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生学习英语要掌握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其中“听”是放在首位。很多研究语言学习的专家都对听力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阐述。美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专家S.D.Krashen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在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 高考中,英语试题的听力部分占全卷总分的20%,即30分。可见听力教学应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听力训练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不仅对听力训练不感兴趣,而且十分惧怕听力测试。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他们的语音辨别能力低;词义的语境判断差;猜词的技能技巧低;重要信息抓不牢。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尽如人意的听力教学效果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对所教的高一年级203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听的兴趣
33.6%的学生选择了这一原因。目前,在高中英语听力课程中,主要以教材中所提供的课本听力内容和高考模拟题练习为主。听力模拟试题大多较少关注听觉信息输入的趣味性、多样性和科学性。大多数出版社只把目光盯向高考模拟题,很少能够按照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编写。
二、初中的基础较薄弱
所调查的学生大部分毕业自农村的初中,他们的听力基础比较薄弱,单词发音不准确,部分学生不了解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和有关英语连读、失去爆破、弱化、浊化、重音、缩读等方面的知识,不能排除同音和近音的干扰,如fifteen和fifty,care for 和careful等。
三、听力技巧缺乏
24.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听力技巧。他们在听的过程中,不善于捕
捉主要信息,不注意语境意义,把单词或句子孤立起来听。他们大都只会把所听到的信息直接反映在卷面上,而不会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或作出分析、推理。
问卷调查显示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学习动机不明确,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12.6%)。另外还有课时有限、班级人数众多、听力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等因素。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渠道,有针对性、有实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一、精选听力材料,培养听的兴趣
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照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听力及口语常见话题包括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统风俗、时事政治、人物介绍、科普知识等24个项目的话题。因此,本人在此范围中选择听力材料时,尽量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笔者发现学生对各类材料的偏爱比例是:小故事86%,英语歌曲84%,对话75%,人物介绍42%,英美文化背景知识28%,新闻消息21%,科普短文16%。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小故事有情节,学生较容易接受;英语歌曲旋律优美,学生当中有不少流行歌星的“粉丝”,因而很受欢迎;对话一般比较贴近生活,也较容易理解。在选择听力材料时要把握好难易程度,选用过于容易的材料,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不起什么作用;反之,材料太难,学生感到吃力,渐渐会失去信心和兴趣。
除了选用磁带,还可以适当地选用影碟,或者到网上下载视频材料,比如一些电影片段。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学生边听边看,调动他们的视觉和听觉,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也能使他们对英美国家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有所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对听英语感兴趣。
二、重视语音和基础知识教学,为提高听力水平夯实基础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就一定要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1.重視语音教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看到某些词汇能认识,而一经他人说出,就听不懂了,误以为别人使用了自己没有学过的词汇,实际上是自己发音不准所致。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节奏是英语听说训练的基础。于是,在今年高一开学之初,笔者就系统地针对学生在初中学过的音标再进一步强化训练,为培养学生纯正的读音打好语音基础。同时加强学生对真实交际中词汇、习语的连读、失去爆破、弱化、浊化、重音、缩读等许多音变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达到切实掌握和熟练应用的程度。笔者还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多朗读,以读带听,听读结合,要求学生对文字材料跟读、听读、同步读,有助于识别语流,强化听力。许国璋先生说过,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多背诵,多听录音,让学生多模仿,使学生渐渐地加强语感。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词汇可通过平时阅读积累、日常生活积累和课堂积累等多种渠道进行。要引导学生正确记忆单词,教师应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单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分类记忆法、字母组合记忆法和中心词记忆法等。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检测措施。刘承沛先生曾指出,朗读和听写是学外语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于是每当结束一个单元时,学生就要听写这个单元的单词、短语、重点句子。听写训练了听的能力,巩固了语法结构和词汇知识。通过听写,简单测评学生对这个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逐渐提高听的能力。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坚持下去,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再去听时会觉得容易多了。
三、强化听力技巧训练,提高听力水平
