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窨院 深藏地下 安居其中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is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找入口不容易
  平陆县地处山西最南端,境内沟壑纵横,自古就有“平陆不平沟三千”的说法。特殊的地形,加之黏稠的土质,使这里的地窨院非常普遍。我慕名来到平陆县张店镇,探访神奇的“地窨院”。从马路边走入村中,只见一棵大树上订有个小牌子,上写有不大的三个字“地窨院”,走近看到的却是一个大方洞,从里面隐隐传出说话声、犬吠声、鸡鸣声。这个院子十分精巧,站在坑边便可将院内情形一览无余。“大方洞”里有窑洞模样的房屋,布局有点儿像北京的四合院。整个院落几十米见方,分割十分规整。与北京四合院稍有不同的是: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一个需要各种砖、瓦木材来搭建,一个只利用了当地的黄土即可成型。
  虽然找到了地方,但要进去却成了难题。我在“地窨院”四周走了两圈,却不见入口。奇怪的举动引起了一位路过的村人的注意,当他得知我的来意后,很痛快地将我领到一个很不引人注意的入口。通过一段缓坡,再钻过一个地道式的门洞后,终于进到了“地窨院”。置身其中,抬头观望,只见蓝天被“切成”了正方形,颇有坐在方井观天的感觉。
  带路人自我介绍说,他叫王守贤,60多岁了,是院子的主人,一直在村里从事兽医工作。这个院子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至今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他的孩子们都已经搬了出去,只有他和老伴许月菊不习惯住瓦房,仍坚守在地窨院中。院子大约七八十平方米,中间一口旱井,用青石板盖着井口。院子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扯着几根绳子,上面挂着等待晒干的海带。扫视了一周,发现这座院落共有十个窑孔。正中间的窑洞向阳,还有半间窑洞的门隐在里面,有个诗意的名字叫“挂月”。其他的窑洞分别储粮、储物以及过去用以饲养牲畜。而在正南方的院门门洞旁,为防雨所设的排水道清晰可见。老王说这条排水渠通向不远处的一条土沟。跟着他再走上去,来到院外窑洞上面的打谷场。搬开一块石板露出一个洞口,这个洞口直通窑洞,打完谷子后,可直接从小洞将粮食灌入窑洞,省时省力,十分方便。
  人性化的设计
  老王家的院子现已被列入保护行列。他算是村里的文化人,闲暇时也对地窨院文化做些研究,他说有责任把这宝贵的民居保护好。
  说起“地窨院”他如数家珍。这种院子又称“下沉式窑院”、“天井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其建造方法是,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方形的几十平方米的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一侧挖成人畜上下出入的斜坡通道。地窨院四周的墙壁上,用砖砌起崖面,用瓦挂起窑檐,修建有窑腿。窑洞装有天窗,便于通风。窑洞内,用石灰抹平,刷成雪白的墙壁。院内一般都挖一口深达10米左右的渗水井。下雨时,雨水自然流入井中,避免造成院内积水,沉淀后可供人畜饮用。井中储存的水可以调节院里的气候,用来浇灌院内种植的果树、花卉、菜地等。由于院中小气候所致,植被发芽早,落叶迟,生长茂盛,郁郁葱葱,院中的空气因此也颇为清爽。
  地窨院是什么时候开始建造的?老王说,他听村里老辈人讲,自己也看些资料,地窨院是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遗存,距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地窨院的产生有它特殊的条件,那就是适合打窑洞土质,而地处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是最适宜建造地窨院的区域。最早的时候是挖个坑下去居住,避寒挡风。后来人们受老鼠打洞的启发,逐渐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地窨院。在晋南到豫西这一片黄土高原上,地势平坦,没有山崖可以依靠,缺少自然垂直地形开凿靠山窑。但黄土高原的土壤结构多为卧性粘土,比较坚实,具有直立性,适宜建造生土建筑,又为挖窑洞提供了可能。这使得当地人最终创造了地窨院的独特民居建筑。
  冬暖夏凉避风沙
