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膳食习惯调查及护理教育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住院肿瘤患者存在的不良膳食习惯,了解人群在膳食中存在的误区和盲区,以便于临床教育中对患者进行全面和有重点的宣教。
  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分别对141位肿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患者存在进食精制谷物多、进食红肉类偏多,饮食油腻、口味偏咸、进食蔬菜、水果偏少等主要不良习惯,并缺乏对其危害性的认识。
  结论:膳食习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要针对性地加强教育,以帮助患者及普通人群避免不良膳食习惯,改善健康状况,并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肿瘤患者膳食习惯调查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04-01
  肿瘤的形成是人体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是遗传基因,占10-15%;外因是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占85%-90%。其中第一位就是膳食不合理,约占35%[1]。随着国内饮食习惯的改变,癌症发生率和癌谱也随之改变。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当年新增肿瘤确诊病例约312万;而且癌谱同时兼具发展中国家(肝癌、胃癌、食道癌)和发达国家(肺癌、乳腺癌、肠癌)的特点[2]。笔者对我院住院肿瘤患者进行不良膳食习惯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
  1.1对象纳入标准。入院诊断为肿瘤患者,年龄18-90岁,意识清,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外科三科,2013年4月11日至4月16日期间新旧住院患者共141例。
  1.2方法。调查方法经护理部门批准,营养科参与指导,调查问卷见附表1。
  1.3调查内容。
  1.3.1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诊断、居住地(城市/农村)、文化程度、BMI(由患者住院时的身高体重由电脑自动计算生成)。
  1.3.2不良膳食习惯知晓率及摄入频度调查。选取肿瘤相关性大且容易忽视的九项膳食因素,进行知晓率及摄入频率的调查。
  1.4调查方法。向患者说明调查目的、内容及填写方法,征求患者同意。采取自行答卷,或一对一讲解后协助答卷的方法。收卷后对漏项进行及时补答。共发放145例,回收141例,答项完整,有效率97.24%。
  1.5统计。按照常规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分类和计算,数据经多次核实后入档。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
  2.2肿瘤患者对不良饮食习惯的不知晓率。由高到低排列为:吃精制米、面及制品(76.6%);过少进食蔬菜水果(61.7%);进食红肉类(44%);饮食油腻(37.6%);口味偏咸(34.8%)等;进食腌制品(20.6%),余见表2。
  2.3不良膳食摄入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为:过少进食蔬菜水果(65.2%)、吃精米、白面(58.9%);饮食油腻(44%);口味偏咸(36.9%),抽烟(33.3%);进食红肉与喝酒(均为29.8%)等
  3讨论
  3.1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进食精制谷物类、过少进食蔬菜水果、进食红肉、饮食油腻、口味偏咸等的危害性知晓度低,发生频率高;虽然患者对抽烟、喝酒、吃腌制品的危害性知晓度高,但摄入率仍居高不下,认知和行为不统一,仍需加强教育。
  3.2住院肿瘤患者中,中老年人群占88.7%,中低文化人群占83%,而且来自农村的中老年患者中,文盲或小学文化的比例高达91%。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而这些又是肿瘤高发人群。所以,我们应该关注中老年人及低文化人群的教育。
  4对策
  针对调查结果中患者存在的知识盲点和误区,进行护理教育内容和方案的改进。
  4.1完善护理营养教育内容,指导患者健康饮食,避免有害因素。
  4.1.1避免或减少进食精制谷物、糖类、糕点及甜饮。精致谷物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大量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营养素。提倡少吃精米、面及制品,多吃糙米、全麦、标准粉,多吃五谷杂粮、各种豆类、薯类及适量坚果类。
  4.1.2足量摄入蔬菜和水果。肿瘤患者对过少摄入蔬果的危害性知晓率低,而且摄入量偏少,特别是男性。蔬果类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在增加抗病能力和预防癌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每天建议摄入量蔬菜400-500克,水果200-400克。特别是深绿色、深红色、深黄色的鲜艳蔬果,营养更丰富。它们是维生素C、A、β-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并且富含多酚、植物类黄酮等抗癌物质。
  4.1.3合理选择肉类,避免超重与肥胖。高脂膳食与结肠癌、直肠癌、生殖系统癌症的发生有关,高胆固醇饮食与胆囊癌和胰腺癌有关[3]。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成年人每天可摄入畜、禽肉50-100克。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平均肉类摄入量已超标;本次调查中也有34%的人超重或肥胖。我们应该合理选择肉类,控制摄入量。一般肉类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差别较大,从高到低为畜肉类、禽肉、鱼肉类,猪肉含饱和脂肪酸最多,禽类脂肪中含有20%的亚油酸,鱼类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故提倡经常吃适量鱼、禽、兔、牛肉等,猪肉少吃。建议成人每日红肉摄入量不超过80克,每周进食4次以下。
  4.1.4避免饮食油腻,控制油脂摄入。本次调查中,约有44%的被调查人群保持长期的高油脂饮食。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每人每日的油脂推荐摄入量为25克。树立少油才健康的意识,明确每人每日<25ML的用油量很重要。提倡家庭使用有刻度油壶,限制每日用油量。油类选择低温压榨的植物油,戒除喝油汤的习惯。
  4.1.5避免口味偏咸,限制食盐摄入量。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钠盐摄入普遍超标两倍左右。钠盐摄入过多,与胃部肿瘤发生有关;还容易导致碘的摄入超标,导致甲状腺肿瘤的高发[6]。成人每日推荐食用盐<6克。提倡少盐清淡饮食。使用容量为两克或六克的小勺,让掌勺者把握用量;选择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6];避免菜汤拌饭及包揽剩菜剩饭的习惯。   4.1.6避免进食腌制品。蔬菜由于储藏不当或腌制后会产生亚硝酸盐;肉类放置过久或腌制后也可以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类与食道与胃部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避免进食不新鲜的蔬菜或剩菜;避免进食腌制品特别是腌制不久的蔬菜;避免进食陈、臭、腐、咸、腌、发霉的食品;注重蔬菜的低温保鲜;拒绝进食任何腐败变质的食物。
  4.1.7戒烟限酒。本次调查的男性中有61.8%的人群有规律吸烟史,但吸烟的危害性却人人皆知。问其原因,是因为存在着侥幸心理。指导患者认识吸烟的危害性,树立戒烟的信心,告知戒烟方法,并且患病期间应避免饮酒。
  4.1.8避免其他有害因素。避免进食烧烤、油炸、烟熏类及焦糊的食物;避免进食过烫食物;避免进食过快;避免进食含糖精食物;避免进食霉变食物;避免使用劣质塑料袋或泡沫盒包装的食物;避免饮用有异常色、味的水。
  4.1.9提倡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经常摄入薯类、大豆及豆制品、酸奶,经常适量食用大蒜、坚果、种子类食物。健康烹调食物,避免煎烤油炸、烟熏食物。蔬菜以旺火快炒或焯水后凉拌等方式防止营养素被破坏。另外还要适当运动,避免熬夜,减少压力。也可以在营养师或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营养补充剂。
  4.2改进营养教育方法,扩大教育面。
  4.2.1与营养科合作,制定和修改肿瘤患者的宣传资料,内容包含和突出上述调查的重点,同时囊括肿瘤治疗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4.2.2建议营养科在患者配餐上既要保证患者营养的供给,又可以避免上述不良因素。
  4.2.3在患者住院时,及时发放宣教资料,并通过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