1. 把整篇材料作为听音单位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从听到理解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声音信号的接受(输入)—记忆(存储)—相应符号的转换(解题)—理解终止(输出)。因此,记忆中存储的语音信息量越多,理解的条件就越充分,正确答题的把握性就越大。不少学生缺乏听力技巧,主要是因为他们听力习惯不好,这些学生常常把注意力过多地停留在个别音或单词上,致使思维速度跟不上说话人的语速。因此,在听力训练中,笔者首先特别注意纠正学生这一不良习惯,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把整篇材料作为听音单位,而不要人为地、频繁地把一篇听力材料切割成零碎的小块。同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听音的内容,避免在听音时只注重个别单词、语法、句子结构、词句的翻译等。
2.边听边记
“听”不同于“阅读”,它不能“回视”,对于信息多、材料长的对话和短文,仅凭大脑的记忆是不够的。同时放录音时速度比较快,学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记下大量的语言信息。因此在进行听力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边听边简略记笔记的习惯。为了提高做笔记的效率,最好的办法是摘录,记下主题和关键词。英语中实词具有表意功能,而虚词多具语法功能,做笔记应以实词为主,还可以尽量使用缩略语和符号,例如用sth.(something), esp (especially)等。在边听边记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机械地记录有声语言,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一系列搜索、辨认、联想、判断的活动,碰上模糊不清的音、相似或相同的音,必须根据上下文语句结构和意思提供的线索推断出是哪个词。
3.克服紧张、焦虑情绪
情感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焦虑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一种消极因素,是引起听力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如果总是感到紧张、焦虑、害怕,那么他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思维也会变得迟钝,脑子一片空白,听不懂输入的内容,无法获取信息。在听的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就烦躁不安,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有去听就产生畏难、恐惧心理,这些都是影响听力的障碍。因此,在课堂上,笔者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创造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 帮助学生加强听力策略训练。听力策略训练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从而帮助学生从主观上降低和克服心理焦虑, 以达到轻松愉快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果断、自信的良好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做到的,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多听、多练、多揣摩、多用心。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听力习惯,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并对学生进行有规律的听力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必定会在师生不断的共同坚持努力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莺,宋桂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孟宪忠.英语语音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高考英语总复习》编写组.维克多英语:高考英语总复习[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9.
[5]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听力训练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不仅对听力训练不感兴趣,而且十分惧怕听力测试。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听的能力大大低于该学科的其他能力。他们的语音辨别能力低;词义的语境判断差;猜词的技能技巧低;重要信息抓不牢。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尽如人意的听力教学效果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对所教的高一年级203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听的兴趣
33.6%的学生选择了这一原因。目前,在高中英语听力课程中,主要以教材中所提供的课本听力内容和高考模拟题练习为主。听力模拟试题大多较少关注听觉信息输入的趣味性、多样性和科学性。大多数出版社只把目光盯向高考模拟题,很少能够按照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编写。
二、初中的基础较薄弱
所调查的学生大部分毕业自农村的初中,他们的听力基础比较薄弱,单词发音不准确,部分学生不了解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和有关英语连读、失去爆破、弱化、浊化、重音、缩读等方面的知识,不能排除同音和近音的干扰,如fifteen和fifty,care for 和careful等。
三、听力技巧缺乏
24.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听力技巧。他们在听的过程中,不善于捕
捉主要信息,不注意语境意义,把单词或句子孤立起来听。他们大都只会把所听到的信息直接反映在卷面上,而不会对信息进行再加工或作出分析、推理。
问卷调查显示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学习动机不明确,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12.6%)。另外还有课时有限、班级人数众多、听力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等因素。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渠道,有针对性、有实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一、精选听力材料,培养听的兴趣
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照英语课程标准,英语听力及口语常见话题包括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统风俗、时事政治、人物介绍、科普知识等24个项目的话题。因此,本人在此范围中选择听力材料时,尽量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笔者发现学生对各类材料的偏爱比例是:小故事86%,英语歌曲84%,对话75%,人物介绍42%,英美文化背景知识28%,新闻消息21%,科普短文16%。从中可以看出,由于小故事有情节,学生较容易接受;英语歌曲旋律优美,学生当中有不少流行歌星的“粉丝”,因而很受欢迎;对话一般比较贴近生活,也较容易理解。在选择听力材料时要把握好难易程度,选用过于容易的材料,对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不起什么作用;反之,材料太难,学生感到吃力,渐渐会失去信心和兴趣。
