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系统评价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MEDLINE、EMbase、CBMdisc、CNKI中关于高、低频率
【机 构】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康复医学科,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1期)、MEDLINE、EMbase、CBMdisc、CNKI中关于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4月。由2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而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2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10天后PD患者的临床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4.75(–13.73,4.23)]。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月后对PD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M=–8.51(–18.48,1.46)]。另外3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3个月后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神经、行为和情绪状态,临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DM=–5.79(–8.44,–1.13)]。在经颅磁刺激方案选择上,额部或运动皮质部的低频率(≤1Hz)、高强度(≥90%RMT)、多次数(≥3次)、长时间(≥3个月)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可能对PD患者临床功能障碍改善有积极影响,且具有远期效应。结论 PD患者开展低频长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受纳入研究质量与数量限制,上述结果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来证实。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普通针刺、电针、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成普通针刺组30例,电针组30例,电针配合艾灸温阳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全肩关节镜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6~2008.12)、EMbase(1966.6~2008.12)、Cochrane图书馆(2008年
目的观察益赛普联合蠲痹颗粒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不能耐受益赛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找到长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
<正>耳鸣、耳聋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证,病情有轻有重,其发生的病机,虽颇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肾气不足、脾胃虚弱、情志失调、脾胃湿热、风热外乘等5个方面;各类耳鸣、耳聋可
<正>补益法是针对五脏功能衰退,气血津精亏损的治疗大法。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虚者补之"、"损者益之"为其立法依据。[1]但临床上为一些体虚的病人运用了补法后,却达不到调
已有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特征选择方法计算量较大,导致特征选择的时间过长。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特征选择算法。新方法的特征选择是通过超球
将图像自动标注看作是一个多类分类问题,目前的方法大多将其分解为两类分类问题,随着训练数据和类别的增多,这样处理时间开销将急剧增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
综述了目前几种常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降解特性,包括聚乙交酯、聚乳酸、(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二恶烷酮、聚羟基脂肪酸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和聚氨酯
利用环氧树脂和二烯丙基双酚A(DP)合成了一种新型烯丙基化合物(改性剂A),然后用该化合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BMI/DP/改性剂A体系的固化反应
<正> 自1970年以来,笔者以桂附地黄汤加减诊治病程绵延,屡经中西药治疗均无效的顽固性阳虚头痛48例,获满意疗效。现介绍于下:临床资料本组48例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41~45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