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股市、泡沫及其它

来源 :中国城乡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5月24日,沪指冲破4200点大关,QFII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深沪总市值首破18万亿,内地证券户口开户数目飙升至逾1亿个。
  在此前的5月18日央行宣布上调一年期存贷利率0.27%、一年期贷款利率0.18%;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幅上下限0.5%。这是近10年来中国首次同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人们预测,央行此次“三管齐下”,是从政策上加强对银行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及保持物价的稳定,为疯狂上涨的股市降温。
  但是,三管齐下没有遏制住股市的疯狂,在政策与市场的较量中,政策再次败北。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中国人对风险有瘾。”
  许多人对股市的上涨表示了担忧。
  刚刚从辞职风波中走出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的研究员易宪容撰文称,中国的股民在利润的引诱下已经趋于非理性。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泡沫正在形成。投资者应关注风险,”成思危在 “但在牛市行情中,人们的投资相对不理性。每个投资者都认为自己能赢,但许多投资者最终都是输家。不过,这就是他们的风险,也是他们的选择。”
  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朱平称“2007年将是(买方)痛苦的一年。”“股市将因为太贵而崩盘。”
  中国工商时报总编辑水皮对于股市崩盘开出了具体日期:2008年8月份之后,一个被疯狂的牛市吹大的泡沫迅速破灭,有可能导致崩盘。
  2007——2008,距离上次亚洲金融危机整整十年。
  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到的十年前的金融危机中,香港平均每位业主损失267万港元,有十多万人由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了百万“负翁”,整个亚洲的财富缩水了20%,受危机的影响,亚洲经济整体衰退,到目前,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相比下降了2%。
  中国目前的状况,和十年前的亚洲、十几年前的日本极其相似!政府、媒体、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催生股市泡沫,进而全面引发金融危机。
  政府信用的提前预支,加大了投资者对市场的政策预期。政府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性质就体现在制度的设计制定与执行的角色的定位上。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总是在制度的整体框架下行事,并严格遵守制度规则,绝不允许出现因为某一目的而跨越现实制度框架,或使局部事件彰隐制度本身。否则,制度就会缺乏约束力,或导致政府信用提前预支。
  几年前,房地产市场整顿时,房市的“炒民”一直坚挺不推,导致政府的种种措施收效甚微,因为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民”们一直都坚信,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政府不会采取太大的措施让房市落下来,因为房产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动力,如果房市萧条,必然导致经济衰退。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和“炒民”自认为拿准了政府的脉搏,一直坚持与政策对峙。在此次的股市疯狂上涨中,在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三管齐下的措施,希望股市回归理性的时候,股市依然坚挺,股民依然大规模的进入股市,是因为一个同样的理由——政府会在2008年之前确保稳定,为此,政府会不惜托底救市。所以学者们预测,2008年之后股市会崩溃,股民们相信,2008年之前都是机会——这就如同专家、房地产开发商、房市“炒民”们对楼市的判断。群众之所以迷信2008,是因为政府的行为过度涨大了2008奥运会这一事件,奥运会本来只是体育界的一件事,是应该在国际、国内体育运动规则下进行推进的行业事件,但是从申办到申办成功后,奥运会几乎成了凌驾于所有政事上最大的一件事,所有的事都要联系上奥运,所有的事都要为奥运让路,政府行为过度涨大了事件本身,彰隐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的整体制度框架。当政府出于某一个目的,使政府行为彰隐了制度时,人们自然会认为政府应该为社会行为负责——不管是个体行为,还是集体行为,不管是合理行为,还是非理性行为。以至于连台湾政府当局都认为,中国政府会为了2008年奥运会什么事情都能忍,而把台独时间表定在2008年,直到中央政府作出了正式声明后其态度才转变。
  “全民奥运”使投资者找到了市场预期的政策依据,提前预支了政府信用,所以,虽然我们有着健全的房地产市场监管办法(不象一些人说的我们的制度不健全),房地产仍然疯狂不已;虽然我们的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日益完善,股市仍然难以走向理性——几年前,人民日报一片社论就可以让股市跌宕起伏,到现在,政府的三管齐下也收效甚微。奥运会这一事件无限扩大,培育了房产投机者、股民潜意识中对政府行为的超高期望值。由于股民坚信政府将对整个市场的信用交易作最后担保,而当投资在股市交易盈利时,收益归己所有;当投资在股市交易亏损时,其亏损则算到政府身上,可由政府兜底。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涌入股市呢?这就是目前中国股市投机疯狂根源所在。