  4.2.4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教育,因为他们可能共同生活或者是患者的照顾者。
  4.2.5将病房走廊建设为健康教育长廊,加强宣传力度。
  4.2.6护理部与营养科合作,定时定点进行营养与肿瘤的科普讲座。
  4.2.7扩大教育面。医院与邻近的社区合作,定期举行健康生活、远离疾病的科普讲座;提供相关资料,让社区以发放宣传资料或出墙报的方式对社区成员进行教育。
  4.2.8关注农村及低文化人群的教育,是营养师和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应该群策群力,发动社会各界人群,共同参与知识的普及。
  5结语
  不良的饮食习惯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要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量进食优质蛋白质食物,避免红肉、油脂、钠盐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过量摄入,并提倡戒烟限酒。医护工作者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为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疾病的防治献策献力。
  参考文献
  [1]孙丽红.生了癌怎么吃[M].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6-7
  [2]林玲,张片红.住院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6)515-517
  [3][英]帕特里格·霍尔福德著,范志红等译.营养圣经[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8:129-139,258-261
  [4]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
  [5]胡小翠,梁建平.饮食营养与肿瘤预防和康复[M].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131-142
  [6]何裕民.癌症只是慢性病[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186-18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代食管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在无法行“管状胃”的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方法:手术均采用IVOR-LEWIS术式行右胸二或三切口根治术,术中结肠代食管后行食管床胸内吻合或颈部吻合,观察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生存情况。  结果:本组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平均生存23.9个月。  结论:结肠代食管经食管床胸内吻合或颈部吻合术是无法行胃代食管时行之有效的替代手术方式。  关
期刊
摘要:目的:对导致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进行检测,并就药敏情况进行检测。  方法:对近期接诊的47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导致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包括了革兰阴性杆菌85.11%(40/47)、革兰阳性球菌10.64%(5/47)以及真菌4.25%(2/4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药敏试验检测显示
期刊
摘要: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自发性荧光支气管镜(AFB)逐步展现出其临床运用的重要性。AFB不仅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还可用于发现微小的同步潜伏癌灶及确定较准确的病变范围指导正确的手术范围,及用于术后早期发现复发及复发的异位癌灶等。  关键词:自荧光支气管镜中央型肺癌早期发现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006-01  肺癌是恶性肿瘤中最为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广东省中医院门诊西药房服务质量的现状,探讨提高患者对门诊西药房服务的满意度。  方法: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药剂科门诊西药房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用随机抽样法对1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96%。满分为5。患者对排队候药时间的满意度最低为4.65,其次为礼貌用语为4.67、服务态度为4.71、交代药品特殊用法为4.72、解答病人疑问为4.7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水平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临床诊断价值评价。  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KI组及阴性对照组。取晨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结果:AKI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示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  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是AKI的早期标志物,可提高AKI早期肾功能损害检出率。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麦肯基(Mckenzie)疗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使用麦肯基疗法。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使用传统治疗(腰椎牵引加超短波)。采用目测对比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率70%,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我院行双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为早期DN患者,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均测量肾脏大小,并观察双侧肾内动脉的血流情况。  结果:观察组肾脏大小各项指标均大于对照组,肾脏各部位的Vmax、Vmin均低于对照组,而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化放射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尤其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已有十分普遍的应用。数字化放射影像技术有着无创性、损伤小、应用快捷,且可实时记录影像等特点,故而在口腔医学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分析数字化放射影像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思路,本文展开了相关探讨与分析,希望对口腔诊疗有所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放射影像技术口腔临床诊疗应用思路  Doi: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方法:选取100例患者的临床化学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化学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并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分析化学检验分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样本延时送检、采样不规范、患者准备工作未按规定进行、采样时间选择等。  结论:在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患者、医护以及检验人员需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保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化内科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在临床治疗护理效果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