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摭谈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l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模块,所占高考分值最多、难度最大。教师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增强自身对阅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和表达力。探究式阅读教学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挥的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来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充分且准确地把握阅读情感和思路。
  一、重视新意阅读
  重视新意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要求,它的出现要求高中阅读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新意,新意阅读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树立阅读自信,培养阅读素养,并且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弊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课堂阅读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导向性,教师讲课之前将第二天要讲的阅读重点记录在教案中,第二天按照设置好的阅读重点、阅读目标、阅读方式和阅读结果向学生讲述,这样的阅读方式具有一定的捆绑性,学生属于填鸭式学习,没有了自己阅读的空间。而探究式阅读的出现就改变了这一现状,探究式阅读没有传统阅读的导向性,它更加倡导课堂开放式阅读,也就是说,探究式阅读不限制学生阅读的方式和时间,学生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探究式阅读,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探究式阅读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和理解,没有固定的阅读目标、阅读方式和阅读时间。它有利于学生从阅读文章中获得新感悟、明确新见解、形成新观点、得到新认识。
  例如,《荷塘月色》中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直接描写月光的有这样一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通过描绘灌木落下来的斑驳黑影,带给读者一种摇摆起伏的动感。杨柳的倩影、塘中不均匀的月色都给人一种画上去的感觉,光与影的纵横交错让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别的方面思考,引导学生产生新的阅读体验。如“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是实写,“泻”这个动词给人一种向下倾斜的实感,让月光“动”了起来,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笼罩着轻纱的梦。”这句话是虚写,“洗”这个动词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的照映下鲜明欲滴的具体形态,两段话虚实结合,给读者美的体验。
  又如学生阅读《荷花淀》,水生嫂听到水生要参军入伍时有一段留白:“女人的手指颤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水生嫂的手划破了么?为什么颤动一下?让学生自行探究,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现阅读的新意。
  二、重视情意阅读
  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重视发掘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和渗透力。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重视选择一些有感染力、震撼力的阅读作品给学生阅读。想要学好高中语文,就必须深入文章,了解作者对人生、命运、爱情、亲情、友情的感悟,重点阅读引人深思的部分,重视情意阅读。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也就是诗的前两句,点明昭君村所在的地方,但当时杜甫身在白帝城,本是看不到昭君村的。杜甫发挥想象,采用由近及远的手法,描绘出群山万壑远赴荆门的壮观情形。“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诗人用这一句表明了昭君悲剧性的一生,给人带来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沉重之感。“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这句诗写出昭君的身世家国情怀,为下一句做铺垫。“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作者通过琵琶的曲调趁机表达出怨恨的心情。教师可以通过解析杜甫的这首诗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感情。此诗中诗人借昭君的遭遇、昭君的思国之情表达了自己的身世苦楚和爱国之情,并借赞美昭君虽死,魂魄要归来的精神寄托自己希望报效祖国的情怀。
  又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全诗的点睛之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自己就是李白,此时看到好友远去会想些什么?为什么好友的船都远在天边了李白还不走?这时再结合另一首诗《赠孟浩然》为学生解答疑惑,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与孟浩然之间的友情。
  三、重视深意阅读
  阅读是高中语文试卷中的重要部分,占有较大分值,但是在以往的阅读课堂中,学生往往一目十行,不会仔细推敲阅读作品中蕴含的道理,难以了解作者写文章的真实意图。探究式阅读要求学生摒弃这种阅读方式,将一目十行转变为逐字逐句,开启作者的内心,把握作品的内涵,产生心理的共鸣。教师要督促学生潜心阅读、仔细推敲,了解文章的深意。
  如在讀到鲁迅的小说《祝福》的时候,教师就要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交代出来,引导学生挖掘隐藏在小说背后的深层含义。《祝福》的女主人公是祥林嫂,她是社会底层的农村妇女,一生困苦不堪,不仅仅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摧残,还经历了人生多重变故,虽然她挣扎过,但还是没能摆脱封建礼教给她带来的戕害,死在了大年夜的鞭炮声中。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多种描写方式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悲惨的人物形象。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粗读、再细读、再分组讨论,深入地了解这篇小说的内涵,还可以根据文章提出问题:“是谁把祥林嫂逼向死亡?是柳妈、婆婆,还是‘我’?”引导学生得出最终结论,是封建礼教最终夺走了祥林嫂的生命。学生只有深入阅读,探究、挖掘作品背后的含义,了解时代背景,才能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产生与作者的思想共鸣。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从阅读中读出“新”意、读出“情”意、读出“深”意,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时候可以更新教学方式,准确了解探究性阅读的本质和如何正确运用探究性进行日常教学。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进课堂之后有利于学生语言感觉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本。教师开展探究式阅读教学可以训练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应该及时总结和吸取经验,把握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经验和应用,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效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阅读,了解所阅读文章的写作思路,并且重视深意阅读,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以便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第二中学(435502)
其他文献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UAP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合黄芪注射液静滴,1疗程后
目前供电煤耗在315g/(kW·h)的火力发电机组,碳排放量约880 CO2g/(kW·h),与“十三五”对大型发电集团提出的550 CO2g/(kW·h)还有很大差距。燃煤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技术让
转化后进生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和优秀班集体的建设,有时甚至关系到一部分学生的前途命运。因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家庭、学校、教师都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
结合柴油机辅助给水系统发电机出口接触器的控制原理和发电机带载启动困难的现象,找到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冠心病的防治手段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昂贵的医疗费用使许多患者负担不起.近两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
为解决田湾核电站1#、2#机组消防系统稳压泵运行过程中轴承温度高缺陷,从电站消防稳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消防稳压泵的作用、运行参数及特殊性方面着手,结合消防稳压泵的运行方
目的:观察疣必清冲剂对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2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在给予激光手术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再分别结合内服疣必清冲剂、
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和活跃的思想,对高职学生加强思想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存在诸如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倾向
分析钢铁行业大口径管道气体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应用情况,探究流量检测仪表在钢铁行业大口径管道气体检测中的种类和选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