  老王十分热情,领我们在院里上下参观了,又把我们让进窑里。窑洞很深,主人家收拾得干净整洁,靠窗的是土坑,墙上贴着有乡土气息的墙围纸,还有色彩鲜艳的年画。最显眼的是土炕对面的桌子上,一张放大的照片,前山西省长王君坐在院中间,正在和老王一家亲切交谈。还有一些与外国人的合影照,有日本的、美国的、新加坡的、马来西亚的……
  老王十分健谈,说起地窨院的今昔,感慨很多。他说之所以不愿意离开地窨院,是因为这里冬暖夏凉。冬天在地面的瓦房里要用很多煤来烧火炕添炉子,但在窑洞内捡点炭就能把整个窑洞烘得暖暖的;夏天地上气温三十多度的时候,住瓦房会热得浑身是汗,但住在地窨院的窑洞中,睡觉时还要盖棉被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深陷地下10米的特殊建筑,成了野兽的天然陷阱。早上起来,看见院中有摔下来的狼和狗熊,是常事。现在虽然看不见这些野兽了,但是农民们走到自家的窑顶晾晒粮食,那真是天然的打谷场。老王还总结了地窨院的三大好处:一是隐蔽性好,住着安全,从远处看过来一片荒野,如无人之境,待近前二十多米才能看到地窨院的上边沿,故为古代躲避战乱和贼匪的好地方。二是实用性好,住着舒适,窑洞内冬暖夏凉,温度宜人,一旦有事吃粮喝水无需出院。三是屏障性好,可避风沙。黄土高坡冬春风雪多风沙大,但对地窨院几无影响,农妇可安然在炕头飞针走线。真可谓“躲进小院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现状喜忧参半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很多古老的地窨院渐渐被人们填平,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地面上搭建砖瓦房。当地有这样的习俗,儿子娶媳妇的时候,通常会被女方家要求在地面上盖一座房子。但政府拨给的土地是有限的,在没有新地的时候,有些人会填平自家的地窨院。老王叹口气说,“我们村,曾经也是一个地下村落。那个时候,大概900多户人都住在地窨院中。不过现在只剩下300多户了,而一些留存下来的地窨院,也因为年久失修,大部分都快不行了。”
  从参观和老王的讲述中,我深深感受到,地窨院虽然是一座普通的民居,但它体现了人民的创造力,包含的是一种民俗文化。地窨院作为典型的农耕文明的产物,虽经沧桑巨变,但这种民居文化形式依托于小农耕作经济基础的本质没有改变,居住其中人们的生产生活,衣食起居至今仍严格地遵循着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其中保存了十分丰富、完整的历史文化信息。
  说到后来,老王眉头稍稍舒展开来,告诉了我们一个喜讯,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视,当地政府为保护好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开始联合当地的居民,搞保护性民俗特色旅游产业,而且这种建筑形式已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此同时,政府还给予地窨院居民一定的资金扶持。说到这里,老王拿出了一个大红本,正是被列为保护院落的证书。
其他文献
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当时,因为地处古河道,到处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就在泥泞中沿江地段开出一条土道,这就是中央大街最早的雏形。    中央大街原先叫“中国大街”,至今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当时,因为地处古河道,到此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就在在泥泞中沿江地段开出一条土道,这就是中央大街最早的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以微平台、微党课、微行动、微典型为载体的“微党建”体系,有效激发了机关党建的创新活力,扎实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搭建微平台。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党员微信群等方式,打造“指尖上的党建”,及时传播党的声音、部署相关工作、普及党务知识,为广大党员提供答疑解惑、互动交流、意见反馈的平台,把微平台变为展示党员形象、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新阵地,使机关党建工作
