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入胆红素对新生大鼠脾髓样分化因子88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模型,探讨静脉注入胆红素对脾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4,IRAK-4)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用清洁级7~8 d新生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2.0~15.0 g,采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Ⅰ)、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照组(Ⅱ)、15 mg/kg胆红素对照组(Ⅲ)、15 mg/kg胆红素+LPS组(Ⅳa)、30 mg/kg胆红素+LPS组(Ⅳb)和50 mg/kg胆红素+LPS组(Ⅳc),共6组,每组设置2 h、5 h、24 h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颈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胆红素(15 mg/kg、30 mg/kg和50 mg/kg)建立新生SD大鼠高胆红素血症模型,1 h时腹腔注入LPS 1 mg/kg。在注入胆红素后2 h、5 h、24 h取脾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脾MyD88和IRAK-4蛋白的表达。

结果

(1)LPS可促进脾细胞MyD88和IRAK-4表达(qMyD88 2 h=49.89,qMyD88 5 h=139.54,qIRAK-4 2 h=7.93,qIRAK-4 5 h=24.30,qIRAK-4 24 h=6.97,P<0.01)。(2)低浓度胆红素单独作用可促进脾细胞MyD88表达,抑制IRAK-4表达(qMyD88 2 h=0.76,qMyD88 5 h=5.05,qIRAK-4 2 h=6.43,qIRAK-4 5 h=22.37,qIRAK-4 24 h=1.50,P<0.01)。(3)低浓度胆红素对LPS刺激MyD88表达的影响不明显(q2 h=1.48,q5 h=1.45,q24 h=0.10,P>0.05),中、高浓度胆红素对LPS刺激MyD88表达有抑制作用(qⅣb 2 h=42.87,qⅣc 2 h=51.38,qⅣb 5 h=103.61,qⅣc 5 h=115.44,qⅣb 24 h=1.18,qⅣc 24 h=11.66,P<0.01)。(4)低、中、高浓度胆红素对LPS刺激IRAK-4表达均有抑制作用(qⅣa 2 h=9.52,qⅣb 2 h=14.39,qⅣc 2 h=25.55,qⅣa 5 h=38.83,qⅣb 5 h=54.62, qⅣc 5 h=60.51,qⅣa 24 h=2.41,qⅣb 24 h=1.47,qⅣc 24 h=7.61,P<0.01)。(5)胆红素对MyD88、IRAK-4的抑制作用,2 h时即可观察到,5 h时作用明显,24 h时低、中浓度胆红素的抑制作用消失,高浓度胆红素的抑制作用仍然存在(P<0.01)。(6)MyD88、IRAK-4表达水平与胆红素浓度呈负相关(rsMyD88 2 h=-0.86,rsMyD88 5 h=-0.92,rsMyD88 24 h=-0.53,rsIRAK-4 2 h=-0.82,rsIRAK-4 5 h=-0.86,rsIRAK-4 24 h=-0.57,P<0.01)。(7)在胆红素和LPS作用下,脾细胞MyD88和IRAK-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2 h=0.77,r5 h=0.9,r24 h=0.67,P<0.01)。

结论

胆红素可抑制MyD88和IRAK-4蛋白的表达,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提示胆红素影响新生大鼠免疫功能的机制可能与调节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中MyD88和IRAK-4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新的诊断标准实施后新增GDM患者产后6~12周时的糖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GDM诊断标准(妊娠24~28周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服糖后1和2 h血糖值任一点达到或超过5.1、10.0和8.5 mmol/L),并同时开设GDM一日门诊。选择2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对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进行的系统回顾证实超声显像利于成人经皮中心静脉置管,但尚无儿科方面研究。本次更新回顾分析旨在确定超声显像能否降低儿童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失败率。设计及场所文献复习数据来源采用下列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超声,置管,中心静脉(包括颈内静脉及股静脉),儿科。研究选择纳入所有评估中心静脉置管术(包括实时动态超声定位
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是一种与儿童免疫功能有关的,以皮肤黏膜多样化损害为特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发病机制复杂,可以造成机体多系统和多器官的损伤,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对渗出性多形性红斑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现就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概述。
目的增强儿科医生对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1例患儿家长放弃化疗死亡,2例于血液科化疗治疗,在定期随访中。结论本病临床上并不多见,且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起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只有早期诊断及时恰当治疗才能提高生存率。
儿童危重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是PICU常见的危重症,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当出现重症低钠、高钠血症或高钠危象时可表现为反复抽搐、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更有甚者可危及生命,常见的病因有腹泻病、颅内疾病、捂热综合征等,对此结合其不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制定最优的管理方法。
目的探讨高氧暴露对早产新生大鼠肺组织中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胞浆蛋白伴侣分子Keap1表达的影响。方法早产新生SD大鼠生后1 d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两组:高氧组与空气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常压氧舱中,氧质量浓度>85%;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常压空气中。两组分别于高浓度氧或空气暴露后1、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