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藏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藏语文高效课堂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心和重视。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从“设置课前导学,提升预习效果”“灵活导入内容,营造良好氛围”“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和“合理设计提问,尊重学生差异”这四方面入手,就小学藏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探究发表个人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小学藏语文  高效课堂  有效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2;H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51-01
  小学藏语文是藏族地区小学教育阶段至关重要的学科,藏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构建小学藏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小学藏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藏语文教师都正在面临的问题。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藏语文教学实例,围绕小学藏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探究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设置课前导学,提升预习效果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课上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的课前预习形式来看,学生的预习大都是走马观花。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对预习引起相应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在课上学习时非常迷茫,抓不住学习的重点。
  基于此,我们小学藏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教学《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导学案预习清单,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是基础部分要做到一读三会。一读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词,三会指会正确书写生字词,会用形近字组词语,会用藏语用生字说话练习。其次是课文初探,即仔细阅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最后将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自己有疑惑的地方记录下来,等课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同探讨。如此一来,学生的课上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深層次探究提供时间保证。
  二、灵活导入内容,营造良好氛围
  课前的三至五分钟导入时间是吸引学生注意的关键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直接推动学生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由此出发,我们小学藏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做好导入工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课堂导入的形式,从而营造出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给学生观看了两端资料:一是“他5岁上学,开始成绩中上,后来成绩越来越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笑,有时还被罚站,9岁时被迫转学,他没有考上大学。”二是“他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后笔者请学生说一说这两段文字中的“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分别对这两个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笔者对学生说:“这两段话介绍的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人公罗丹,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听到后感到十分的诧异,并提出“为什么他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是怎样成为著名的雕塑家的?……”通过反差较大的两则材料来引导学生学习本篇课文,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此一来,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三、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宋代哲学家张载曾经提出:“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兴趣是激发学习的最佳推动力。在小学藏语文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藏语文教学非常的枯燥无聊,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同时藏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越来越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丰富我们的教学形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听完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说:“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通过音乐来创设情境可以将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且具有民族特色的,这种初步的认识可以使很多学生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之后笔者请学生聆听配乐朗读的录音,并想象一下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草原的人民是怎样待客的?通过信息技术来播放音乐,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藏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设计提问,尊重学生差异
  课堂提问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提问问题。既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差异,又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强化提问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笔者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漓江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能不知从何说起,因此笔者请学生朗读课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这段排比句,从中总结出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之后笔者提出:“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这时笔者请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来回答,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拨地而起,各不相连”“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等句子来入手分析。最后笔者提出“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时笔者请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回答。在分层教学下,问题的难度逐级递增,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小学藏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不断地探索。设置课前导学、灵活导入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合理设计提问只是构建藏语文高效课堂的四个有效途径,但并不局限于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对小学藏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做进一步的探究,争取为小学藏语文高效课堂注入一丝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徐玲娇,裴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与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6-11.
  [2]赵华,徐敏.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24.
其他文献
【摘要】激发“潜能生”语文学习兴趣关键是要抓住他们的心理,充分利用青少年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有趣的表演、讲述生动风趣的幽默故事、创设可感知的生活场景等,让“潜能生”与语文学科产生亲近感;通过对“潜能生”回答问题的鼓励、所提问题的肯定、学习中每一个微小进步的表扬等,架设师生间的情感桥梁,让“潜能生”与教师产生亲近感;通过把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少数尖子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而是每一个渴望实现成长与进步的学习平台,为每个小学生实现长远的、全面的、健康的成长提供了可能。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分层施教,促使小学生实现异步成长,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本文将从科学分层,综合考虑学情因素;分层合作,促使学生异步成长;分层评价,保护学生学习自信三个角度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借助分层教学法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期刊
【摘要】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尤其是学校的寄宿生比较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热情低,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如何让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初中语文学习任务,发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一直成为我们语文老师十分困惑的问题。我们决定在初中语文学科开展通过导学案引领,培养寄宿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寻找适合我校初中语文教学的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更加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当重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审美情趣的培养。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进行一个简要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養 语言 思维 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诗歌,通过诗歌教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韵律美,涵养学生的心灵。因此,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品德养成、智力发育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去启发学生,让他们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法,让学习成效更加显著。  【关键词】诗歌 韵律美 语言美  【
期刊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的现代进程加快,我校数字课堂与数字校园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上一学期“智慧教室”的硬、软件设施已经顺利建成。该系统以物联网为基础,其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及应用层,感知层主要有视频及音频采集及跟踪部件,网络层有师生台式电脑(教师)—平板电脑(学生)通信网络、课堂监控和直播网络,应用层有电脑终端、师生交互系统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
期刊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高校教育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二级管理模式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学院教务工作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使得教务工作者存在种种困难,为切实做好高校学院教务工作,本文就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对教务工作进行思考,以期为该项工作起到推进与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育 二级管理 教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
期刊
【摘要】教师教学的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尤其重要。把知识的传授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在数学课堂中,把智与德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挖掘教材,利用各类数学活动,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 德育教育 滲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个性解读”等方式,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究,获得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思维品质。若是采用直接解题的策略,忽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将落空。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 语文实践 思维品质  【基金项目】本文为厦门市思明区“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综合课题“PIRLS 视域
期刊
【摘要】优秀的语文教学将是同艺术的整合与创新。本文分析了中小学艺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原因与好处,探讨了整合的主客观条件。希望艺术与语文教学互相融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關键词】中小学 艺术 语文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63-0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