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小肠移植在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ach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的临床经验,为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定期随访。

结果

13例自体小肠移植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12例病因为肿瘤累及肠系膜根部,肿瘤得到根治性切除,且避免了广泛小肠切除。11例同时联合了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11/13),其中1例于术后第1天因移植肠血管血栓,移植肠坏死被切除,导致短肠综合征。术后1年存活率69%(9/13),4例死亡患者中2例分别因肝转移和肝、肺转移死亡。术后存活2年以上的5例,均为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

结论

自体小肠移植适用于以往认为“不可切除”的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病变的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使用补片扩大成形和直接缝合的围手术期结果,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血管科2003年3月至2016年12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4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围手术期结果差异。结果补片组364例(74%),直接缝合组128例(26%),补片组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直接缝合组(0.8%比3.9%,P=0.031),其余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别。亚
垂直性一个半综合征是一种由单侧丘脑中脑结合处病变所导致的少见的眼外肌麻痹综合征,表现为双眼向上凝视麻痹及病变侧单眼下转受限。对垂直性一个半综合征的识别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快速的定位诊断。国内目前尚无附带眼球活动图片或视频的垂直性一个半综合征的病例报道。我们现报道1例由丘脑中脑结合处梗死所致的垂直性一个半综合征,以提高大家对该体征的认识。
言语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甚至出现在肢体运动障碍之前。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为言语障碍的存在和严重程度受到显著的影响,针对帕金森病言语障碍的早期识别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声学分析的异常在帕金森病的早期就已经发生。语音在声学分析上表现出了特征性的改变,有助于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此同时,这些特征与功能影像的相关性还不是很明确。文中主要阐述了帕金森病患者的语音特征及其功能影像上的改变,进一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术前拟行规则性右半肝切除的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评估功能性残余肝体积比(SRLVR)处于临界状态,均在术中改行精准肝右静脉回流区
期刊
目的铁蓄积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相关,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存在骨髓造血细胞自噬异常;本研究希望了解铁蓄积导致骨量下降与造血细胞自噬功能之间相关性,探索骨质疏松症新的危险因素。方法使用雄性小鼠腹腔注射枸橼酸铁铵构建铁蓄积小鼠模型,ELISA检测血清铁蛋白和骨生成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micro-CT检测股骨骨密度,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股骨和胫骨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流式成像检
慢性顽固性疼痛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易反复发作、对多种药物治疗疗效差甚至无效、患者难以忍受的疼痛,其影响着全球超过10%的人口,给社会及经济造成巨大负担。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神经调控技术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给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文中就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经颅聚焦超声刺激(tFUS)、光遗传学等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慢性顽固性疼痛方面的研究及进展进行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近端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弓上动脉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18例锚定区位于Z0或Z1区并采用预开窗联合针刺原位开窗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采用预开窗保留左颈动脉,2例采用预开窗保留无名动脉和左颈动脉,18例均采用原位开窗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本组分支动脉保留成功率100%(38/38)。即时Ⅰ、Ⅱ、Ⅲ、
目的:评估采用多学科单中心CCCG-HB-2016方案治疗儿童肝母细胞瘤(HB)的临床疗效,分析此方案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本院2016年8月~2020年3月确诊的36例HB患
目的以三维CT重建(3D-CTR)图像为标准,评价超声判断喉罩置入位置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本院行脑血管介入性支架手术患者134例,年龄18~64岁,体重30~10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分别于喉罩置入前后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术中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获得3D-CTR图像。分析患者颈部超声和3D-CTR图像并进行分级。结果最终125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在喉罩垂直位置上,超声分级与3D-CTR分级呈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与表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8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采用吉西他滨灌注(吉西他滨组),44例采用表柔比星灌注(表柔比星组)。吉西他滨组男37例,女5例;平均年龄63.9(48~81)岁;肿瘤单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