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月考题的解法与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asha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展示
  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作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M,N两点,线段MN的中垂线交x轴于R,则=
  解法1:设直线MN的方程为y=k(x-)(k≠0)
  代入y2=2px(p>0),
  消去x得kx-(2k+2p)x+=0
  设M(x1,x2),N(x2,y2),则x1+x2= x·x=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MN=x+x+p=+p=,又线段MN中点Q(,)
  ∴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x-)
  令y=0,解得x=,即R(,0),
  ∴FR=
  所以=
  解法2:设直线MN的方程为x=ky+(k≠0)
  由x=ky+y=2px得y2-2pky-p2=0
  设M(x1,x2),N(x2,y2),则y1·y2=-p2,y1+y2=2pk
  所以MN=2p(1+k)
  ∴线段MN中点Q(pk2+,pk)
  ∴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为y-pk=-k(x-pk2-)
  令y=0,解得,即R(pk2+,0),
  ∴FR=p(k2+1)
  所以=
  解法3:(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设直线MN的倾斜角为α(α≠0且α≠ ),
  则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tcosαy=tsinα(t为参数)
  代入得y2=2px(p>0)得t2sin2α-2ptcosα-p2=0,t1+t2=,t1·t2=-
  MN=t-t= FQ==
  FR==
  所以=
  解法4:(利用平面几何知识)
  设直线MN的倾斜角为α(α≠0且α≠),过M,N分别向准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B,过N向线段AM作垂线,垂足为C
  设MF=m,NF=n,则MN=m+n,MA=m,NB=n,MC=m-n
  在Rt△MNC中,cosα==,FQ=-n=
  在Rt△FQR中,cosα=所以FR==
  所以==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1:过椭圆+=1(a>b>0)右焦点F作一条不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与椭圆交于M,N两点,线段MN的中垂线交x轴于R,则=(e为椭圆离心率)
  结论2:过双曲线-=1(a>0 b>0)右焦点F作一条不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M,N两点,线段MN的中垂线交x轴于R,则=(e为双曲线离心率)
  结论3:过圆锥曲线焦点焦点F作一条不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与曲线交于M,N两点,线段MN的中垂线交对称轴于R,则=(e为曲线离心率)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近日举办的“2012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上,针对近日有研究称“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美国落后108年”的判断,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称,这种说法“很荒唐
【摘 要】本文从重视基础物理知识教学,为探究式学习创造知识基础;重视物理联想思维的训练,为探究式学习插上翅膀;注重探究思想的渗透,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等三个方面对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希望通过对探究性学习的认真贯彻,让学生在终生学习中收益。  【关键词】物理;探究;基础;联想;角色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应着重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物理学
【摘 要】归纳整理体育档案资料,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科研与传承,更快地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教学质量  一、前言  笔者走访了绍兴地区部分高中、初中,就如何组织顺利开展体育新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模块工作开展中各体育备课组联系不够,缺乏交流,对模块教学研究深度、资料积累、总结、反思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档案资料管理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质量重要性的问题就摆在
【摘 要】人格,也称个性。把体育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人格具有独特的作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通过体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事例,对塑造学生独立、坚强、不断追求完美人格的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格;团队
【摘 要】目前,我国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重视,因此开发一整套关于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阐述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建设必要性,然后对当下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教学方法、业绩考核、等多角度进行纵深剖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发展;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是最近十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这是共和国高等
劳资合作与冲突是劳资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协调劳资关系的主要目的便是实现劳资合作与共赢。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劳资冲突会随着经济增长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呈现倒U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