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上皮间质转化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BALB/c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中,探讨支气管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是否参与哮喘气道重塑,以及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其的影响。

方法

选取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Budesondine,BUD)组;通过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来评价气道炎症及血OVA-sIgE含量,评价过敏状态来验证BALB/c小鼠哮喘模型;通过测量HE染色、Masson染色监测气道重塑程度;通过ELISA检测BALF中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蛋白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ibroblast specific protein-1,FSP-1)在肺组织中表达区域,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erin)、FSP-1、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及mRNA表达趋势来评价肺组织支气管EMT。

结果

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BALF中白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血浆OVA-sIgE明显升高,支气管壁增厚及胶原沉积面积增多(P<0.01),BUD组上述指标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BALF中TGF-β表达增多,在支气管上皮区域出现FSP-1的表达,实时定量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肺组织中E-Caderin表达减少,FSP-1及Vimentin表达增多。而BUD组与哮喘组相比,E-Caderin表达增多,TGF-β及Vimentin的表达略减少,而FSP-1表达量与哮喘组无差别。

结论

哮喘气道重塑的肺组织中出现了EMT现象,发生早期EMT的部位为支气管上皮区域;传统的雾化吸入BUD治疗不能完全抑制哮喘早期支气管EMT的发生。

其他文献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是一种与儿童免疫功能有关的,以皮肤黏膜多样化损害为特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发病机制复杂,可以造成机体多系统和多器官的损伤,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对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现就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目的增强儿科医生对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1例患儿家长放弃化疗死亡,2例于血液科化疗治疗,在定期随访中。结论本病临床上并不多见,且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起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只有早期诊断及时恰当治疗才能提高生存率。
儿童危重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是PICU常见的危重症,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当出现重症低钠、高钠血症或高钠危象时可表现为反复抽搐、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更有甚者可危及生命,常见的病因有腹泻病、颅内疾病、捂热综合征等,对此结合其不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制定最优的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高氧暴露对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中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胞浆蛋白伴侣分子Keap1表达的影响。方法早产新生SD大鼠生后1 d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两组:高氧组与空气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常压氧舱中,氧质量浓度>85%;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常压空气中。两组分别于高浓度氧或空气暴露后1、4、7、10
目的建立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模型,探讨静脉注入胆红素对脾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4,IRAK-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7~8 d新生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2.0~15.0 g,采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致儿童伤残死亡的重要病因。TBI后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机制紊乱可恶化预后。压力反应是CA的基本条件,可采用PRx进行评估,PRx指动脉压(arterial pressure,ABP)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缓慢波动之间的关系。PRx可用于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产生针对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破坏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重症肌无力危象定义为重症肌无力恶化,使患儿需要机械通气或重症肌无力患儿胸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4 h。多数患儿有触发危险因素。任何以"呼吸衰竭"就诊的患儿均应考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可能,尤其在病因不明时。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急救处理包括呼吸支持,祛除诱因及免疫调控治疗,如血浆置换、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及大剂量激
目的了解危重症患儿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加重或好转是否和病死率有关。设计回顾性研究。场所多学科综合性三级医院24张床的PICU。对象8 260例2003年5月至2012年3月间住院的1个月~21岁无慢性肾脏疾病患儿。干预措施依照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AKI血清肌酐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