  因此,要让股市健康、持续、理性发展,政府必须在制度整体框架的规则下行事,一方面加大金融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监管机制;另一方面积极加强教育股民警惕股市风险,理性投资;最重要的,要坚定不移地让股民清楚知道:政府将不会干预市场,奥运会不能成为所有事情的理由,政府不会因为奥运会为所有的事情买单。政府的责任不是无限的,所以公民就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媒体信息传播的片面性、非客观性,误导了投资者对市场的走向判断。媒体在早期的信息披露中,过度片面传播股市的迅速上涨,缺乏对股市上涨的全面分析,对股市风险的客观报道。我们综观去年以来的媒体对股市的报道,几乎全是利好消息,一片上涨之声。实事求是的报道股市情况本不是错误,错就错在我们的媒体在报道时只是片面强调大盘的数字——今天沪指涨了多少,明天深指上升多少点,而不去对大盘与个股、个股与趋势进行全面的、客观的报道,这就给公众造成一种假象,好象股市在全面上升,而事实上如何呢?就是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个股在下跌!有人进入股市赚了钱,但有人到现在还在套牢!根本不是什么一片歌舞升平,而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但是,我们的媒体却懒于报道这些,是啊,只报大盘多好报啊,从走市表上抄个数字就行了,而要认真对股市去分析,不但费时费力,还要有专业知识——而最为可惜的是,用上海证券报前社长、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严文斌的话说,财经媒体记者是一种稀缺资源,一份研究表明,2004年,在全国能够称得上财经媒体记者的就只有30个人!己之昏昏,岂能使人只昭昭!可惜,我们的刚刚富裕起来的、急需加强理财教育的广大公众,就是被这样被我们的这些财经记者们教育着!在一片上涨之声的包围中,在只要进入股市就能迅速发家致富舆论的引导下,恐怕除了白痴,谁都会把钱投进股市!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是智者,一万个人是痴者。大量的股民的进入,特别是没有股市知识的新股民的集体盲目进入及中国股市的很小的选择性,导致了股市的无理由的疯狂。这与几年前媒体在中国房产泡沫论中所扮演的角色何其相似!——在早期不遗余力地去报道房价的上升,而不去分析楼盘品质的区别、地理位置的区别、通货膨胀率的区别、表象与实质的差别,导致购房者在一片上涨声中失去理智,形成了中国房市的泡沫——事实如何呢?事实上,我们的房市的空置率已接近国际警戒线,我们的二手房的交易基本上是有价无市!媒体成就了一个楼市神奇,媒体成就了一个股市神奇,媒体制造了房奴们的痛苦生活,媒体制造着股民们的痛苦生活,媒体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
  媒体什么时候才能成熟起来,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地担负起社会责任?难道是在媒体信用集体破产之后吗?在这场泡沫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媒体必须承担起自身职责,担负起舆论引导责任。
  资本的过度流动性是导致股市疯狂的第三个因素。国际热钱在股市中形成一股暗流。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币的预期升值,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热钱进入中国。这些通过种种方式进入中国的热钱,时刻擦亮了眼睛,寻找利润扩升的途径,当中国股票市场进一步放开给了这些热钱以机会,当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中蓝筹股迅速上升给这些热钱以目标,这些热钱进入股市兴风作浪就是必然趋势。热钱进入股市才是股市的最大危机,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十几年前的日本泡沫的迅速形成与破灭,国际热钱都是最大的黑手!
  通货膨胀使资本在银行储蓄中出现了负收益,导致资本过度涌向股市。近几年,中央政府虽然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但是,受地方政绩影响,宏观调控遇到了种种阻力,收效甚微。过热的经济,导致了整体性通货膨胀,资本在银行储蓄中出现了负收益,急需寻找新的增值突破口。所以,当房地产泡沫被吹起来时,资本迅速进入推波助澜,而当国家对房地产的监管态势日益明显、股市泡沫再被吹起时,资本就自然向股市转移。
  因此,我们要真正确保股市健康、持续、理性的发展,我们就必须一方面加强对国际热钱流入国内的监管,防止国际热钱兴风作浪;另外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防止经济过热,抑制住通货膨胀势头的出现;加大金融改革力度,为资本寻找更多的利润增长点,分流资本进入渠道。
  只有认真处理好政府、媒体、资本在社会中的角色与作用,公众才能回归理性,股市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国民经济才能够平稳发展,我们的社会才能确保稳定。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具有中国经验特色的社区建设中的组织功能进行评估,以此来重新认识和整合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功能作用:同时也通过时现有社区建设研究的停滞状况的分析,探讨今后社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学
主题即文章要说明的某个问题,要表现的某种思想.班宣传的某种主张,它是灵魂,像一根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任何一篇文章都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记叙文主题的表达一般采用含蓄渗透法
针对我国公路景观环境影响评价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评价内容庞杂无序,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切实可行的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我国大量公路景观环境的调查、研究、探析与实践,借鉴
研究磷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表面透气和表面吸水性能,利用XRD,MIP和交流阻抗分析对混凝土水化产物物相组成、孔结构特性和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磷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具有较佳的表
对目前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设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城市公共空间应急避难设施的设计原则.以日本在大地震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依据,对地震后受灾群体的需求进
通过和相同条件静压成型试件的对比,研究了振动成型水泥冷再生粒料的路用性能.发现相同水泥用量和养生条件下,振动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性能和
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含苯胺的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电极与溶液间距、输入功率、溶液初始pH值、无机阴离子(Cl-、SO24-、CO23-)和Fe2+等对苯胺降解的影
分析了目前已有的无单元法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本质边界条件的处理,太多的求逆矩阵运算而产生过度的计算量等问题,这些问题难以克服且互相牵涉,针对这些问题,从本质上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