个人形象设计的概念,掌握不同场合个人形象设计元素的搭配技巧,完成专业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其次,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形象的内涵不仅包括个人外在形象,个人内在素养、品质也是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政元素有机结合了起来。
  挖掘思政元素,深度融合育人。专业课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需要专业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政素养和能力,能够深度挖掘所教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但是,受到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专业课教师尽管能够找到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厘清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深入挖掘上有所欠缺。
  因此,在本次主题教育中,我们引入“专业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的双主体教学模式,由思政课教师对专业知识部分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化和升华,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二)设计与实施
  虽然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教学计划,却带来了全新的思政元素。为了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师根据教学标准,对原来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从“以学生为中心、价值引领为导向、专业 思政为主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出发,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了课前、课中、课后三维度教学设计。
  以疫情弥漫之际负重前行的最美“逆行者”和外交部发言人的个人形象设计作为切入点,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职业形象的塑造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人形象背后的国家力量,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大国形象、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等思政热点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共鸣。
  整体教学环节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在实施过程中全程融入“战疫”热点思政元素。
  (三)成果实效与经验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好评。课后,为了解本次“专业 思政”双主体教学模式是否能实现全方位育人,教师从教学方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四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并以化妆品181班的调查问卷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共参与调查人数38人,有效问卷38份,无效问卷0份,调查结果表明有100%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新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达到了“掌握专业知识、明确使命担当”的教学目标;99%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比较合理,课中专业知识与战“疫”元素的结合比较紧密;92%的学生认为不仅提高了专业素养,有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更提高了思想认识,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课程思政实践作品引发情感共鸣。通过技能拓展分组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医护人员口罩压痕元素与妆容设计相融合,最终呈现出来,以互评、自评等方式扩大情感共鸣的辐射面,感恩医护人员的辛劳与付出,进而认识到当代大学生肩上承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坚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念。
  三、成果创新之处
  实行“专业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双主体教学,结合疫情,两者共同设计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选取适合育人的疫情相关素材、共同商讨课程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既坚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定位,又发挥了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次课程的成功开展,有利于构建学校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课程生态体系,为其他学院“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提供范本,拓宽育人的途径和方式,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课程实践作品的布置将疫情热点元素和学科专业知识巧妙地结合了起来。通过让学生用化妆造型的形式设计“压痕妆”,既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掌握造型技能,又可以借设计作品向疫情期间的医护人员致敬,感恩医护人员的辛劳与付出,进而思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与使命,实现课程思政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育人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有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意志品质、道德行为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中学体育教师需要改善以往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求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发展产生重要的良性影响。对此,本文针对中学体育教学如何有效渗透德育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身心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重要性
本报综合消息 和风送暖,万物更新。3月2日下午,承载着梦想与激情,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以下简称“省实附中”)在体育场举行决战中考百日誓师大会,吹响沙场点兵的号角。  省实附中的级长张忠义带领全体初三教师庄严宣誓:用专业、智慧、爱心陪伴少年们奋战百日,做少年们最坚实的后盾!  優秀学习领跑者代表唐子乔、刘宇彤、余思源、张岩泉、陈信、陈士民带领全体学生举起左手,齐声宣誓,展示其乘风破浪、蟾宫折桂
【摘要】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的目标3就是让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此可见,安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首要保障。从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考虑,他们的思维非常直观,绘本特别适合小班的孩子。  【关键词】绘本;安全教育课程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
【摘要】中法关系源远流长。自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法兰西共和国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往来日益密切,互利合作迅速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友谊的果实。两国建交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展开了广阔交流。深圳外国语学校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与法国多方面多领域的深层次活动需求,自2002年开始招收法语专业班,法语班教学贯穿整个中学六年。深外外语办学成果有目共睹。  【关键词】法语;教学;课堂  一、
【摘要】 旗北小学以“诚以为人,教以为真”的教育理念,成立了“诚真农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发挥了新时代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综合育人功能,创新了劳动教育新形式。  【关键词】劳动教育;特色劳动课程;劳动基地建设;科学课题  一、“诚真农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近期,中共中央、
【摘要】“1 X”群文阅读指的是以精准阅读为阅读教学主线,选择与精准阅读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文章为阅读教学辅线的阅读教学模式。“1 X”群文阅读的教学要点是确定“1”,精选“X”。小学语文高年段“1 X”群文阅读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做好规划设计,激发学生阅读实践兴趣,优化评价。  【关键词】“1 X”群文阅读;导学案设计;小学语文  引言  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将先进的语文阅读教學模式引入
【摘要】很多数学练习题看似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对这类题进行收集和比较,引导学生寻求问题情境,感悟数学的内在联系,形成数学思想。通过变式教学,解决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解决一类问题,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探索课堂教学常变常新,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相关、相似、相反的新问题,深刻挖掘练习题资源,一切回归课本。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转换问题;数学思想  变式教学
【摘要】互聯网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技术理念包括交互性、动态性、体验性,所以职业教育对应的教学目标都将重点放在价值认知与判断能力培养、跨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上。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专业群建设策略,提升综合人才高阶职业能力。而中职学校如何借鉴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经验,推出适合中职的专业优化方案,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技能素养,是职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
本报综合消息 6月5日上午,2020年度梅州市希望教育基金会“熊德龙奖教金”颁发仪式在梅州市教育局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印尼熊氏集团主席,印尼、美国《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梅州市副市长张晨,梅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伟华,梅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丘晓红,梅州市侨联主席汤志平,梅州市教育局局长彭旭,梅州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市直各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各校获奖教师代表等四十多人参加了活动。
【摘要】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体育教育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体育由于师资力量不充足等问题使得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教育和课程改革已是时代教育发展的主题,教师专业化问题成为社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