在吴哥,你可以把心底的秘密留下,把历史的光影带走。  漫步于承载着太多记忆的一块块石板上,远处的神殿和颓壁,近处的壁画和残垣,无不令人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吴哥之美,谓之大美。  登临大吴哥城,我期盼能与那“高棉的微笑”进行一场穿越古今的交流:走入斗象台,我曾试图畅想着当年宫廷生活的场景:行走于小吴哥,我流连于它的沧桑,沉醉于它的精致,感慨于它的深奥,释怀在它的每一处浮雕,每一扇窗棂;在女王宫,我被
台湾不仅是一个多元的文化荟萃之地,也是地质景观和自然生态非常丰富而特殊的地方。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接的地理位置,由于受到地块冲击和挤压,形成许多特殊的山岳、峡谷、断崖与溪流等景观,这些高山峻岭以及所孕育出来丰富的生态环境,再加上海洋气候的影响,四季如春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量,也提供了动植物最佳的生长环境。台湾兼具平原、高山和海岛多样化的地形优势,不但孕育出丰富的生态物种,部分保育类和濒临绝
烈士遗书是共产党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文字,是殷殷嘱托,更是高亢宣言,赤胆和柔情迸发于笔端,书写了党性与人性相统一的感人篇章。  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致我深爱的中国——烈士遗书的故事》,共收录了35位革命烈士的遗书。这些遗书大多写于黑暗潮湿的牢房和英勇就义的前夕,也有的写于枪林弹雨的战场或被捕的押解途中;遗书的传出及流转又有不同的途径和血泪故事,令人读之动容,闻之落泪。  1  一封封生死离别
在晓文的带领下,我们叩开了农户的家门。由于事先没有联系,主人有些疑惑。这正合我的心意。随着旅游开发,许多景区的老百姓已经渐渐失去古朴的风气,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旅游让他们开阔了视野,也使他们丧失了原汁原味的纯朴与憨厚。他们面对游客或多或少地露出“见过世面”的狡黠。  朋友的一番耳话起了效果。主人终于让我们进了屋子。一条黑白相杂的小毛狗尾随我们,发出轻微的叫声,然后渐渐地友好起来。  我感到惊讶的是,
经赢你的大学  本书记录了17位大学毕业5年内的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的大学生活、求职经历、创业故事,展示了他们对待大学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态度,对待学业和职业问题的不同价值取向,以及基于这些“不同”所呈现的发展现状:或成功,或失败,或在奋斗,或正迷茫。数位来自职业咨询和培训领域的资深专家,对17位主人公的大学生涯及职业发展进行了点评,并针对他们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记得在锡安(Zion)国家公园第一天和队友聊天:等脚上的所有水泡都变成老茧时,就该结束了。果不其然,坐在车上看高耸的彩色岩石迅速后退,退回到科罗拉多的雪山,退回到大平原,退回到阿帕拉契亚(Appalachian)的丘陵中,水泡消失,酸痛消失,然后坐在这里回忆。  去年冬天以旅游的方式匆匆浏览犹他奇异的地貌后,始终觉得最好的旅行不应该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于是今年5月重回犹他,自驾车加拖车,跨过五个州
扎龙,大雁飞来的地方    从扎龙地区的民族及其先人的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及地理面貌反映,扎龙地区最早的先民,可以追溯至距今4800年前的昂昂溪文化的母系氏族社会。清康熙年问,满族人陆续迁入齐齐哈尔地区,主要是驻防齐齐哈尔城的满洲八旗兵丁及其后裔,分布于城外今铁锋区扎龙、昂昂溪、梅里斯,自成村落。满族人最早使用女真语,后使用萨哈拉满族语。后随着满汉杂居,齐齐哈尔满族人开始学习汉语,至清末,满文、满语
长沙的解放西路上有好几家酒吧,很高端很商务的那种。但如果你想去自在休闲又有点小趣味的酒吧,就要到化龙池,那里的酒吧不仅多,而且转。    化龙池变身酒吧街    化龙池其实只是一条200米长的小街,但却是长沙仅存的4条复古麻石街之一。化龙池名字听起来有点古老,讲起来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简要地说,这条街上有家铁匠铺。铺里有一老店主和一个小学徒。店主自私贪婪恶毒,学徒善良忠诚老实。学徒夫妇决心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