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改革探索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ei205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务英语课程是特殊用途英语(ESP)语言教学领域的一个分支。文章在对ESP进行界定并分析了商务英语课程的特色后,结合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探索了服务外包视角下商务英语的发展路线,旨在探求适合商务英语改革的新思路。
  一、引言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业务和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管理模式。目前高校所涉及的服务外包范围主要为商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简称BPO);以及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ITO)。
  二十世纪60年代西方开始兴起特殊用途英语(ESP),我国自80年代起,国内许多大学英语课程也开始设置专业英语课程,出现了ESP教学。特殊用途英语可分成各种类型,以学科门类为主线将ESP可分为科技英语(EST)、商务英语(EBE)和社科英语(ESS)三个大分支,每个分支又再次分为职业和学术两个分支。商务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起步较早,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随着服务外包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服务外包视角下商务英语的改革探索也逐渐增多。
  二、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某一具体课程。它要求用目的语教授,强调通过以意义交流为目的的任务与活动,而不是语言知识如语法、词汇、句型等练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经历真实的和综合的事物,在实践和运用中巩固和加强技能,内化认知学习。在我国,虽然多所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但是商务英语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商务英语本身还是具备很多独特的特点:
  (一)商务英语是英语+技能的一门课程
  商务英语课程除了包括必要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学习外,还贯穿了很多国际贸易知识如:管理、营销、金融、保险等内容。除了上述知识范围外,对于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都有所涉猎。因此,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既要体现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渗透国际贸易业务实践能力的培训。
  (二)商务英语培养的是从事贸易工作的交际型复合型人才
  这种人才既能够用熟练的英语进行交流磋商,又须懂得经济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要用英语去从事商务活动。除了掌握扎实的英语词汇、语法、语用知识外,还要熟悉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了解国际贸易常见惯例、理解商务常见术语、套语,成为真正的涉外贸易专业人才。
  (三)商务英语是双语教学的前沿阵地
  双语教学是高校的一次革命。它要求教学安排从外语语言点向专业知识点逐步转变,从外语教学传统的以教师授课、灌输知识为主的方式向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注重研究方法、提出问题的方式过渡,使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探究获得心理上的外语氛围。商务英语实施双语教学,改变了学生在掌握英语方面畸形发展的局面,提高了他们的整体语言素养和综合运用语言技能,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三、商务英语改革探索
  服务外包行业对从业人员紧迫而较高的专业实用英语的要求和高职院校的难以培养大批量的英语水平合格的人才的矛盾日益严峻。为了缓解此矛盾,更为了把握服务外包产业难得的就业机会,商务英语改革迫在眉睫。
  (一)创新教学方法
  除了继续发挥传统的教学方法外,还要与时俱进地引入新型教学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英语的语法、词汇和格式等方面都会有独特的特点,语域能决定语言环境和语言内涵。语域分析教学法是建立在传统语法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方法适用于ESP教学的初期,有利于学生借助普通英语的学习习惯掌握ESP的基础知识;语篇分析法:语篇分析教学法则是把注意力转向句子层外,研究句子怎样构成语篇,从而产生意义。语篇的组织模式和表现这些模式的语言手段是语篇分析的重点,可有助于学生对不同语体的不同结构的掌握。语言学和商务英语教学结合,是语用研究领域实践的一个创新思路,只有经过检验的理论方法才是真正实用的。
  (二)重视实训环节
  高职ESP培养目标的技能性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这种技能是在特定职业语境中通过运用职业语言而形成的,它不应仅仅在课堂上进行培养,而应在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来训练。一是将现有实验室的功能拓展与延伸,提高实训设施的利用率;二是加大建设校内仿真实训基地的力度,让学生进行工作角色体验工作环节的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水平;三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开展行业性合作,建立校外教学顶岗实习与就业实训基地,实现ESP课程教学与毕业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当前,以现代服务业以及研发和高端制造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全球化的重要标志。长沙以获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契机,服务外包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良,人才资源优势明显,政府大力支持服务外包产业,服务外包企业不断成熟壮大,这些都为服务外包产业在长沙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校企合作,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大量的平台。
  (三)推动空间革命
  充分利用空间辅助教学,比如ESP课程需要多增加一些跟专业有关的知识,空间的应用可以大大增加45分钟时间内的知识摄入;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课前备好的课件内容,使章节脉络清晰有条理,既使学生大开眼界,又大大地增加了阅读量;还可以播放一些跟商务有关的录像,给学生提供模拟的商务场所,让学生模拟商务礼仪等任务;同时,还可以利用网上资源,开阔学生ESP的专业知识面,以补充教材的不足。
  (四)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教学法的实施应遵循五项原则,即:(1)提供有价值和真实的语言材料;(2)运用语言;(3)所选任务能激发学生应用语言;(4)适当注重某些语言形式;(5)不同学习阶段重点也应不同。在这五项原则的科学指导下,做到有效地利用课堂45分钟,使学生在老师输入——理解应用——分组讨论——纠正点评——总结汇报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结构,并迅速地提高语言能力以及模拟的办事能力,为其走上专业之路铺平道路。
  商务英语这门课程在高职中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专业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所以,高职院校最好能进入服务外包企业调研量身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完全以实际的工作需求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借鉴企业的实际的工作项目作为教学任务,有机的整合教材内容,实现有效率地“以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教学。
  四、结语
  在全球软件产业飞速发展的当前,商务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十分迫切,任务也相当繁重。这需要外包企业、高职学院、教师和学生们的长期努力和共同配合。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这门作为服务外包行业的从业人员的专业基础课程还将与时俱进地做出更进一步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钟晓菁.高职院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10(7).
  [2]叶卫玲.高职离岸外包人才英语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1(4).
  [3]康林.ESP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计[J].科技信息 ,2010(32).
  [4]刘瑞林.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教学研究 ,2009(15).
  
  (作者简介: 邓曼英(1981-),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专职教师。)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专利法》关于职务发明专利权的归属仍然存在问题,对发明人的保护力度不够,不利于激发发明人创造的积极性。文章通过对国外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模式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建议,以鼓励创新和促进职务发明成果的转化运用。  一、国外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模式  (一)“雇主优先”模式  即不管是否有约定,职务发明的原始权利归雇主所有。如英国法律明文规定雇员发明属于雇主所有,非职务发明属于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和现代化进程的向前推进,我国建筑工程业发展非常迅速,同时市政方面工程也逐渐增多。建筑工程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但是建筑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为在总结国内外政治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和阐发当代中国政治的主题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政治的实质,是处理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改革开放方以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各个城市都积极参与到市政建设的大队伍中,市政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各大城市的承载能力大大提
详细分析房地产新政中“限购令”,“房产税”,“加息”三者实施的现状及对房地产产生的作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这些都是暂时性措施的结论. 在保持信心的同时,使各项措施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谈论过“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一现象.帝国主义者,侵略扩张也.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过是取帝国主义之特征,状经济学之品格,是对时下经济学大肆“扩张”、
90年代,在日本出现了一股“保守的民族主义”的潮流.它源于全球化给日本人生活造成的不安以及与之相关的反美情绪.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探求一种新的开放
目前人力资源外包在我国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它将人力资源部门从传统人事管理中解放出来,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上,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增值。但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风险,组织应怎样对其隐存的风险有清晰认识,并做好风险控制呢。文章从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现状和风险入手,提出规避外包风险的一系列对策,希望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发展有所帮助。  人力资源外包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对其风险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