除了选用磁带,还可以适当地选用影碟,或者到网上下载视频材料,比如一些电影片段。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学生边听边看,调动他们的视觉和听觉,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也能使他们对英美国家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有所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对听英语感兴趣。
二、重视语音和基础知识教学,为提高听力水平夯实基础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日常教学中就一定要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1.重視语音教学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看到某些词汇能认识,而一经他人说出,就听不懂了,误以为别人使用了自己没有学过的词汇,实际上是自己发音不准所致。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节奏是英语听说训练的基础。于是,在今年高一开学之初,笔者就系统地针对学生在初中学过的音标再进一步强化训练,为培养学生纯正的读音打好语音基础。同时加强学生对真实交际中词汇、习语的连读、失去爆破、弱化、浊化、重音、缩读等许多音变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达到切实掌握和熟练应用的程度。笔者还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多朗读,以读带听,听读结合,要求学生对文字材料跟读、听读、同步读,有助于识别语流,强化听力。许国璋先生说过,学外语要眼尖、耳明、嘴勤、手快。多背诵,多听录音,让学生多模仿,使学生渐渐地加强语感。
2.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词汇可通过平时阅读积累、日常生活积累和课堂积累等多种渠道进行。要引导学生正确记忆单词,教师应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单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分类记忆法、字母组合记忆法和中心词记忆法等。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检测措施。刘承沛先生曾指出,朗读和听写是学外语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于是每当结束一个单元时,学生就要听写这个单元的单词、短语、重点句子。听写训练了听的能力,巩固了语法结构和词汇知识。通过听写,简单测评学生对这个单元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逐渐提高听的能力。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坚持下去,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再去听时会觉得容易多了。
三、强化听力技巧训练,提高听力水平
1. 把整篇材料作为听音单位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从听到理解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声音信号的接受(输入)—记忆(存储)—相应符号的转换(解题)—理解终止(输出)。因此,记忆中存储的语音信息量越多,理解的条件就越充分,正确答题的把握性就越大。不少学生缺乏听力技巧,主要是因为他们听力习惯不好,这些学生常常把注意力过多地停留在个别音或单词上,致使思维速度跟不上说话人的语速。因此,在听力训练中,笔者首先特别注意纠正学生这一不良习惯,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把整篇材料作为听音单位,而不要人为地、频繁地把一篇听力材料切割成零碎的小块。同时,要从整体上把握听音的内容,避免在听音时只注重个别单词、语法、句子结构、词句的翻译等。
2.边听边记
“听”不同于“阅读”,它不能“回视”,对于信息多、材料长的对话和短文,仅凭大脑的记忆是不够的。同时放录音时速度比较快,学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记下大量的语言信息。因此在进行听力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边听边简略记笔记的习惯。为了提高做笔记的效率,最好的办法是摘录,记下主题和关键词。英语中实词具有表意功能,而虚词多具语法功能,做笔记应以实词为主,还可以尽量使用缩略语和符号,例如用sth.(something), esp (especially)等。在边听边记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机械地记录有声语言,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一系列搜索、辨认、联想、判断的活动,碰上模糊不清的音、相似或相同的音,必须根据上下文语句结构和意思提供的线索推断出是哪个词。
3.克服紧张、焦虑情绪
情感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心理焦虑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一种消极因素,是引起听力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如果总是感到紧张、焦虑、害怕,那么他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思维也会变得迟钝,脑子一片空白,听不懂输入的内容,无法获取信息。在听的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就烦躁不安,有的学生甚至还没有去听就产生畏难、恐惧心理,这些都是影响听力的障碍。因此,在课堂上,笔者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创造良好的语言习得环境, 帮助学生加强听力策略训练。听力策略训练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从而帮助学生从主观上降低和克服心理焦虑, 以达到轻松愉快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果断、自信的良好心理素质。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做到的,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多听、多练、多揣摩、多用心。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听力习惯,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并对学生进行有规律的听力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必定会在师生不断的共同坚持努力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金莺,宋桂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林崇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孟宪忠.英语语音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高考英语总复习》编写组.维克多英语:高考英语总复习[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9.
[5]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